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時間:2022-08-08 11:28:26

導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應該了解到,手術室是外科診療的重要場所,與此同時,也是搶救患者的核心場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室新興業務模式也呈逐步拓寬和發展趨勢,新型技術和新型設備雙向引進,安全護理變成手術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在此基礎上也是護理質量保障的核心標志。手術室工作任務量相對來說比較重,操作程序較為復雜,期間會涉及到多項專業知識內容,那么后續出錯率便會增加。所以對手術室護理工作加以回顧分析,找尋出不安全因素和潛在安全隱患,以致提升手術是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院內2015年1月-2016年1月階段內手術室護理資料,以回顧分析法為主進行實踐研究,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不安全因素和安全因素找尋。通過數次次調查和研究發現,部分手術護理人員對手術室在醫院的地位和重要性等認知不足,思想上存在懶散狀況,過大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不安全因素剔除和處理的重要性;機械器材使用不規范和不科學,未能進行日常滅菌操作,患者手術過程中會由于手術切口或者輸液而造成嚴重感染;手術醫療設備定期保養工作未能完善,手術器械性能持續下降,得到不斷損壞,使手術時間被延長;接臺手術時間過長,患者需要手術部位有可能被錯開,還會出現接錯患者現象;醫療物品清點馬虎,以及物品清單記錄不清晰,手術物品清點事物會嚴重影響手術流程,尤其是需要紗布止血階段,假設未能進行認真清點,那么紗布極容易留在患者體內,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二次手術;給患者輸血操作過程中,異型血錯誤輸入以及藥物不良選擇,均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篩選樣本丟失以及保護不周,那么后續治療無參照便會滋生諸多難題;消毒未能合格以及麻醉藥錯誤使用和護理服務差等均為手術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手術物品準備補齊,手術時間被耽擱,手術工作量度大且任務重,醫護人員由于過度疲勞,那么在手術護理中便很容易出錯。

1.2方法

1.2.1學習與培訓強化,職業素質提升首先是加強手術室內護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和教育力度,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針對引進來、走出去的方針進行操作,聘請具有豐富手術經驗的人員實施講座,或者是本院手術護理工作人員去他院進行學習,之后在此基礎上學習先進的護理技術以及熟知新型醫療設備使用方案,務必達成穩住陣腳、遇事不急不躁,應對自如,技術掌握要熟練,穩步提升護理人員對手術護理重要的認知程度,不斷的去強化護理工作人員責任心和使命感,持續提升職業道德素質。1.2.2規章制度詳細完善,獎懲分明院方需要進行不同類型手術規章管理制度構建,將六查、十二對、四到位等制度予以深度落實。麻醉檢查、病人入手術室前后檢查和消毒皮膚之前的檢查、手術操作進行前的檢查、關閉體腔前后的檢查;科別對照、床號對照、姓名對照、性別對照、年齡對照、手術間對照、病房帶入物品檢查、手術名稱檢查、手術部位檢查、藥物過敏史核對、手術器材和個性檢查、物品完好度檢查;急救藥品是否到位的檢查、吸引器設備到位程度檢查、氧氣到位程度檢查、電刀到位程度檢查。護理工作人員不能因為任何因素進行步驟和細節省略,由專職監管人員進行嚴格監督,每日巡回檢查護理質量,隨之進行正規、科學化的指導,程序務必嚴格、管理應當科學,特殊情況予以特殊處理,出現嚴重失誤的護理人員要進行糾錯和懲罰急批評,與年終獎金達成鏈接,提升護理積極性。

2結果

通過對手術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以及方案實施,不安全因素均被合理規避,患者手術滿意度提升,醫療糾紛發生幾率小,手術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不斷攀升。

3討論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護理學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當前護理分工具備著精細化趨勢,近年來的醫療糾紛事件屢見不鮮,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安全護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操作環節,文章對手術室護理中相關不安全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基于此,提出了兩點可行性策略且取得了一定優異效果,借助手術室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強化和操作能力強化等,嚴格把控各類手術護理程序,也要進行積極有效的人員培訓和進修,為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和完成奠定堅實根基。

作者:姜楠 單位:大連市中心醫院第一手術室

參考文獻

[1]王玉紅.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糾紛產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A2):528.

[2]黃圣慧.體檢中心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