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保障設備使用安全性分析
時間:2022-02-26 02:54:53
導語:航空保障設備使用安全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加強航空設備使用安全性,保護人員,財產不受損傷是現代化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前提,提高設備使用安全性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對航空保障設備在使用過程人員、財產的安全性做出探究,結合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闡明安全性對于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安全性;發展;保障設備;人員;財產
航空保障設備是指飛機執行飛行任務或地面維修時提供輔助支持的儀器、設備等的統稱[1],飛機的任務保障主要依托航空保障設備的支持,國內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提升帶動了航空設備的大規模制造和研究,設備的種類和性能不斷升級。
1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現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航空保障設備的發展經過技術革新已逐步形成品種齊全、布局合理、配備完全的體系。2018年,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正式啟用裝備通用化、系統化、組合化工作,而安全性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前提,也是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重要前提。
2安全事故因素分析
任何原因所產生的安全事故,都會引發嚴重后果,進而造成人員傷亡、國家財產損失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在航空裝備發展和使用過程中,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應注意以下三個因素,見圖1。2.1產品質量因素。在航空保障設備飛速發展的今天,伴隨著軍隊、民航企業對于新型保障沒備需求的不斷提高,各設計、制造企業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而在各個企業競爭訂單的同時,存在對產品質量把關不到位、安全考慮不周全、生產人員技術不成熟等一系列問題。2013年,在某科研試飛的工作現場,地勤人員在給飛機充氧過程中,曾發生飛機氧氣瓶爆裂事件,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飛機損傷等多種嚴重的后果,就是因為飛機使用的新型氧氣瓶質量不過關所造成的后果。由此可見,產品質量問題對于航空保障設備的安全性有著直接的影響。2.2人為操作因素。航空保障設備的應用離不開人的操作因素,所以設備在使用者操作中更應注意安全性的影響來規安全風險。歷年生產安全事故中由于人為錯原因所占的比重相當大,主要由于使用著對于新型儀器設備的使用不熟悉、注意事項不明確、誤操作等問題。實際工作中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安全因素。在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同時注重規避人為操作風險尤為重要。2.3風險控制因素。飛機在執行飛行任務或地面定檢工作時,飛機保障單位會出臺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保障飛機、設備安全以及人員的安全,但在實際安全管理體運行中,存在風險點識別不全面、工作者對于規章制解讀不徹底、規章修訂者對制度修訂不完善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不會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問題會逐顯露。所以,在不斷提升航空保障設備“三化”水平的同時,對于其安全性不容小視,航空保障設備從其本身產品質量、人為使用安全性、風險控制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控制措施,使我國航空保障設備又好又快的發展。
3控制措施
在安全形勢嚴峻的當今,確保在航空保障設備從設計生產、使用、管控過程中,同時保證各個環節的安全性能夠有效提高,是航空保障設備發展的重點所以針對以上三個安全事故因素,以“保障安全”為核心提出以下觀點,對航空保障設備安全性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見圖2。3.1設計過程中考慮安全因素。航空保障設備本身的安全性是保障人員、財產安全的前提,無論何種設備如何發展,都應在設計理常中把全性的考在首位。那么就要求產品廠家對相關設計、制造人員對于提高產品安全可靠性的觀念進行加強,提高安全意識,使相關生產人員在設計航空保障設備產品時把安全要素考慮其中,把產品本身的缺陷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提示并在產品說明中提醒,堅決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風險隱患,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最主的是要求航空保障設備生產廠家強化安全觀念,把提高設備安全性作為產品生產中心問題來抓,在產品安全性問題與任務、進度、經濟效益發生矛盾時,要堅持安全行為第一,確保航空保障設備安全性的前提。3.2提高使用人員安全意識。隨著航空保障設備技術不斷提高,相關單位使用人員的職業素質也應不斷加強,在提高相關保障設備操作使用者業務能力的同時,也應加強人員安全責任意識。使用單位應在使用新型航空保障設備前應對人員做好安全培訓,提醒人員新型設備的各類風險點,必要時在設備上做好安全警示標識,為人員配發相關的安全防護用品。堅決實行工作檢查監督制度,對每一項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工作進行把關。在該航空保障設備的使用中,也應由使用部門定期組織相關操作者對于安全方面的培訓,確保相關使用者都有一定的安全責任意識。
4結論
在我國飛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進步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是設備、工藝和產品越來越復雜,航空保障設備也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各項性能指標不斷提升。在航空保障設備發展過程中,各生產企業、使用部門對于其安全性也應提高相應的要求。安全是生產第一要素,只有在把航空保障設備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才能提升裝備整體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建濤,姚學榮,王朋飛.航空保障裝備建設體系發展思路[J].科技創新論壇,2015.
作者:羿澍 單位: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 上一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的實踐分析
- 下一篇:機場特殊天氣總結及服務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