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共同體人事管理思考
時間:2022-12-24 08:55:08
導語:醫療服務共同體人事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學習黨的以及二中和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部署,以滿足我縣城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需要為目標,嚴格落實我縣公立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規范縣域醫共體管理模式和運營機制,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堅持“強基層、建機制、保基本”的總體方略,引導縣城醫療工作重心下移村鎮,使醫療衛生資源鄉村,并且加強中心鄉鎮衛生院的基本醫療能力建設,提高醫療管理服務水平,整體提高縣域醫療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不斷提升縣鄉兩級醫療服務能力。
二、組織機構
領導組織;醫共體理事會落實組織;共同體辦公室。
三、工作目標
以醫療資源共享、醫療人才下沉以及醫療技術協作為重點,積極鼓勵縣域范圍內以縣城醫院為龍頭,與各鄉鎮衛生院建立醫療服務共同體,實行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醫共體內部人員的流動和雙向交流機制。積極推行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檔案在縣級醫療機構,人員在鄉鎮衛生院使用)和“鄉管村用”(檔案在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在村衛生室使用)的管理機制。
四、具體工作形式
(1)統籌資源,用活人才。按照“關系不變、雙向流動、縣管鄉用、能進能出、上下互動”的原則,醫共體內部實行用人自主權,根據各醫療機構工作量及業務范圍統籌使用管理人才,建立醫務人員橫向縱向流動,進出自由的靈活用人機制。(2)創新醫共體人事管理制度。積極鼓勵與醫共體相適應的職稱晉升,不斷拓寬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空間。縣直醫療機構要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通過到縣直醫療機構培訓學習,提高醫療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3)成員單位內所有醫護技人員由縣人民醫院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調配、統一管理,打破編制壁壘,實現人員上下流動、縱向流動。推動專科結對幫扶,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指派具有一定經驗的業務骨干到基層加強專科幫扶,提高專科,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診治能力不足問題。(4)除縣級醫院及中心衛生院外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副院長及中層領導由牽頭醫院考察任命,增派一名業務副院長及綜合科主任到各基層醫療機構,由縣人民醫院醫生擔任。(5)工作人員統一實行聘用制,每年一聘用,統一安排工作崗位,優先聘用衛生院正式職工,緊缺人員由縣人民醫院在醫共體統一調配,或向社會統一招聘。(6)統一制訂績效考核標準方案,落實醫院目標責任制管理,鄉鎮衛生院統一對村醫生實行統一管理考核。可以運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和理念,還應該注重采用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基于各醫療單位和各部門人員冗雜的實際問題,員工激勵可以采取分層績效考核。按照不同崗位情況和不同員工之間的實際情況,明確績效考核的內容,有效地激發醫同體廣大員工的工作熱情。醫療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還應該制定更加科學全面的工資分配體系,在基本性工資分配的基礎上,實行更加科學的績效工資模式。積極落實現代人力資源戰略,做到有效儲備專業人才,能夠科學的管理方法留住人才,這樣才能推動醫同體的健康科學發展。(7)結合醫院切實做好人力資源的規劃工作。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要根據個人發展目標,制定出符合醫院實際的人事管理和開發的規劃。要創新人才的使用方式,打破共同體之間員工的身份界限,充分調動醫院員工的積極性,在人才資源規劃過程中,還要科學衡量不同崗位的比重。尤其是醫護專業人員,特別是窗口單位,崗位設置上要向專業崗位傾斜,有效避免衛生資源的浪費,做到節約醫院的人力資源成本,統一制定醫共體內進修培訓計劃。(8)經常組織臨床醫療專家定期到鄉鎮開展坐診、手術指導和教學查房等幫扶工作,制訂應急預案,對醫共體內發生的醫療突發事件進行協助處置,包括在特殊情況下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醫護人員抽調支援等,在醫共體內部確保應急的實際需求。通過醫共體內人員的派出、流動機制,以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控制縣外轉診率,減少住院病人外流。(9)實行下級醫務人員可以向上流動的制度。主要是接收基層醫護人員進修學習,開展專業培訓,積極鼓勵基層醫療機構提高專業技能,及時更新醫療知識,更好地服務于鄉村居民。
五、結論
人事管理是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成敗的關鍵,只有實行統一的人事管理才能保證醫療服務共同體范圍內節省人力資源,發揮所有員工的積極性,完善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的各項功能,應該積極運用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方法和理念,對醫共體實施科學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激發各級醫療單位人力資源的活力,從而推動我國衛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周金輝 單位:橫縣人民醫院
- 上一篇:環保管家服務模式思考
- 下一篇: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現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