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分析

時間:2022-08-24 10:13:29

導語: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齡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隨機試驗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傳染病醫院采取手術治療的12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年齡分為青年組(≤45歲,n=24)、中年組(46~59歲,n=54)及老年組(≥60歲,n=42)。三組術后均隨訪6個月,比較三組術后6個月的自我管理水平,并分析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結果老年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自我減壓及總分水平均低于中年組、青年組,中年組上述指標評分均低于青年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中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自我減壓及總分與年齡呈負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值依次為-0.643、-0.467、-0.608、-0.519,P<0.01)。結論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密切相關性,臨床上可依據不同年齡段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自我管理水平;年齡;相關性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臨床表現多為肝區疼痛、惡心嘔吐、進行性乏力等,需及時治療。手術治療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治療方式,雖可延長患者生存期,但術后大部分患者生活質量偏低[1]。自我管理效能是個體對自身行為及周圍環境能力控制的一種感知及信念,其水平高低與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質量具有密切相關性。但相關研究表明,不同年齡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但臨床上相關研究報道較少[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齡原發性肝癌患者與術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以期改善患者術后生存期的生活質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前瞻性隨機試驗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傳染病醫院采取手術治療的12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年齡分為青年組(≤45歲,n=24)、中年組(46~59歲,n=54)及老年組(≥60歲,n=42)。青年組男15例,女9例;年齡24~45歲,平均(34.71±4.26)歲;中國肝癌分期(Chinalivercancerstaging,CNLC):Ⅰa期10例,Ⅰb期7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中年組男37例,女17例;年齡46~59歲,平均(52.41±4.11)歲;CNLC分期:Ⅰa期22例,Ⅰb期16例,Ⅱa期9例,Ⅱb期7例。老年組男30例,女12例;年齡60~79歲,平均(69.71±5.23)歲;CNLC分期:Ⅰa期17例,Ⅰb期12例,Ⅱa期7例,Ⅱb期6例。除年齡外,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內科學·第8版》[3]中原發性肝癌相關診斷標準;②預計生存期>1年;③均接受經腹腔鏡下肝切除術治療,且術后可獨立完成問卷調查;④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繼發性肝癌、肝膿腫或存在其他類型的惡性腫瘤;②合并菌血癥、感染性休克;③存在嚴重出血傾向,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經系統治療未得到有效控制。1.3治療方法三組患者均在手術治療后,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在術后6個月,采用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trategiesusedbypeopletopromotehealth-Chineseversion,C-SUPPH)量表[4]評估三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SUPPH量表采用5級評分法(1~5分),共包含自我決策(3項條目,15分)、正性態度(15條項目,75分)、自我減壓(10條項目,50分)3個維度,總分為各維度之和,共140分,評分越高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ˉ±s)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用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年齡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較老年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自我減壓及總分水平均低于中年組、青年組,中年組上述指標評分均低于青年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原發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分析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呈負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臨床上關于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處于探究階段,多認為其發生、發展與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黃曲霉素等化學致癌物質及環境因素有關,是一種多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5]。目前,臨床上針對原發性肝癌多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大部分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因自我管理水平低下導致帶瘤生存期的生活質量降低。因此,提高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對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組自我決策、正性態度、自我減壓及總分水平均低于中年組、青年組,中年組上述指標評分均低于青年組,提示老年組自我管理水平較低。且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呈負相關,提示不同年齡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存在明顯相關性,即患者年齡越低,自我管理水平越好。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后認為:①認知水平低:相較青年患者,中老年患者對原發性肝癌的認知程度水平可能存在認知不足情況,且中老年患者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價值自控能力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6]。臨床上針對中老年患者,應做好原發性肝癌的知識宣教工作,并針對患者的文化水平情況進行健康宣教,如文化水平程度較低的患者采取視頻動畫、宣傳手冊等方式進行宣傳,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并鼓勵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懷與耐心,以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其自我管理水平。②身體因素:相較于青年患者,中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隨年齡增長而呈退變趨勢,患者本身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術后恢復情況較青年患者較差,易增加老年患者心理壓力,加之術后年齡較大患者自我照護能力降低,影響患者對后續相關治療的配合程度,導致患者的遵醫行為較差,降低自我管理水平[7-8]。臨床上針對該類型患者,應積極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加強對患者的監督力度,告知患者家屬需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定時復查,并定期通過電話方式進行隨訪,1月/次,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③經濟因素: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臨床上對于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效果已有大幅提升,但原發性肝癌即使獲得根治性切除,5年內仍有60%~70%的復發風險,后續仍需跟進治療[9]。且中老年患者非社會經濟主力,其經濟收入相較青年患者較為薄弱,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經濟壓力,致使患者因經濟原因而放棄或限制其對治療方案的選擇,降低其自我管理水平[10]。針對該類型的患者,需了解患者積極狀況,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告知患者家屬盡量避免在患者面前談論醫療費用,積極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必要時可向社會求助,以降低患者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綜上所述,原發性肝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與年齡密切相關性,臨床上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肝癌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干預,以提高患者術后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質量。

作者:劉萍 呂淑萍 于潔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傳染病醫院 淄博市第四人民醫院科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