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
時間:2022-08-31 10:56:11
導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選擇性手術患者160例,其中男87例,女72例,年齡在1~82歲,平均47歲,普外科45例,婦產科54例,泌尿外科25例,骨科26例,五官科10例。
1.2方法
組織高年資的有經驗的護士經過專門培訓后做調查記錄,從接到手術通知到手術結束送回病房,包括到病房做術前訪視,患者進手術室后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工作進行觀察,并詳細記錄,仔細分析,查找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種隱患,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2安全隱患
2.1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手術室護理工作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或監控不嚴,對所屬人員業務技術或素質培訓不重視,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以及護士配備不足,各級人員分工不明確,不嚴格執行清點查對制度及交接班制度,清潔消毒工作不徹底等,都可能發生差錯事故。
2.2護理人員因素
2.2.1業務技術欠熟練
手術室常常遇到重癥、急癥、復雜手術和搶救等,而且使用的儀器特別多,如心電監護儀、腹腔鏡、膀胱鏡、吻合器、電鉆、高頻電刀、C臂X線機等,手術室護理工作復雜,技術要求高,許多護士對護理技術操作和儀器使用不熟練,在應急的情況下,常表現得手忙腳亂,很容易出現差錯,如手術所用物品準備不齊全,術前、術后物品清點數目不符,給患者擺放體位時擺放不當易造成壓瘡,高頻電刀使用不當,可造成患者灼傷,一次性電極板反復使用、粘貼不緊密可以引起患者局部皮膚灼傷,各種管道固定不妥在搬運過程中脫落等。
2.2.2安全意識薄弱
手術患者從進手術室后,沒有家屬陪伴,由于患者術前緊張及應用鎮靜、催眠藥后,有時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護士如查對不仔細,對患者情況未掌握,易發生接錯患者或將患者推錯手術間的問題,接送患者時,可出現患者摔傷、碰傷,對各種管道是否牢固有時也會被忽視,標本保存不善而導致丟失或變質,巡回護士不在手術間時,其他人員添加手術所需物品后忘記記錄,交接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識。
2.2.3無菌觀念不強
手術室護理人員不能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原則,如手臂跨越無菌區,穿無菌手術衣、帶無菌手套后,進行無菌操作時,手臂放置范圍超出無菌區(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后,雙手應保持在胸前,肘部內收,不能觸及到未滅菌物品),有菌物品碰到無菌物品。手術醫生汗液浸濕無菌手術衣,無菌敷料被生理鹽水浸濕更換不及時,有的護士將頭發露在帽子外面,有的醫生手術后到其它手術間參觀手術,尤其是一些實施了感染手術后的醫生,使患者感染風險加大。
2.2.4與患者溝通欠缺
此時患者需要溝通和理解來消除手術顧慮,有的護士不懂得關心人,缺乏溝通技巧,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回答簡單、生硬,在進行注射、擺放體位前沒有給予解釋就勉強進行,這樣極易引起患者的反感,加重病人的緊張恐懼感。
3.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建立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物品清點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定期檢查執行情況,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
3.2強化服務意識
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個人素質和業務素質,保持樂觀的工作態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采取理論學習、繼續教育、外出進修學習等多種形式。同時轉變服務理念,堅持優質服務,明確工作目標,從而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
3.3合理安排人力資源護理人員缺乏
護士超負荷工作,容易出現差錯,護士長應合理安排手術護士,根據每天的手術臺次,及時調配人員,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進行。
3.4加強護患溝通
手術室護士要加強與患者溝通能力的培養,巡回護士術前1天應到病房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評估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可能所需的時間,麻醉的方法,使患者對手術室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恐懼心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注意安慰患者,取得患者合作。
3.5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能學習
應有計劃地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并掌握各項護理操作及要求,如各種手術的體位要求和手術配合,手術區域皮膚消毒的范圍及方法,鋪蓋手術單的原則和方法,如何正確使用電刀等,熟練掌握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的工作職責,在實行手術過程中能積極配合。
3.6提高安全意識
認真做好每項工作,強調醫療安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詳細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床號、住院號、診斷及手術名稱、麻醉方式等,檢查術前準備情況,如皮試結果、備血情況、術前用藥、皮膚準備情況等,手術開始前與術者、麻醉師再次共同核對,并記錄在手術病人的手術安全核查表上,運送患者時應注意安全,對昏迷、躁動病人擔架車上應加床檔,兩手放于胸前或身體兩側。外用沖洗鹽水和靜脈注射液體應分別放置,并有醒目標志,用藥前后應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并注意配伍禁忌。口頭醫囑應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術前術后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應認真清點手術臺上所有物品,并準確記錄,術中增加物品時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核對后要及時記錄,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不能擅自離開手術間,嚴格觀察手術臺上、臺下的情況,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靜脈補液情況。器械護士應密切觀察手術進展情況,對手術所用物品做到心中有數,縫針離開持針器時應立即收回,器械上的小配件應仔細檢查、防止松動和丟失。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打無菌包時,若懷疑有污染,則不能再用。對各種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以防滑脫,術中取出的標本要妥善保存,并注明患者的姓名、床號、住院號、日期等,及時送到病理科。
3.7創造和諧的手術環境
手術室是為患者實施手術、麻醉及搶救的場所,手術室應保持安靜,不應在手術室內大聲喧嘩,不要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要隨便接打手機,嚴格控制參觀手術人員,參加手術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手術室規章制度,不可在手術室內頻繁走動。定期對手術室儀器設備進行檢查,保持其靈活性,減少噪音,努力營造一個安靜、嚴謹的手術環境。通過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調查分析,將查找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隱患詳細記錄,并制定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為以后的手術室護理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完善了護理管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增強了工作責任心,使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切口感染率明顯下降,搶救患者成功率明顯提高。
4討論
手術室護理工作業務面廣,技術要求高,無菌操作要求嚴格,風險大,這就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要有愛崗敬業的思想素質,嫻熟的業務技術能力,敏銳靈活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適應力和耐受力。手術室各級護理人員應分工明確,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保證無菌技術的操作過程。非手術人員不能擅自進入手術室,手術過程中盡量減少人員活動,上肢和手有傷口或有皮膚病的人員及不能參加手術。手術室是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解除病痛的地方,應對患者的安全負責,術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出多種應急措施,合理安排班次,重大復雜的手術應安排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動作靈敏的護士。建立差錯事故登記制度,加強細節的管理,督促和檢查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總之,手術室護理安全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我們應以預防為主,不斷吸收經驗教訓,更新思想觀念,提高綜合素質,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各種不良因素,確保患者順利度過手術關。
作者:張文英 單位:定陶縣人民醫院
- 上一篇:公路分局養護道班先進事跡
- 下一篇:醫保局“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