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產褥期抑郁癥護理
時間:2022-05-03 09:18:00
導語:談論產褥期抑郁癥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生對家庭和社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探討初產婦發病的相關因素,提高醫護人員對該病的認識,從產科高危因素入手,采用各項護理干預措施,降低初產婦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病率,促進產婦的身心健康,促進家庭、婚姻、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將筆者結合初產婦產褥期抑郁癥發病的相關產科因素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產婦產褥期抑郁癥發病相關產科因素
本組采用分層整體抽樣方法抽取本縣六所醫院分娩的初產婦250人,在產后42d復查時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包括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編產科因素調查問卷。將所有資料采用SPSS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通過統計分析得出本地初產婦產褥期抑郁癥發病的主要相關產科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還有孕婦夫婦文化程度、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孕婦聽課次數、孕婦健康狀況、產后護士給予的指導和幫助,均可影響產婦的情緒。尤其對于性格方面,外向者易于心理平衡,抑郁程度輕微或時間短暫,而性格內向者,遇到不良刺激,容易發生精神抑郁。
1.2產褥期內分泌變化因素
胎盤類固醇如雌激素、孕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突然降低,可影響神經遞質5一羥色胺的合成減少,并有兒茶酚胺、多巴胺、產后垂體及甲狀腺功能的改變,均可影響產后婦女的狀態,嚴重者會發展為產后抑郁癥。
1.3產科及嬰兒因素
分娩方式與產后抑郁有關,產鉗、胎頭吸引器助產的產婦發病率高,剖宮產次之。應用產鉗和胎頭吸引器助產的產婦擔心其嬰兒產生不良影響,對分娩感到恐懼,心理緊張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變化,影響產程進展,又進一步加重焦慮、不安情緒。另外嬰兒出現健康問題使產婦自信心降低,導致抑郁。
1.4家庭及社會因素
產后缺乏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尤其是丈夫不支持的產婦,產后易情緒低落,易發展為產后抑郁癥;傳統的封建意識根深蒂固,對生女孩的產婦來說,心理壓力更大,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是影響產后抑郁癥的重要因素。
2臨床護理
孕產婦生產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尤其是分娩過程對產婦是重大的心身應激,分娩時的疼痛及產生的緊張、恐懼與焦慮,和嬰兒出生后角色的轉變,這都給產婦帶來一定的情緒變化與心理沖突。因此,對預防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生,針對其相關因素進行孕產婦各期的心理輔導和護理,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1產前心理輔導
(1)從臨產婦人院開始,責任護士要熱情接待,重點介紹環境及主管醫師、護士和助產士的情況,了解產室、產房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剖腹產制度等,主動與產婦及家屬溝通,耐心傾聽待產婦提出的疑問,并認真解答,讓產婦了解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并且能正確對待分娩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從而解除思想顧慮。
(2)針對產婦易敏感、情緒不穩,易受暗示和依賴性強等的特點,醫護人員應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與家屬聯手幫助產婦,耐心指導,積極鼓勵和支持,使產婦心情愉快,對生活充滿信心。
(3)產前認真仔細對臨產婦進行全面檢查,講解分娩先兆、母乳喂養知識等。告知分娩過程可能產生疼痛及原因,讓待產婦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強自信心和自控感;教會臨產婦減輕疼痛的方法,如呼吸和放松技巧,認真觀察產程進展。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值班醫師,不慌亂、有分寸地向產婦說明,避免給產婦不必要的思想負擔,要從各方面實施心理護理,順利度過難關。
2.2分娩的心理輔導
2.2.1疼痛的心理輔導:
(1)善于敏銳地觀察產婦的疼痛反應,耐心聽取產婦的訴說,及時了解疼痛性質、程度、持續時間。醫護人員要特別關心產婦,體察產婦的痛楚,給予熱情關懷、情感支持和安慰,理解產婦的痛苦。對行為反應過激者要耐心勸解與疏導;對強烈克制者給予鼓勵,并允許其呻吟,切勿訓斥。
(2)通過心理治療緩解產婦的疼痛,產婦情緒穩定,精神放松,則可增強對疼痛的耐受性。首先,分散注意力能有效減輕產婦疼痛的知覺,如通過語言暗示、撫摸、手法按摩、引導深呼吸等,將產婦的注意力從痛處引開,也可把注意力集中于觀看有趣的電視節目、欣賞音樂等。其次,事先進行產前教育,介紹有關緩解疼痛的知識與技能,如自我按摩、壓迫法、肌肉放松訓練等等。
2.2.2焦慮情緒的心理輔導:
(1)幫助產婦解除焦慮緊張情緒,從產婦的具體情況找出并分析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可讓有緊張焦慮情緒的產婦“訴苦”,醫務人員要耐心傾聽并適當地引導訴說;對有可能紿產婦帶來痛苦和具有威脅性事件作適當說明,并給予安全暗示與保證;一旦出現意外時,對產婦一定要和藹可親,沉著穩定。
(2)醫務工作者要善于機智敏銳地觀察、了解產婦心理活動,進行及時疏導;善于調動產婦的積極性,如讓她了解產房周圍環境,對于特殊檢查,事先交待明白,使之有良好的思想準備;要善于營造安靜、安全、和諧的環境,主動接近產婦,進行必要的語言暗示與溝通。
2.3產后心理輔導
(1)注重產后心理疏導,產婦由于分娩的疲勞、會陰傷口疼痛、剖宮產后切口痛、子宮收縮痛等,更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護士應給予一個良好的修養環境,并向其傳授育嬰知識,指導進行母乳喂養,母嬰互動情感交流;使產婦順利實現角色轉換,增加產婦產后早期鍛煉的意識,增加產婦的自尊心與自信感。
(2)提供社會支持保證良好的家庭、社會氣氛,協調家庭,指導丈夫、父母積極參與,照顧產婦、嬰兒及提供物質幫助和精神支持,使產婦感到自己在社會、家庭中的地位,正確對待和處理產褥期間工作及生活的變化,及早融入社會生活中。對性格內向及存在抑郁癥高危因素的孕產婦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產婦能正確認識社會并提高處理生活難題的信心,從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
總之,產后抑郁癥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生理、心理、產科、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給產婦和嬰兒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針對各種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產后抑郁癥,提高產婦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 上一篇:供銷合作事業改革調研報告
- 下一篇:供銷合作事業健康發展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