立德樹人學校管理策略研究

時間:2022-04-17 09:54:36

導語:立德樹人學校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德樹人學校管理策略研究

教育的目標并不僅僅在于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技能,還需要促進學生道德的發展,立德樹人逐漸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現階段大部分學校僅僅是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到教學中,并沒有將其融入到學校管理中,從而導致學生無法獲得全面發展的環境,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德育水平也沒有得到全面的改善,基于此種情況,新時期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學校管理尤為必要。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分析

關于立德的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根據《左傳》記載,叔孫豹與范宣子在探討“死而不朽”的問題時,叔孫豹提出了著名的“三不朽”思想,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隨后這一觀點逐漸轉化為立德思想。立德的主要內涵在于加強人格與品德修養塑造,但是單純的立德并不是中華民族價值體系的唯一組成部分,即立德并非是真正的目的,樹人才是人的價值的最直接體現,即通過立德才能實現樹人。樹人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管子》當中,“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所謂樹人強調了人才長期培養的重要性,這種思想對現代教育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但是從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基礎教育發展來看,由于應試教育的過度影響,對技能發展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價值教育更是無暇顧及。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立德樹人理念對現代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學教育中,管理者是教育政策落實的中堅力量,只有將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落實到管理層面,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樹人理念在教育中的進一步發展。

二、基于立德樹人的學校管理策略

1.注重教師德行的考察。在立德樹人教育中,教師是引導學生德育發育的關鍵因素,學校管理中需要加強對教師德行的考察,具體來說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轉變傳統的教師評價制度,將教師的德行發展納入到具體評價中,例如,可以向教師所帶班級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對教師的德行進行調查,針對學生的反饋結果對教師的德行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納入到教師工資與福利發放當中;其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最后,建立教師師德檔案。促進教師進一步完善自身師德。2.引導教師在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立德樹人要求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因此德育在中小學教育中尤為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小學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而德育教育并非是一門單純的學科,其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現階段中小學必須通過對應的措施,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德育教育教學。例如,學校可以要求教師提交自己所帶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備課方案或者計劃,并定期地對教師教學狀況進行抽查,從而引導教師積極主動踐行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3.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管理理論的發展,許多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都被應用于社會生產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社會生產效率與管理效率,因此,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學校管理當中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近年來信息化管理手段已經逐漸走進學校,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行政管理手段,對學生綜合管理方面的應用還較為欠缺。現階段學校需要大力發展與學生綜合管理有關的信息技術,例如,利用BP神經網絡技術建立學生德育評價考核系統,教師只需在授課完成之后將學生的品德表現數據輸入其中,或者針對家長反饋以及同學反饋的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就會自動對學生的道德水平進行分析,并會給出對應的解決策略。4.環境育人,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的本質在于學生管理,而學生管理的目的則在于育人,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學校都是其最重要的生活環境,做好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學生生活環境的優化,提升學校育人效率。現階段學校管理必須要認識到環境育人的重要性,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需要明確育人的基本目標,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要服務于環境育人。校園文化建設還須加強內在的育人機制建設,通過多方面的文化影響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從而達到環境育人的根本目的。

作者:李波明 單位:廣東省懷集縣懷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