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價值評估

時間:2022-01-05 10:52:29

導語: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價值評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的價值評估

【摘要】目的評估在護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管理的價值。方法研究對象選擇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門診收治的100例患者和于我院工作的護理人員50例。隨機將選擇的患者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施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在護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提高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護理管理;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

現階段,醫療改革的深入促使臨床護理工作內容在逐步豐富化。新醫改背景下的護理將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包含在護理工作內,并且護理方法也相應的更加豐富和全面。加之患者及其家屬對臨床護理的要求提升,在頻發的醫患矛盾中,也增加了護理工作人員的身心壓力。對此本文為進一步提升護理工作水平,對選取的研究對象做了深入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患者和本院工作的50例護理人員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選取的患者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5±3.62)歲;觀察組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5±3.45)歲。研究對象中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4±2.98)歲。隊伍構成有1名副主任護師、16名主管護師、13名護師、20名護士,學歷分布中有6名中專、20名大專、24名本科及以上學歷。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措施,具體護理工作內容為下方面:(一)在護理工作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指導思想,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護理工作中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對人性化護理的知識培訓學習,轉變護理工作觀念意識,在溝通交流中注重與患者之間建立和諧的平等關系。(二)建立獎懲工作機制,在相關的獎金評定等方面,與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護理態度、護理效率和質量等工作表現掛鉤,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在護理階段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護理質量。對護理人員工作表現建立檔案記錄工作制度,為評定工作制度提供參考依據。(三)建立彈性化的排班工作制度,緩解護理人員緊張的工作節奏,保障護理人員的正常休息需求,避免過度勞累,以此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護理質量。交班銜接應細致全面,做好交班工作。(四)實施情感護理方法,在護理過程中,基于對患者的病情的了解程度上,對其實施對應的護理方法,例如老年患者護理工作中與其多聊天,糾正其負面情緒,實施護理時,態度親和、耐心、語言溫柔、動作輕柔。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換位思考,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慮心理,耐心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平等的醫患關系。(五)建立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從病房環境入手,基于患者入院后的緊張、不安等情緒,為患者建立人性化的病房環境,最大限度的消除其環境陌生感,提高住院體驗的舒適度,減少住院過程中一系列突發的事件[1]。1.3療效評價標準。觀察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在實施人性化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其中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內容有護理操作熟練度、應急預判能力、護理方法創新及突發事件處理能力。護理滿意度向患者分發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內容有護理人員態度、住院環境、病房管理、操作技能。1.4統計學方法。對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所有觀察指標均使用SPSS20.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護理質量評分),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采用x2檢驗,兩組間的數據有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護理操作熟練度、應急預判能力、護理方法創新及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患者為84%,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醫護患關系、醫療模式、臨床護理等各方面較之以往已發生較大的變化,在護理工作內容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中,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和心理壓力。因此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積極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措施,有效的解決了傳統護理模式在護理管理工作中帶來的不足,更是新醫改背景下開展臨床護理模式創新和改革的要求[2]。本次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8%,與對照組患者的84%,差異顯著(P<0.05)。分析人性化護理管理措施在護理工作實施應用后取得以上理想成效的原因有:第一,人性化護理管理工作理念的提出和落實,對醫院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提高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管理,除了要加強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意識,還應加強對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的技能培訓。第二,人性化護理管理在實踐中的落實,圍繞護理實施工作的全過程展開,在實施前期,護理人員通過系統而全面的培訓及自主學習,樹立了專業的人性化管理工作意識,在接受了系統的培訓工作后,能夠在實踐護理中更好的將理論和人性化管理理念付之于護理實踐中。第三,換位思考模式有利于管理者與護理人員、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為護理人員的工作給予了充足的肯定,人性化的工作制度,調動了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在工作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優質、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3-4]。

綜上,在護理管理中積極應用人性化管理,能夠顯著的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而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大力借鑒。

參考文獻

[1]尹秋.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z1):276-276.

[2]楊歡秀,章幗瑛,劉艷平,等.人性化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5):94-95,96.

[3]孔淑娟,呂婉儀,鄧潔寧,等.人性化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7):1819-1821.

[4]王燕君.人性化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3):228-229.

作者:牛紅麗 盧艷紅 單位: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