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論文

時間:2022-05-22 08:36:47

導語: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30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與2008年1月~2010年1月未實施風險管理的430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男性211例,女性219例,年齡為16~62歲,平均年齡為52.6±2.1歲,其中骨外科120例,普外科90例,婦科產180例,顱內血腫清除術40例;觀察組男性225例,女性205例,年齡為17~63歲,平均年齡為53.6±3.1歲,其中骨外科125例,普外科108例,婦科產156例,顱內血腫清除術41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檢查的時候沒有發現任何精神病癥狀或是其他疾病的特殊情況。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

成立手術室風險管理小組,并選取一名經驗比較豐富的醫護人員擔任組長,制定一個比較完善的護理措施,包括強化護理人員專業培訓、手術儀器設備的使用和保養,避免因護士的業務不熟練而導致風險;健全并堅持手術室質量監控制度,每月定期對各類無菌物品、空氣、消毒液、手術者的手進行細菌培養,全面監測,并存檔備查。護理人員將設計好的風險管理表格,以時間為橫軸,各項護理措施為縱軸,在表格相應位置,將已經執行的打√,未執行的用紅筆打×。及時考核風險護理表格的完成情況,對發生異變者及時改進或者剔除。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包括①重視術前訪視:了解病人一般情況,有無過敏史,運用專業知識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使之能以最佳狀態配合手術過程。②與手術醫生溝通:了解手術的類型、患者的具體情況,以便術中和醫生配合默契。③熟悉各種醫療儀器的性能:新進儀器設備及時進行培訓,并在儀器顯眼位置上貼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安全、正確使用電外科設備。④詳細檢查手術用物:手術器械是否到位,避免因為手術器械的準備不充分而導致手術延時甚至無法進行的風險。⑤接病人進入手術室執行嚴格查對制度:對病歷、對科室、對姓名、年齡、性別、手腕識別帶、試敏結果、血型單、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皮膚完整性等,詢問患者以往病史以及藥物過敏的情況,還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肢體功能進行觀察,如果患者的意識不是很清楚,則可以讓家屬協助回答。⑥加強專業培訓:每月至少一次對護士進行操作訓練,如心肺復蘇、無菌操作、心電監護等專業技能的培訓;請相關手術科室或者麻醉科授課,包括各種手術的配合、危重患者搶救、搶救藥品的使用等。⑦定期組織對醫療、護理糾紛等案例分析,了解風險的程度和提供防范意識。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的對象均建立在患者獲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1.2.2對照組護理主要內容和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由護士長進行常規管理。主要包括①手術開始前再次核對病人姓名,手術名稱及部位。洗手護士必須與巡回護士進行清點,即手術前清點,手術關閉空腔臟器前清點,關閉體腔前清點,手術結束后再次清點,必需兩人核對準確無誤,嚴防異物遺留病人體內的風險,并要保持無菌持續性。②術之后將相關的標本貼上標簽,避免混淆,清點器械,按流程處理各種醫療垃圾及器械的清洗消毒。③安全送患者返病房,護送車床上好護欄,防止墜床發生,在手術期間還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如果發生異常要及時向醫生進行報告。

1.2.3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的意識

對于手術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對手術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關的措施,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意見,及時進行溝通和解決,加強護理人員的思想教育等。

1.3觀察指標及數據處理

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發生的不良事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和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等。數據的收集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創建風險管理之前護理過程中發生的風險事件比創建之后的風險事件明顯增多,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經風險管理小組職能的實施使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論

由于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較嚴重,在手術護理過程中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意識障礙等情況,尤其是神經外科手術室,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手術室出現風險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護理人員在護理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護理的經驗也不足,在風險事件出現以后沒有應對的能力;②對于手術室護理的管理沒有形成一個比較良好的規章制度,對于存在的問題沒有提出的解決的辦法,留下了隱患,缺乏有力的管理措施;③對于手術器械的消毒不到位,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因此針對上述出現的這些問題,我院在實施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個風險管理小組,通過討論和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措施,讓手術室護理管理更加的規范。在進行手術室護理時,以患者為中心,并將患者的手術十大安全始終貫穿在風險管理之中,時刻起到提示和指導護理工作作用,此種目標明確的風險管理可以有效地減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情況,給患者一個安全的手術環境,護理的整個過程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在進行手術室護理時,其風險管理應該始終貫穿整個過程,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可能一個很小的護理活動,如果操作不當都會對患者的造成傷害,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發生風險事件的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在手術室實施風險管理,可以規避一些風險事件,減少一些醫療糾紛,同時也是增加了患者對于醫院的信任。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可以有效的減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情況,給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作者:莫志紅黃菊玲單位:廣東江門恩平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