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提升體會

時間:2022-12-10 04:58:19

導語: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提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提升體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來就診的107例患者作為調查樣本,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手術室細節護理與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53例,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齡在27~73歲,平均年齡為(47.36±4.98)歲,手術時間41~305分鐘,平均時間(160.17±7.28)分鐘;對照組患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齡在29~76歲,平均年齡為(48.39±3.27)歲,手術時間40~312分鐘,平均時間(161.09±6.81)分鐘。兩組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意識清醒,排除其他精神類疾病;且從年齡性別、手術時間等基本情況來看,并不明顯差異,符合隨機取樣要求。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其內容主要包括:強化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理念,通過職業培訓提高其細節操作能力,并落實手術室細節護理責任,確保各環節之間的溝通、協作;加強過程控制,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手術要求準備器械,并詳細檢驗器械的安全性與可用性,確保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做好手術是清潔消毒,構建無菌環境,確保手術室環境質量在相關標準之上;嚴格落實護理計劃,通過專門的手術室細節護理小組,圍繞手術制定護理計劃,明確護理規范與護理步驟,不僅要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生理狀況進行調查、了解,還應注重患者的心理環境,通過情緒引導、心理干預等手段,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自信心,以及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加強無菌操作,根據醫院無菌操作標準對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進行管理,注重每一個細節,確保手術是在無菌環境中有序進行。1.3觀察并判斷療效。對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手術室的消毒隔離、器械準備、安全性進行評分;根據醫院制定的調查量表對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89~80分為“比較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1.4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0.0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n)表示;計數數據用(%)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P<0.05表示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兩組消毒隔離、器械準備、安全性評分比較

3討論與建議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細節對于手術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在針對患者的臨床手術治療中,手術室細節護理理念逐漸深入到護理管理過程中來,而通過上述統計調查也可以發現,根據手術室細節護理指導,實驗組消毒隔離、器械準備、安全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而患者對手術室細節護理的滿意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基于此,在臨床手術過程中,醫院應加強細節控制,積極推進手術室細節護理工作的開展,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療環境。

參考文獻

[1]方文花,蘇毅鵑,林玉貞.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3):68-69.

[2]王秀娟.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8):88-89.

作者:閆文靜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手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