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效果觀察

時間:2022-08-09 02:52:46

導語: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效果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效果觀察

老年人群體由于年齡增長,其髖部肌群退變、骨質疏松,在下肢出現急速扭轉、輕微外力作用或跌倒時,易造成下肢骨折[1]。對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臨床常予以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其骨折狀況,但因手術為應激源,易造成患者出現強烈應激反應,影響其術后恢復[2]。在手術治療期間予以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穩定患者心理狀態,減輕疼痛,從而促進術后康復。為明確人性化護理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針對性選取80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并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將其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對照組(38例)與研究組(4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5:13,年齡60~82歲,平均(68.76±3.68)歲;骨折類型:股骨頸14例,股骨干10例,脛腓骨9例,其他5例。研究組男女比例27:15,年齡61~83歲,平均(68.94±3.71)歲;骨折類型:股骨頸15例,股骨干11例,脛腓骨10例,其他6例。兩組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手術室護理,主要為術前器械、藥物等準備,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術中輔助醫生順利完成手術等。研究組予以個性化護理,具體為:(1)對手術室環境進行護理,提前半小時打開手術室內空調,調節溫度至適宜值,確保室內溫濕度適宜;(2)術前1d常規予以訪視,對患者病情予以詳細掌握,并依據其病情、文化程度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包括手術治療大致過程、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相應護理措施等,加深其對治療相關知識知曉度,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3)針對老年人心理特征對其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在進入手術室后可全程握住患者手,緩解其緊張、恐懼感;在進行麻醉時對相關感受進行描述,減輕其負面情緒;(4)幫助患者調整至舒適體位,最大限度保護患者隱私,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協助醫師順利結束手術;(5)術后對患者傷口進行仔細清潔與巴扎,待其病情基本穩定之后,進行醫護人員交接,轉送至病房。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3]觀察兩組心理狀態,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若SDS在53分以上、SAS在50分以上則表明抑郁或焦慮,分值越高負面狀態越嚴重;比較兩組生活質量,應用SF-36評分標準,對社會功能、認知功能、軀體功能與角色功能等進行評估,0~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以SPSS20.0的統計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數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心理狀態

研究組與對照組護理后SDS、SAS評分均較護理前低,且以研究組改善幅度更大(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

研究組SF-36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3討論

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在臨床治療時常選用手術治療,但因手術造成機體較大創傷,引起應激反應,而且患者由于缺乏對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負面情緒增長,導致應激反應加重,不利于手術治療與術后康復[4]。有研究表示[5],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促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術護理效果提高,并且對于患者預后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護理后SDS、SAS評分均較護理前低,且以研究組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組SF-36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高;此次研究與王艷[6]結果相似,表明個性化護理通過更加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手術室護理效果提高,從而促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關節功能早期恢復,縮短住院時間。由于手術室屬于一個陌生環境,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將加重恐懼、緊張等情緒,心理壓力增加,從而導致其血壓、心率顯著變化,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個性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全程陪同患者,在其進入手術室后主動積極與其聊天,通過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從而減輕患者負面情緒,穩定其生命體征[7]。其次,個性化護理中,護理人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先予以健康教育,對手術治療原理、大致過程、手術室環境等進行介紹,有助于加深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了解,從而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提高臨床治療、護理依從性[8]。此外,在手術室內,護理人員運用熟練技能協助醫生進行手術,并對患者病情變化與手術進展進行嚴格觀察,有助于手術更加順利完成。護理人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即對其進行鼓勵安慰,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相關恢復良好案例介紹,有助于患者治療信心增強。術后,護理人員對傷口進行清洗、包扎,并主動向患者告知手術結果,提示其恢復良好,從而穩定患者心理狀態,促進應激反應減輕,進而提升術后恢復狀態。研究受環境、樣本等因素影響,未對并發癥情況作詳盡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術室護理中,具有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效果,從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具推廣價值。

作者:熊細梅 單位: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佛祖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徐海燕.循證護理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狀態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30(3):265-267.

[2]高春錦.健康教育干預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1):1549-1560.

[3]鄢火秀,曾青峰,邱春燕.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6,9(9C):106-107.

[4]黃燕,葉紅.下肢骨折患者應用個性化功能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6,31(5):132-133.

[5]江翠金.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7):157-158.

[6]王艷.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人性化護理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4):88-89.

[7]聶薇,劉麗芳,翁麗娟.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18):104-105.

[8]趙紅梅.老年下肢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