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時間:2022-08-31 11:11:49

導語: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組與護理干預組,每組40例。常規護理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33.6±3.8)歲,手術類型為肝膽手術23例,胃腸手術17例。護理干預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5~49歲,平均年齡(35.9±3.2)歲,手術類型為肝膽手術23例,胃腸手術17例。本院手術室共22名護理人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未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與指導,僅按照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包括手術前1d至病房對患者行術前訪視,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過程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于手術當天對患者的個體信息進行準確核對,協助醫生擺放正確體位,避免長時間手術治療對患者神經及皮膚造成壓傷。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觀察,配合主治醫師及麻醉醫師做好相關護理工作,包括核對器械及用品、正確書寫護理記錄單等。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組基礎上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及指導,可通過成立手術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小組,對組內護理人員進行不安全因素的宣傳與指導,定期進行手術室護理技能的培訓,并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要求其獨立認真完成護理工作書寫記錄單。給予合理的人力資源分配,要求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改善護患之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與總結。

1.3觀察指標

采用由本院自制的手術室護理問卷調查量表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對手術室護理中對管理的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工作責任心及自身行為意向進行評價,每個項目的滿分為25分,問卷滿分為100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其中得分在60分以下評為不滿意,得分在61~80分評為滿意,得分在81~100分評為非常滿意,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手術護理相關研究指標對比

護理干預組護理人員的管理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自身行為意向及工作責任心較常規護理組相比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2.50%,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為9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手術室作為外科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且由于手術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使得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多存在不安全因素,不僅易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同時對患者的健康安全也帶來了不小的威脅。因此,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至關重要,以此達到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對收治的8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展開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的管理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自身行為意向及工作責任心較常規護理組相比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2.50%,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為92.50%,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與指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規范其不恰當的操作,增加護理工作的責任心,從根本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也提高了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可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造成影響,需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對策以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量,同時可降低護患矛盾的發生,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龐靜華 單位:臨邑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