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預防效果研究

時間:2022-03-08 08:17:07

導語: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預防效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預防效果研究

資料與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接受開腹手術治療的婦產科患者3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1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31.1±5.6)歲。觀察組患者年齡21~40歲,平均(28.1±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法:⑴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每隔3d對手術室進行常規消毒,對耐高溫、耐熱以及耐濕的器材進行壓力蒸汽滅菌,術前核對患者的基礎病例資料,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1]。⑵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管理:①術前護理: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如果患者存在擔心、焦慮等負面情緒,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撫,并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消除顧慮,樹立積極的術前心態[2]。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過程、手術預期以及風險,幫助患者做好術前心理預設,減少由于缺乏相關知識了解而產生的負面情緒。②培養手術室人員的無菌意識,嚴格按照洗手程序進行洗手,術前半小時對手術室做好消毒工作,并妥善管理好無菌藥物[3]。③在患者進行麻醉治療前給予心理支持,確保患者心情平和穩定。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使得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斷臍后3~8min抗生素應用要嚴格遵醫囑。手術時加強對患者皮膚的保護,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出現感染,對手術電刀的頻率進行合理的調整[4]。④嚴格控制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必要時給予患者采取保暖措施,例如墊棉墊、液體加溫、放置切口巾等。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后創口愈合情況,愈合判定標準:①甲級愈合:術后創口愈合良好,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②乙級愈合:患者術后創口皮膚出現壞死、破裂、血腫等情況,愈合不佳。③丙級愈合(切口感染):患者術后創口出現化膿并需要進行引流。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創口甲級愈合147例,非甲級愈合3例,創口甲級愈合率為98%,對照組創口甲級愈合120例,非甲級愈合30例,創口甲級愈合率為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感染率為20%,高于觀察組的7.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在臨床上開腹手術被廣泛用于治療婦產科疾病,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創傷性手術操作術后極易出現并發癥,例如切口感染,給患者術后恢復增加了痛苦,同時也影響了預后治療效果。手術護理作為手術的重要輔助部分,對于手術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研究顯示,良好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創口感染的發生,能夠有效促進創口快速愈合,提高了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滿意度。故此,本研究對我院近期進行開腹手術的婦產科患者進行護理效果比較,通過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對于患者的負面情緒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撫,幫助患者消除顧慮,樹立積極的術前心態;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相關內容,幫助患者做好術前心理預設。

手術室人員嚴格按照洗手程序進行洗手,術前半小時對手術室做好消毒工作,并妥善管理好無菌藥物。手術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確保患者心情平和穩定。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手術時加強對患者皮膚的保護,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出現感染。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創口甲級愈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婦產科開腹手術中應用綜合護理效果較好。綜上所述,婦產科開腹手術中應用手術綜合護理,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預防感染,促進創口愈合,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吳艷艷.手術室優化護理對預防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101.

[2]陳麗琴.手術室優化護理對預防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7):106-107.

[3]羅詩梅.手術室優化護理對預防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醫藥,2016,6(1):87.

[4]閆玉菊.手術室優化護理對預防婦產科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5):6910-6911.

作者:劉春銀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