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高壓癥護理
時間:2022-03-12 11:06:00
導語:門靜脈高壓癥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67歲,平均年齡(54.8±9.8)歲。其中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脾腫大伴脾亢12例,藥物性肝硬化、血吸蟲肝硬化各3例,術前B超脾臟大小(肋下斜徑)(17.2±4.0)cm。合并輕度黃疸2例,少量腹水12例,肝硬化18例,住院天數5~48天。
1.2臨床表現門靜脈高壓癥主要表現為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嘔血或黑便、腹水或非特異性全身癥狀(如疲乏、厭食等)。嘔血多為急性大出血,為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所致,易誘發肝昏迷。體檢可觸及脾臟,見腹壁靜脈曲張、黃疸等。還可有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發育等。
1.3治療方法均在氣管插管麻醉下行原位脾切除,手術的關鍵在于保持脾臟在原位狀態下斷離胃短血管和脾門血管,然后分離周圍組織,最后完整地切除脾臟。
2護理
2.1急性出血期病人的護理
因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凝血功能較差,注射后應壓迫止血5~10min。避免劇烈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抬舉重物等使腹內壓增加的因素,防止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指導患者避免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或酒類);飲食不宜過熱;口服藥片應研成粉末沖服。觀察出血傾向,防止曲張靜脈破裂發生急性大出血。觀察皮膚、牙齦有無出血及黑糞等內出血的征兆。一旦出血,應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觀察出血癥狀及有無皮膚濕冷、煩躁不安、血壓下降、心率增快、尿量減少等休克表現。急性出血期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穩定病人情緒,必要時給予鎮靜劑,以避免因情緒緊張而加重出血。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輸血、輸液,以盡快恢復有效循環血量,保證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給。要輸注新鮮血,因其凝血因子含量高,而代謝產物氨的含量少,更易于止血及防治肝性腦病。遵醫囑準確及時使用止血藥物,如凝血酶粉、凝血酶原復合物、生長抑素等。應用三腔管壓迫止血。立即處理嘔吐物,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地吸氧。防止急性肝衰竭,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師,積極處理。必要時緊急手術探查,尋找出血點止血。必要時放置三腔管止血。置管后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誤吸;壓迫止血期間每12小時氣囊放氣20分鐘,避免因長期受壓致胃黏膜糜爛、壞死;密切觀察病人的呼吸變化,防止氣囊滑至咽喉部造成窒息,一旦發生窒息,要及時處理;觀察并記錄胃液的量、顏色及性質,以判斷止血效果,若無鮮血引出,病人血壓、脈搏趨于穩定,說明已無活動性出血;氣囊管壓迫48~72小時后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去除牽引重物,抽凈氣囊內的氣體,繼續觀察24小時后拔管。拔管前矚病人口服30~50ml石蠟油,然后輕輕拔出三腔管;若氣囊壓迫48小時后,胃管內仍有鮮血引出,提示壓迫止血無效,應做好緊急手術止血的準備。2.2腹水病人的護理
減少腹腔積液的形成,注意休息,協助病人取半臥位,改善呼吸,若有下肢水腫,可抬高患肢減輕水腫。向病人解釋食鈉過多的危害,使病人自覺進低鹽飲食,減少腹腔積液形成。定時測量腹圍、體重,詳細記錄24小時出入量,以便了解腹腔積液變化情況。遵醫囑補充白蛋白或輸全血、血漿等,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遵醫囑合理使用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氨體舒通,利尿期間,嚴密監測電解質,避免低鈉、低鉀現象發生。協助醫師行腹腔穿刺排放腹腔積液,嚴格無菌操作,以防繼發感染。每次放腹腔積液不宜超過300ml。
2.3術前的護理
術前保證充分休息,必要時臥床休息,可降低肝臟的代謝率,減輕肝臟的負擔,增進肝臟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細胞修復,改善肝循環,保護肝功能。活動要適度,避免勞累,因勞累可使肝臟病變加重。改善全身營養狀況,糾正貧血及凝血功能障礙,補充維生素B、C、K,應用護肝藥,適量輸注新鮮血及白蛋白,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強對手術的耐受力;分流術前2~3大口服腸道抗生素,以減少腸道氨的產生,預防肝性腦病;術前1日晚灌腸,以清除腸道內容物,減輕術后腹脹,避免術后因腸脹氣壓迫血管吻合口;若需置入胃管,要選用細而軟的胃管并充分潤滑后輕輕插入,以免引起食管下端及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脾腎分流術前要明確腎功能是否正常。
2.4術后護理
監測心率、呼吸、血壓變化,觀察面色、肢端毛細血管網充盈時間等休克體征,并觀察有無胃出血等癥狀。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顏色、性質、量,若引流出較多新鮮血液,應考慮是否發生內出血。一般術后2~3日,引流量可減少至每天10ml以下,色清,即可拔管。分流術后病人定時測肝功能并監測血氨濃度,觀察病人有無輕微的性格異常、定向力減退、嗜睡、譫妄等肝昏迷前驅癥狀。保護肝臟:缺氧可加重肝功能損害,給予氧氣吸入:禁用嗎啡等對肝功能有損害的藥物;術后禁食,在腸蠕動恢復拔出胃管后,可給流質飲食,后逐漸改為半流質飲食或普食。分流術后病人應限制蛋白質和肉類攝入。蛋白質每日攝入量不能超過30g,避免誘發和加重肝性腦病,忌食粗糙和過熱食物,禁煙酒。發熱是術后常見反應,一般在38℃左右,2~3日后恢復正常。脾切除術后發熱可持續1~2周,體溫不超過38℃,須加以注意,做好解釋工作。預防感染遵醫囑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顧沛.外科護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李學增.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