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護理管理臨床效果
時間:2022-01-30 11:28:29
導語:母乳喂養護理管理臨床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母乳護理指導干預對嬰兒及產婦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在我院婦產科生產的100名待產產婦,將其使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名,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護理干預。觀察參與探究的產婦其他方面數據,發現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與探究的產婦對本次研究目的表示明確,可以配合探究。結果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在各方面都要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顯示,通過對哺乳期產婦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明顯提高產婦出乳量,提高嬰兒以及產婦身體素質,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乳頭;嬰兒;出乳量;母乳喂養
對于剛出生的嬰孩來說,母乳是最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對于六個月之前的哺乳期嬰兒來說,母乳更具有純天然、零污染的特點,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充足的母乳對于嬰兒來說不僅可以保證其身體快速成長,對于嬰孩的心靈發育也必不可少[1]。不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不僅會使嬰孩的身體受到影響,對于產婦來說,可發生產乳量少甚至沒有的情況發生。所以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討論分析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產后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現有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則在我院婦產科生產的100名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名產婦使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的50名產婦最大年齡36歲,最小年齡22歲,平均(28.64±2.84)歲;對照組的50名產婦中,最大年齡35歲,最小年齡25歲,平均(28.37±2.57)歲。對比兩組產婦的其他資料,發現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此,本次的探究可以實施。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1.2.1乳腺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工作前需要與產婦母親進行溝通,了解母親的立場和母親對于母乳喂養的了解程度、產婦哺乳期如何護理的知識等,如果發現母親對于這方面知識有所欠缺,可以通過發放安全小冊子的方式指導母親和產婦學習。關于母乳對于嬰孩的種種好處和對于母親本人的好處,比如母乳喂養可以預防產后出血,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對子宮恢復很有幫助,護理人員有責任全權告知[2]。1.2.2緩解產婦的心理健康。不良的心情對于產婦產奶的影響很大。部分產婦對于使用母乳喂養嬰孩會出現擔心自己身體變化的問題,導致情緒不佳,不良情緒產婦的乳汁被嬰兒食用后甚至會導致中毒。護理人員對于產婦出現的這種心理狀況要一對一提示,保證產婦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按時休息,良好的作息對乳汁產生有很大幫助,對于不能用正確方法喂養嬰孩的母親,護理人員要親自指導。1.2.3乳頭。部分產婦的乳頭可能在生產后還呈現平面或者凹面的情況,對此,護理人員應幫助產婦進行乳房按摩,可以擠出少量乳汁,刺激奶頭,通過身體的自發反應產生垂直乳反射。產婦乳頭過于扁平,具體的延長做法為:大拇指對乳頭輕施壓力,方向指向乳腺,兩手同時向外拉伸后恢復,重復動作。護理人員在母親喂養嬰孩時需要提醒產婦需要將注射器連接在乳腺抽吸軟管上。初次喂養困難會比較大,可以利用乳頭牽開器,進行母乳喂養。喂養之前產婦應先洗手后再用溫白開擦拭乳房和乳頭,制定規律的哺乳時間,在哺乳時,要選擇母親和嬰兒都最為舒適的姿勢,哺乳完畢后需要用少量乳汁擦拭乳頭,對于保護乳頭很有作用[3]。1.2.4產后健康指導。嬰兒出生的1h后需要進食,第一次進食需要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在旁指導幫助,對產婦進行乳房護理,爭取早日開奶。對于哺乳嬰兒,護理人員需要學習專業的知識,并設定移動小課堂,發現問題及時討論解決,制定上班制度表,保證隨時可以在母嬰需要時幫助其哺乳。分娩2h后護理人員需要再一次對產婦講解正確的哺乳方式,并對其乳頭進行護理,按摩乳房,指導產婦正確的護理方法,提高產乳量。1.2.5個性化乳房按摩。對產婦乳房進行舒松式按摩,主要方法有:①產婦平躺后,胸部露出,醫護人員在產婦右手邊坐下,用泡過溫水的濕毛巾將產婦胸部遮蓋,對產婦護理時需要注意毛巾的溫度,避免毛巾溫度過低,導致產婦不舒適。②兩個拇指指尖相對,右手指尖放在產婦右乳的天溪穴上,左手指尖放在產婦左乳的中穴稍上,按摩穴位,將此點為原點,其他手指呈球型覆蓋乳房,逆時針按摩到乳根,全乳都可以得到按摩,此方式需要循環3~4次。③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開放到乳暈上,拇指在9~10點處,并以此點為原點,循環按摩6~8次,同時雙手依舊是逆時針方向乳根處靠攏。注意左手動作和右手動作要一致[4]。1.3觀察指標。研究結束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表(WHOQOL-100)對兩組產婦的生活質量滿意度進行對比,對兩組產婦經護理干預后的母乳喂養情況對比。對比采用積分制,分數越高,表明效果越好[5]。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可認為本次研究兩組間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數據結果顯示,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護理的觀察組在開奶時間、產后泌乳量滿足例數和母乳喂養成功率等方面都要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經過對比發現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1。•臨床監護•通訊作者:劉巧云。根據數據顯示,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護理的觀察組在生活質量滿意度方面要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產婦,對比兩組數據結果,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2。
3討論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物質以及嬰兒成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這些物質對于嬰兒的身體成長以及心靈成長作用很大。其中母乳中含有的乳鐵蛋白可以促進嬰兒對鐵的吸收,乳汁中的牛磺酸對嬰兒的大腦發育作用很大,溶菌酶對于預防疾病效果顯著,核苷酸促進嬰兒細胞組織發育,DHA的存在使得嬰兒可以擁有一個很好的視力等,母乳中的營養物質是所有嬰兒食物中最利于消化吸收的。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嬰兒攝入母乳的含量與其智力發育關系很大,食用母乳時間越長,智力水平就越高,這種差異九個月之后不再顯著[6]。一部分母親可能缺乏對乳房護理的意識,導致乳汁產量少,甚至產生乳汁中斷,導致嬰兒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喂養。由于剛出生的嬰兒身體較弱,對于吃奶也僅僅是本能反應,這對正確的母乳喂養也造成了一定影響。本次研究主要對產婦進行有關母乳喂養的知識教育及指導,保證產婦正確喂養嬰兒。采用母乳喂養指導護理的觀察組產婦在各個方面都要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結果顯示,正確地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可以提高產乳量,對于嬰兒和產婦都有著不錯的積極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白燕,趙青,王曉菊,等.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5):70,78.
[2]徐小玲.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0):157-158.
[3]李艷敏.母乳喂養指導應用在產科護理中的作用[J].醫藥前沿,2013,3(35):309.
[4]李家玟,李萍.指導母乳喂養路徑教育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2):1599-1600.
[5]黎雪梅,鐘燕,張翠蓮.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367-368.
[6]朱秀慧.母乳喂養指導路徑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7,3(21):74-76
作者:樊瑞清 劉巧云 單位: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婦幼保健院 2.內蒙古自治區腫瘤醫院
- 上一篇:情感激勵在內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淺談眼底熒光造影室護士素質
精品范文
1母乳催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