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手術前心理需求論文
時間:2022-07-29 08:37:00
導語:病人手術前心理需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心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已得到普遍認可并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心理護理作為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應貫徹臨床護理全過程,遍及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1]。手術室護士怎樣做好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與病房的整體護理變通融匯,有待我們不斷探索和研究。我院于1997年8月開始至今已為2200例病人實施圍術期系列化心理護理[2]。通過術前出室訪視,在廣泛了解術前病人心理問題的基礎上,歸納總結了患者中同類性質或共同特征的心理問題共9條,并制定了一套規范化指導語,以利合理的解釋、善意的勸導、真誠的撫慰,來解除病人術前焦慮情緒,收到了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了解術前病人心理需求
通過調查820例病人結果發現,術前最擔心、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術前擔心疼痛157例(19%),關心主刀醫生及手術效果119例(14.5%),緊張要求關心照顧69例(8%),擔心疾病性質52例(6%),擔心室溫51例(6%),關心愈后情況34例(4%),要求保留臟器6例(0.7%),不要輸血6例(0.7%),擔心經濟問題3例(0.4%),其它21例(2.6%手術時間長短、手術體位等),302例病人表示無特殊問題(38.1%)。根據調查結果,針對病人的心理問題,做好心理疏導。
2.制訂規范化指導語
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傳遞最強有力的手段[3]。它可以直接地及時地交流信息,溝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時不恰當的語言表達,往往會誤導病人,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在臨床實踐中,曾有一位病人談到手術怕痛問題時,一位年輕護士則對病人說:怕痛讓麻醉師多上點麻醉就行了。第二天病人打完連硬測麻醉平面時,不管針頭、針尾碰到皮膚他都叫痛,目的為了可多打點麻醉,使得麻醉醫師無法正確測試平面,延誤了手術時間。應用規范化指導語后,事先告訴病人麻醉過程,指導病人密切配合,確保麻醉、手術順利進行。因此通過設計的語言,實現對患者的心理調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制訂了以下9條規范化指導語.
2.1擔心疼痛一般情況下,手術是在充分麻醉、安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學術地位、臨床經驗,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大部分醫生具有一定的臨床麻醉經驗。上完麻醉后將測試麻醉平面,到時麻醉師會用針頭點刺手術范圍表面的皮膚,您需分清刺痛與點觸感覺,希望您如實反映。術中麻醉師還會根據手術需要輔助用些鎮靜藥,可能您一覺醒來,手術已經結束了。
2.2關心主刀醫生及手術效果您的手術情況將由負責手術的外科醫生向您解釋。我院是三級甲等醫院。您要相信我院外科醫生的醫術、醫德水平。如手術過程中有疑難情況,會及時組織全院有關科室和有經驗的專家親臨解決,您盡管放心。
2.3要求關心照顧您明天早上進手術室時,會有護士、護士長迎接并關心您,為了減輕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我們手術室為病人設置了背景音樂。在手術等候期間,您可以借助優美、流暢的輕音樂,得到適當調整和放松。整個手術過程中您有任何不適或需要,可隨時向巡回護士或麻醉師反映。我們將為您提供一流的服務,請您放心。
2.4擔心疾病性質首先希望您手術結果屬良性。但有時結果可能會事與人違,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醫學在不斷發展,有不少治療和控制腫瘤的方法,如:化療、放療介入療法,中藥等。另外,有些腫瘤只要是早期診斷、早期手術、遠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術后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按時隨訪,完全能象正常人一樣生活。
2.5擔心室溫手術室內溫度按規定應保持在攝氏22℃。當傷口消毒前,巡回護士會把空調暫時關閉,有時因特殊手術需要,室溫可能會低于22℃。如您覺得冷,一定要及時向巡回護士反映,我們備有特制的小棉被為您解決怕冷問題,您不必忍受不說。
2.6關心愈后情況人的個體差異性很大,愈后情況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緒、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及盡早下床活動等,都能有利于術后早日恢復.由于手術室護士對病人(您)出室后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很難作出全面、正確的評估,應由主管您床位的護士、醫生根據術后情況為您作具體解答。望您諒解。
2.7要求保留臟器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該保留有關臟器。如病變累及附近臟器,手術醫生會根據病情與家屬及時聯系,在家屬同意情況下,再進一步決定手術方案.您應該相信醫生和家屬的決定。
2.8術中不要輸血麻醉師會根據術中出血情況,判斷您是否需要輸血。一般介于可輸、可不輸的情況下,會尊重您的意愿,盡量不輸,但術中出血非輸不可時,一定得輸,否則會影響生命安全。當然輸血有可能會帶來血清感染的危險。但其發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2.9擔心經濟您的擔心我們會認真考慮,術中我們會根據您經濟狀況保證情況下,控制高費用物品的使用,請您放心。如您實在有困難無法解決,可借助有關機構反映,以解決您的經濟問題。
3.掌握交流技巧
我院手術室年輕護士占三分之二,有不少剛從學校畢業。她們年齡小、閱歷淺、社會實踐經驗少、人際交往能力差。在術前訪視中,碰到病人提出的問題,無法及時正確回答,有時解釋不當,更會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另有的護士則不善言辭,與病人交談時總覺得無話可說。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平時晨會抓緊各方面知識訓練,模擬病人心理問題,尋找最佳語言表達方式.另外還請高年資護師到病房實地示范.一次在對一位喉癌病人術前隨訪過程中,病人情緒十分緊張,擔心手術效果,愈后情況,發音問題,術后生活質量等.這位護士的丈夫曾做過喉癌手術多年,至今各方面恢復很好,她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經驗感受,措施等與病人足足談了半個多小時,使病人情緒大大緩解,術后恢復順利,提前出院.隨訪中要求做到:儀表儀態端正,語氣態度溫和,視線角度合適,回答問題恰當,掌握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在不斷實踐基礎上,我們指定了規范化指導語,并不斷進行修改、完善。在最近進行的病人焦慮自評測試的單項分析中顯示,病人術前一天與手術室護士交談后,焦慮值有不同程度下降。
4.體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逐步提高,醫學衛生知識不斷普及,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日漸增強,病人看病、住院、手術都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迫切需要解釋指導及安慰。常言道“言為心聲”,語言是人與人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4],作為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語言,把一片愛心傳遞給患者,對病人的心理問題逐一認真、正確的解釋指導,從而獲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減輕病人術前焦慮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充分體現“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病人的需要,也是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
- 上一篇:青年導演電影創作管理論文
- 下一篇:政治寓言無間道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