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護理論文
時間:2022-01-08 10:04:00
導語:肝硬化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選擇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齡27~65歲,平均43歲。其中,肝硬化病史5年以上者23例,5年以下者26例;首次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者38例,2次以上出血住院者11例;住院治療3d以內出血停止者28例,1周以內出血停止者16例,10d以上出血停止者5例。估計出血量在50~200ml者26例,201~400ml者19例,400ml以上者4例。
2病情觀察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導致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在護理工作中,要熟練掌握其臨床特點,對生命體征變化、意識、精神變化和大、小便情況要做好詳細記錄和觀察。積極巡視病房,及早發現病情變化以便及時處理。重點觀察如下:
2.1觀察意識、四肢情況
出血量在5%以下無明顯癥狀,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現眩暈、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現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癥狀。判斷是否出現肝昏迷,若發現精神異常情況,如嗜睡、呆滯、性格變化和異常行為要及時報告醫生做積極治療。
2.2密切觀察血壓和尿量
尿量能反映組織灌注情況,尿量不小于30ml/h。出現低血容量休克時,患者表現為脈快,收縮壓低于80mmHg以下,四肢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呼吸淺而快,意識不清等。一旦出現應立即采取去枕平臥位,注意保暖、吸氧,及時通知醫生。必要時遵醫囑給予輸血,應盡量用新鮮血液,因庫存血含氨量高,易誘發肝性腦病。選擇大號針頭進行靜脈輸液或給予靜脈留置針,以便在大出血時能迅速補充血容量。輸液開始宜快,應根據中心靜脈壓的測定調整輸液量和速度,避免因輸液輸血過多、過快引起急性肺水腫[2]。
2.3觀察嘔血及排黑便次數、質、量
通過對黑便次數、質、量的觀察,來判斷出血是否停止。消化道出血>60ml可出現黑便,呈柏油樣,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可出現暗紅色或鮮紅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可出現嘔血,幽門以下則表現為黑便,反復嘔血或黑便次數多而稀薄,提示有繼續出血。正確估計失血量,指導輸血輸液量。
2.4觀察氣味變化
有否氨臭及其他異味,并進行口腔護理,以防呼吸道、尿道的感染及壓瘡發生。
3護理措施
3.1一般護理
遵照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護理常規進行護理。
3.2體位與保持呼吸道通暢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平臥位并將下肢略抬高,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必要時用吸引器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或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
暢。給予吸氧。按常規備好吸引設備及雙氣囊三腔止血管。
3.3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飲食合理有助于止血,不合理的飲食可導致病情加重。出血活動期應禁食;少量出血且無嘔吐時,可給予溫涼流質飲食;出血停止后,可改為少渣半流質。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停止后,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刺激性小的半流質食物。飲食應少食多餐,限制蛋白質攝入,每日<20g,以防血氨升高誘發肝昏迷,伴腹腔積液者應限制鈉鹽攝入。
3.4口腔及皮膚護理
每次嘔血后,按常規做好口腔護理,以減少患者口中血腥味,增加患者舒適感,防止口腔感染。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嘔血、便血時及時清潔,及時更換床單衣物,必要時用氣墊床,定時協助患者翻身,常按摩骨隆突處及受壓處。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保持被服干燥柔軟,每天用溫水擦洗皮膚,預防壓瘡發生[3]。
3.5心理護理
患者在出血時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憂慮等不穩定心態。特別是肝硬化患者,由于病程長,治療時間長,費用大,心理負擔重,不利于疾病的轉歸。因此,在護理中應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針對不同患者的特點,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讓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配合醫生的治療。
筆者認為,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延長出血周期、減少出血次數的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06.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J].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52.
[3]黃潔夫.晚期肝硬化的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7,8(17):463-465.
[論文關鍵詞]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論文摘要]為了探討配合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總結4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筆者認為,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延長出血周期、減少出血次數的重要措施之一。
- 上一篇:開胸手術護理管理論文
- 下一篇:公司總經理新年致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