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22 09:24:13

導語: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校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這種形勢下,情景模擬教學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茨霍恩等首先提出的。情景模擬教學是一種行為測試手段[1],不僅可以生動、形象地把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而且使學生融入特定情景當中,加深對系統理論以及實際操作的理解與認識。為進一步探討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我校2014級80名護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研究對象為我校2014級80名護生,根據實訓教學方法分為對照組(40名)和觀察組(40名),其中,對照組男性護生12名,女性護生28名,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8.60±1.55)歲;觀察組男性護生15名,女性護生25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18.90±1.65)歲。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法,教師進行示范教學,護生隨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進行單項技能訓練。觀察組采用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1)病案擬定:帶教教師根據護生實際情況、教學目標,結合臨床實際擬定具有典型性與針對性的教學病案,盡可能還原臨床情景[2]。教師把病案以及操作流程提前一周發給護生,護生閱讀講義,認真分析與思考,把問題記錄下來[3]。(2)病案情景模擬教學:病案情景模擬教學主要應用以下設備:心肺復蘇訓練模型人、導尿模型、智能型高級綜合模擬人(ECS)、KERI護理模型人、靜脈穿刺手臂、洗胃模型等。護生根據病案完成相關基礎護理操作,例如靜脈注射、導尿術以及皮膚護理等;熟練掌握相關醫療儀器操作方法[4]。(3)教學質量評價:病案情景模擬教學過程中,教師給護生播放教學錄像,對護生進行分組,結合病案設計以及教學要求合理分工,讓護生扮演不同角色。實訓課結束前20min,進行小組間交叉點評以及教師整體評價。在本學期實訓課程完全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實際情況設計護理技術操作病案,考查護生學習效果[5]。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護理基礎知識考核成績、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績以及護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基礎知識考核主要包括書寫護理病歷、準備床單位、生命體征評估與護理、注射方法、不同給藥方式與藥物過敏搶救、無菌技術、患者的清潔護理、患者運送以及健康教育;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主要包括輸液泵、霧化吸入器、洗胃機、電動吸引器以及供氧裝置的使用方法。1.4統計學分析。將資料進行整理,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通過χ2檢驗對所得計數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護理基礎知識考核成績比較。觀察組護理基礎知識考核成績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體見表1。2.2兩組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績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績顯著升高,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2.3兩組護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比較兩組護生對各自教學效果的評價,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體結果見表3。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教學體制改革,傳統教學法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傳統教學法主要通過教師示教講解,學生分組完成單項技能訓,教學內容及形式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6]。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7],其通過真實、典型的案例快速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情景模擬教學通過模擬真實臨床情景學習臨床護理技巧,以此達到最終教學目的[8]。模擬教學可以再現臨床護理環境,從而形成“理論—模擬—實踐—理論”系統化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發散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9]。

本研究中采用的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所有護理操作均在模擬患者身上完成[10]。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基礎知識考核成績、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均顯著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應用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提高護生護理基礎知識考核成績,同時也能提高護生醫療儀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績,提升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認可度[11]。但由于本次研究存在較大差異性以及缺乏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因此還要開展更多關于如何提高護生綜合素質的研究[12]。

作者:姜 蕾 吳清葉 單位:青島第二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