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管理論文:航空包裝業的管束與發展戰略簡述

時間:2022-01-29 04:10:23

導語:包裝管理論文:航空包裝業的管束與發展戰略簡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包裝管理論文:航空包裝業的管束與發展戰略簡述

本文作者:鄧友成穆林工作單位:航天萬源實業公司

一院特種包裝產業項目介紹及市場分析

1.一院特種包裝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非專業化設計、生產企業隨意制造、包裝制品質量參差不齊、對被包裝物防護效果不好、成本過高、不考慮環保設計、對包裝行業的不重視等,是造成航天特種包裝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包裝理念與標準落后。航天系統以往的工作重點放在重點型號、武器產品的科研生產上,無暇顧及為型號產品配套的“航天產品包裝”。大多數航天產品包裝箱的生產標準,還延用20世紀70年代的木制包裝箱院標準和生產加工工藝,忽視了在使用材料、結構形式、回收環保、性價比等方面的要求。包裝產業未能有效集成。航天系統包裝箱的采購,一般是“各自為戰”,以廠、所為單位、以型號產品為單元,或自產或自找廠家定做。而制作這些包裝箱的生產單位依據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有院標、國標、國軍標、部標,也有生產單位的“企標”。生產依據的不同、生產工藝水平的參差不齊,導致了產品從外觀到內在質量的差異。包裝產品客戶滿意度降低。一院的產品,在交付客戶過程中及客戶使用中,多次被客戶反饋針對產品包裝箱的不滿意。問題集中體現在5個方面:防護性能差,在使用期內包裝破損;標準化程度低,包裝結構、尺寸極不統一;勤務維護、使用不方便,與現代戰爭的高效性、快速靈活機動性要求相違背;木材資源耗用量大,與國家節能環保方針不符;新技術、新工藝應用進展緩慢,與產品的技術發展不匹配。2.特種包裝產業的市場研究(1)航天系統容量大航天產品從最終產品的轉場運輸、儲存,到零部件運輸、儲存、生產周轉等環節,均需大量包裝物。由于航天產品具有高可靠性等特點,也需要與之配套的特種防護措施。在深入推進市場化轉型、二次創業的軍工制造產業鏈細分調整的今天,將軍用產品包裝的設計、制造、服務、回收從產品的制造鏈條中分離出來,讓專業供應商研究和制造更符合產品需求、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產品成本的包裝物及其附屬設備,才是特種包裝項目未來發展的產業方向。當然,此產業方向一定是順應上游產品制造全價值鏈的拓展而帶來的變革。(2)特種包裝產業的產品研發目標及成果目前,一院特種包裝項目部的產品主要定位為軍用、高級民用和出口產品。一院已經形成了特種紙質系列、人造板材系列、金屬材料系列等三大系列17個品種的特種包裝制品。而在研的一種蜂窩竹板板材,產品涉及陸、海、空等,使用效果良好,并取得了3項專利技術、4個國際獎、1個國內銀獎、3個國內銅獎、1個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的較好成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并準備批量進入特種包裝市場。特種紙質系列已在多個型號上使用,獨立包裝電子產品整機或部件、備件,具有防靜電、防沖擊、防雨、抗浸泡,以及將外部沖擊衰減達數百倍等防護能力,是木制包裝箱無法比擬的。其特點包括運輸、儲存雙功能,重量輕,可折疊,按內、外箱計,僅1m3就可以存放40套紙質包裝箱,庫房占有率是同規格木制包裝箱的近40倍;特種紙質系列包裝箱外觀可根據需要印刷圖案,可偽裝性極強,適合做出口產品。該系列適合裝載產品為精密電子產品及配件、火工品、彈藥,配合“氣相防銹技術”,彈藥可以免涂防護油,以提高部隊快速作戰能力。人造板材系列可包裝獨立的電子產品整機或部件及機械產品,是純木箱(一級紅松)的升級(替代)產品,采用復合材料,已在工信部、空軍、海軍等單位廣泛使用。金屬材料系列目前的主要產品為重型拼裝箱和艦船用電子設備特種儲存柜。重型拼裝箱為大型鋼木結構,體積變化比為1:5,適用于運輸、搬運大型產品、設備。艦船用電子設備特種儲存柜為某艇專門設計的艇載設備,具有包裝箱、儲存柜的雙重功能,是特殊產品運輸和存放的工具。對于海洋領域用戶,該產品還增加了對鹽霧和油霧的防護功能。多件儲存柜疊落放置,可形成組合儲存柜。蜂窩竹板系列是一種以竹環代替木材作為板材填充物的板材,符合國家“節材代木”環保概念,其環保性能和包裝性能已經獲得優于全木質板材的檢測數據,板材試樣已經獲得2010世界包裝之星大獎。該系列板材的開發尚需經濟測算、產業規劃、市場調研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未來可以作為特種包裝項目的產業發展方向之一。

特種包裝產業項目發展的內部約束分析

1.特種包裝產業項目發展SWOT分析(見下表)2.特種包裝項目發展的內部約束分析人員缺乏。成功的包裝設計,至少應具備3個條件。首先,是要有專業的設計人才,這是基本的條件;其次,要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這些與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最后,要將最新的包裝技術方面的成果應用于包裝設計中,最大程度地迎合消費者的審美與個性化需求。因此,在包裝設計(特別是對航天產品的特性熟悉的設計人員)、市場銷售、產品管理3個方向的優秀人才是發展特種包裝產業項目的必備條件。資金匱乏。是一般產業項目的通病,因經費不足,難以吸引大量資金投入,難以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造、難以進行產品研發。企業用于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平均水平不到1%,不能做到生產一代、開發一代、研究一代。由于缺少必要的啟動資金、合理的公關費用、試驗費用和預研費用,造成企業新產品少,缺乏競爭力,成熟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管理問題突出。如過分依賴于某個產品,缺乏整體營銷計劃;缺乏目標客戶的廣泛推廣、宣傳,尚停留在一對一的銷售模式上;缺乏客戶維護機制和到位的售后服務支持。實體化問題。如成立專業的實體公司,無法獲得相應的“軍工生產許可證”、“保密資質”、“環保認證”等資質,無法為擴大規模、批量生產、成為軍品包裝供應商提供基本條件。成本偏高。由于沒有實體公司,采購成本增高;沒有大批產訂單,單件的制作成本無法攤薄;缺乏標準化指導,也導致成本上升。

特種包裝產業項目發展方向及對策研究

應制定特種包裝產業項目發展短期目標與中長期目標:1.短期發展對策:開展營銷活動、制定營銷策略、夯實發展基礎。做好院標的編寫工作,通過頂層策劃,以標準引領產品,進入進而占領、壟斷航天包裝市場;對已有成果申報技術專利,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召開2012年度產品推介會和特種包裝標準的宣傳會,提高知名度,挖掘潛在客戶;在泛北京區域內尋找技術水平高、保密能力強、服務質量優、成本價格低的大型金屬加工、機械產品、配件外包供應商;將“WPO/2010年標志”和“航天萬源”商標并列使用,“航天萬源”商標,印制產品說明書,在媒體廣告中推廣;做好“節材代木”綠色環保材料的推廣應用:率先在軍工系統倡導綠色包裝、重復使用、循環經濟,開發“竹蜂窩板”等專利成果,確立六大研發課題,爭取工信部、財政部的政策、資金扶持,把在航天系統的節材代木、綠色包裝落到實處;成立特種裝備公司,進行專業化實體經營,取得軍工生產許可證、保密資質、環保認證等資質,為擴大規模、批量生產、正式為軍品配套創造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研制開發新產品、新材料、新功能。通過新型包裝板材的研制、新輔助包裝產品的應用、多種材料集成符合、各種工藝綜合體現,有利于遏制低端產品的無序競爭。2.中長期發展目標:確立技術生產標準、成立檢測中心、拓展物流市場。(1)實現航天特種包裝設計標準化一院特種包裝項目秉承“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搞設計,三流企業做加工”的理念,逐步推進標準化建設,以實現樹立品牌、降低成本、宣傳文化、提高認可度、提升產品競爭力的目標。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考慮:第一,實現產品標準化。按照航天產品的結構、運輸及儲存的要求,分類設計制定不同用途的特種包裝產品標準,通過產品的標準化,形成不同的產品系列或組合,提供貨架式商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第二,實現材料標準化。根據材料對運輸、儲存等不同環境的適應性,以及綠色環保的要求,制定不同包裝產品的材料選用標準,以指導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減少選用材料的品種、降低采購成本和加工成本。散裝貨物包裝箱第三,實現結構標準化。根據不同結構和產品的包裝牢固性及運輸適應性的要求,制定包裝產品結構標準,利于規范產品設計、加工和裝配工藝,降低模具成本,提高運輸安裝的牢固性和空間利用率。第四,實現標識標準化。制定航天特種包裝外觀及標識的標準,規范包裝的顏色要求、標識的主要內容和格式等,通過規范的標識融入航天文化特點,提高產品和企業的形象。第五,實現服務標準化。制定包裝產品的服務標準,針對不同產品、不同用戶,細化安裝、運輸、交接、回收及售后跟蹤的流程、過程控制及有關記錄等要求,規范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2)成立“中國航天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近年來,客戶就包裝制品訂貨進行接洽時,十分注重包裝制品的各項技術(檢測)數據,并索要完善的檢測證明文件——產品性能檢測數據,而包裝制品的檢測機構在航天系統中至今還是個空白,成立“中國航天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有其迫切性和現實意義,理由有以下3點:第一,目前,包裝制品的各個生產單位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和必要的檢測手段。大多數檢驗也只限于對外觀的檢驗,對于新設計的包裝制品,由于不了解其生產、檢測程序,多數新品不經必要的檢測就投入使用,出了問題僅是就事論事地解決,不符合航天質量控制要求。第二,新型軍用包裝制品采用新材料、新工藝生產包裝制品時,均要到專業包裝制品試驗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測試后方可投入使用。而每次檢測成本較大,且由于保密問題,不能使用實物進行仿真試驗,只能使用配重和模擬物替代。第三,如果由于包裝制品的質量和包裝制品的設計缺陷問題造成航天產品的損壞,一旦“開蓋檢查”,航天產品的全部工作等于付諸東流: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對產品重新進行測試、若更換元器件的,還要重新振動、重新做電老煉,如果是批次問題,需要做的工作則更多。(3)拓展物流市場合理運用物流概念,引入科學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建立院包裝物流共用系統。通過制定優化包裝方案、使用可拼裝包裝箱、包裝箱集中制作,集中管理,按需調配,為客戶利潤最大化的實現創造了條件。將具有周轉性質的包裝箱改為租賃形式,既節約了廠、所的生產成本和包裝箱生產周期,又開拓了新的包裝箱運作方式,將一批只用一次包裝箱的客戶拉過來,通過代客運輸,逐步實現包裝箱租賃、配送新模式的基礎物流管理的雛形進而形成一個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物流產業。未來,特種包裝項目將以專業為主、多種經營,以服務航天、服務部隊為主、開發民用市場為輔的方針,有側重的開拓市場。以一院為基地,進行集研制、標準化、生產、檢測于一體的特種包裝項目運作,逐步建立我國航天第一個專業包裝制作、檢測基地。同時,通過建立標準,引領軍工包裝市場,為一院的“十二五”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總之,航天包裝市場,是一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蘊藏著無限的機遇,在一院“二次創業、市場化轉型”海軍戰儲箱(電纜型)的大潮中,特種包裝產業必將大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