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工業企業發展對策
時間:2022-11-14 09:48:04
導語:中小工業企業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支撐和推動我縣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力量。由于當前愈演愈烈的國內外經濟下行的環境正逐步影響著中小工業企業,如何應對資金鏈斷裂、銷售環境惡化,競爭力不足等問題成為當前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的當務之急,本文充分利用經濟普查以及其他的有關資料,對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據此提出進一步引導和促進我縣中小工業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中小工業企業;標準;發展現狀;問題;發展對策
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了各行業劃型標準為: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億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其中,從業人員30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300萬元及以上為小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一、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由于縣域經濟的特殊性,在實際統計工作中,我們常將企業按規模大小分類進行統計,目前,工業分為規模以上工業和規模以下工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法人企業。全縣現有工業企業510家,按統計分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1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389家,占全縣工業企業76%。其中,按國家標準規定,目前我縣沒有大型企業,中型企業有塔牌水泥、武平紫金、云河木業、大巖電子、可馨綠仙草、星河電路、中恒通機械、福隆電子、奧華廚潔、雙興不銹鋼10家,其余均為小型及以下工業企業,占全縣現有工業企業數的98%。
1.中小工業企業是我縣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我縣中小工業企業對促進我縣國民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增加財政收入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15年,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3.97億元,占全縣GDP的30.0%,中小工業企業對全縣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6.6%;由于中小工業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創造相對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更是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2015年全縣中小工業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1.68萬個,占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的82.8%,占全縣城鎮就業年平均人數41.1%;中小工業企業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15年中小工業企業共完成稅收總額3.02億元,占全縣稅收總額的73.3%。
2.中型以上工業企業發展迅速。截止2015年底,全縣中型以上工業企業有10家,全部中型以上工業企業年產值均達億元以上,比2010年凈增5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4.19億元,比2010年凈增28.41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8.60億元,比2010年凈增3.8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43.95億元,比2010年凈增30.49億元;從業人員平均人數5878人,比2010年凈增3758人;工業增加值11.47億元,比2010年凈增7.47億元。
二、中小工業企業存在的問題
1.競爭力不足,生產經營要素難保障。2015年全縣規模工業中有16家企業虧損,虧損面達13.2%,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達54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44.6%,近半數的工業企業在危機中艱難前行。從2012年開始,在短短的三年內由于資金鏈斷裂,銷售渠道、競爭力不足而停產關閉的企業有35家。經濟普查資料同時顯示,2013年底,我縣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存貨上升四成,產成品資金占用嚴重。眾多中小工業企業面臨生產經營困難、資金需求迫切、出口形勢嚴峻、盈利能力下降、技改動力不足等困境。但是,任何一次經濟和市場的收縮在意味著行業的重新洗牌的同時也意味著一些企業的更大發展,因此,能不能接受洗禮、挺過難關非常關鍵,在這個關鍵時期加大對中小工業企業扶持力度,顯得刻不容緩。
2.融資難,制約企業健康發展。由于受市場低迷的影響,部分企業的銷路并不理想,生產成本的提升,銷售價格的下降、資金鏈斷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使越來越多的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我縣受經濟下行影響多家企業由于流動資金的缺乏而面臨重新洗牌,大多數中小企業在發展之初主要依靠自有資金積累,隨著生產經營規模逐步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資金緊缺的矛盾逐漸顯現,但是由于中小工業企業資產少,底子薄,不動產價值低,貸款難是中小工業企業反映比較普遍的問題。
三、促進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對策
2016年7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以及所得稅優惠力度;金融管理部門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三個不低于”目標;財政資金轉變支持方式,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緊隨中央的步伐,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促進我縣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練好“引進來”的內功,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產業項目既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工業持續增長的動力源。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工業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突破發展必須有抓產業項目的意識,集中精力議項目、跑項目、上項目和促項目,努力形成全縣上下狠抓項目、多跑項目、上大項目,推動工業發展的新局面。以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依托,做好筑巢引鳳文章,打造開放平臺載體,建立健全園區管理機制、科技創新機制,完善軟硬件條件,提高要素集聚能力。樹立“招商引稅”理念,強化以商招商,發揮駐點招商團、招商小分隊作用,圍繞延伸拓展產業鏈,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匯聚武平發展新動力。
2.堅持調優調強,做大做強龍頭骨干企業。骨干龍頭企業是工業發展的排頭兵,是實現工業突破發展的主導力量。要實現武平縣經濟持續發展,必要進一步強化措施,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的支柱產業和骨干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工業經濟總量。以縣十三次黨代會為契機,引導企業強化管理、技術創新、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以福建塔牌、武平紫金等企業為龍頭,加快引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礦產品深加工項目,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發揮鋼泓、雙興等骨干企業的優勢,加快推進金鯊、世能科泰等項目建設,加強上下游配套,打造閩粵贛邊最大的不銹鋼加工制品產銷基地。支持骨干龍頭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引導企業技術開發、創新產品、建立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骨干龍頭企業,增強其在工業突破發展中的支撐帶動作用。
3.創新融資方式,緩解企業資金困難。金融部門要針對企業的特點,建立新的信譽評價標準和風險評估標準,降低企業資本金、資產總額、銷售收入等“規模”項目企業評級的影響,為企業獲得貸款創造條件。在貸款管理上,完善信貸資金的授權授信制度,適當下放貸款審查、發放權力,加快構建支持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同時,過橋資金擔保適當降低貸款擔保費用,簡化操作程序,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推動金融機構與擔保機構建立互利合作、風險分擔機制。4.加強部門服務,形成長效機制。建立各部門主動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縣直各有關部門都要制定扶持工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完善與招商引資相配套的綠色通道。由各部門認真清理、壓縮審批事項和辦事流程,提出哪些可以簡化、哪些可以優化,明確辦理時限,實現窗口辦理“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妥善解決企業辦理土地、房屋產權證等歷史遺留問題。落實保護企業和企業經營者的有關措施。嚴格執行“八個不準”,規范涉企檢查、評比活動和收費、處罰管理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收費監審,嚴格執行收費項目公示制度。由監察局、效能辦牽頭,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向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發放《武平縣服務企業相關作風效能建設問題調查表》,建立企業有效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和干部、職工的長效機制。
作者:陳桂月 單位:武平縣統計局
參考文獻:
[1]鄭州調查隊:《鄭州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狀況及環境研究》
[2]數據來源:武平縣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資料、2010-2016年武平縣工業年鑒
- 上一篇:體育教育課中的德育滲透
- 下一篇:鐵路工業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及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