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護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20:2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產護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某婦產醫院的200名護理人員,隨機抽取,均為女性;年齡21~52歲,平均年齡(32.4±4.9)歲;學歷方面,中專及以下54人,大專139人,本科7人;職稱方面,護士及助產士69人,護師107人,主管護師24人。
1.2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問卷自擬,內容包括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工作中有無防護措施、是否接觸過傳染病患者、是否在工作中受到過器械損傷、是否接觸過化療藥物等。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200分,收回率100%,有效率100%。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χ±S表示,組間用t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職業防護培訓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7名護理人員接受過系統的職業防護培訓,占3.5%;未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的護士占96.5%(P<0.05)。
2.2工作中的防護措施
職業防護措施包括操作前后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結果顯示,處理患者排泄物時采取防護措施的共172人,占86%;進行終末處理時會采取防護措施的91人,占45.5%;而進行患者生活護理時采取防護措施的49人,僅占24.5%。三者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傳染病接觸狀況
調查顯示,接觸過傳染病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占88%,其中采取防護措施的僅23人,僅占總數的13.1%。
2.4工作中器械損傷情況
有過被針頭等醫療器械刺傷、劃傷的198人,占99%。其中被無菌針頭刺傷的132人,占66.7%;被污染針頭刺傷的162人,占81.8%。
2.5化療藥物接觸情況
接觸過化療藥物的112人,占56%,其中,采取正確防護措施的僅43人,占38.4%。
3職業安全防護分析與對策
職業危害問題已經是當前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在醫療衛生行業中,職業危害往往涉及的范圍更大,危害因素也更加復雜。對于工作在臨床的一線人員而言,每天必須面對大量的患者,在進行各種醫療活動時都存在職業暴露的危險。但是由于職業危害相關知識的缺乏,許多醫護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職業防護的重要性。在護理工作中,一些導致護理人員產生職業性感染的危險因素是客觀存在的,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曾有過被針刺傷或劃傷的護理人員占總數的99.0%,這說明護理人員器械損傷發生率極高,加上防護意識淡薄,風險性較大。有文獻報道指出,患有血液性傳染病的醫護人員有85%以上均是由于針刺損傷所造成,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臨床護理人員。有關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被污染針頭或醫療器械刺傷感染乙型肝炎的概率為6.0%~30.%,丙型肝炎的概率為0.4%~6.0%,艾滋病的概率為0.25%~0.40%。這些數據使我們認識到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職業危害風險,必須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才能夠防止職業性感染發生。對于婦產醫院護士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職業防護培訓,護士們的職業防護意識十分淡薄,在工作中處理前置胎盤、子宮出血、產后出血等問題時往往會接觸到患者的血液和體液,這些都是造成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危險的因素。從本文調查結果來看,接觸傳染病或病毒攜帶者的護士占總數的88%,而護士們由于缺乏必要的防護知識,只是根據自身的判斷來進行防護措施,導致在處理患者排泄物、終末處理、生活護理時采取防護措施的比例分別為86%、45.5%、24.5%。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婦產醫院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淡薄,不能夠正確認識到職業暴露的危害。美國疾控中心對于醫護人員職業暴露接觸感染提出的兩個預防標準中提到,醫護人員都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在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防護操作規程來進行,這不但是對于醫護人員的保護,同時也是對患者健康的一種負責。標準中提到在整個醫療活動中醫護人員不用考慮患者的疾病種類和診斷結果,而是一視同仁地進行微生物傳播的預防。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而言,應當在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戴手套,接觸前后進行洗手,接觸需要隔離的傳染病患者時穿隔離衣,被醫療器械損傷后迅速擠壓出血再進行清洗和消毒,要有血液是潛在危險物品的意識,及時對污染物進行處理,減少接觸可能。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6.0%的護理人員都有過化療藥物接觸史,而在工作時會采取正確防護措施的僅38.4%。臨床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化療藥物對于操作人員存在十分嚴重的危害,這些藥物能夠通過皮膚、呼吸以及經口吞入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即使低劑量的藥物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具有致癌、導致臟器功能衰竭等危害。因此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接觸此類藥物時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一般而言接觸化療藥物主要通過配置藥物、執行化療、處理藥物溢出狀況以及處理患者排泄物等途徑,因此醫院應當針對這些途徑設立必要的管理措施,為接觸化療藥物的醫護人員進行定期體檢,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避免藥物對護理人員造成明顯影響。本次調查共200名護理人員,其中僅7名護理人員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這說明,絕大多數護理人員缺乏相關的職業防護知識。為此,必須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教育,廣泛設立培訓平臺,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可采取講座、發放資料等,增強護理人員的知識獲取量,也可在院內建立防護機制,定期進行相關知識考核,進一步加強護理人員對職業防護的重視。
4結語
篇2
護理工作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而護理實習是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護理專業課程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1]護理帶教是實習學生在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實踐活動。護理帶教可以使實習學生的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實踐相結合,深化所學理論知識,同時也為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臨床帶教中發現婦產科護理學生在實習中存在以下具體問題
2.1“獨生子女問題”
隨著獨生子女畢業,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進入到護士的行業。獨生子女護士的增多使護士隊伍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獨生子女問題”,如依賴性強,獨立性差;自我意識強,缺乏同情性;固執任性,自制力較差;動手操作能力差和缺乏溝通交流技巧,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差等,具體在實習工作中表現為工作適應性差,臨床護理工作獨立性差;不懂得如何關心患者,缺乏與患者交流;在工作中出現錯誤而受到批評時,固執任性,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動手操作能力差,實習期間該掌握的基本操作不能很好地完成;在工作中表現為當遇到患者突況時或危重患者時,往往不知所措,同時不能根據病人的職業、教育和疾病,進行有效地交流和開展健康心理教育。
2.2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無菌觀念不強
部分實習護士對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認識不足,將護理工作簡單地等同于發藥、打針,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護士只要正確執行醫生醫囑就可以了。無菌技術是指在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防止無菌區域和無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術。婦產科很多護理操作都需要無菌操作,但相當多的實習護士對無菌技術在理論上有一定的認識和掌握,但在具體婦產科臨床操作上無菌觀念不強。[2]如在陰道灌洗上藥時存在跨約和污染無菌區、未按規定消毒、洗手不規范等問題。同時婦產科各種器械材料應用比較多,而實習護士不能按照不同器械的要求嚴格消毒滅菌,對于一次性的不能嚴格管理,這樣容易導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3保護病人的隱私的意識不強
婦產科因為專業的問題,涉及到病人的隱私比較多,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性病等,而實習護士沒有體會到病人的感受,保護病人隱私的意識不強。如在詢問病人病史時聲音比較大,沒能注意周圍的環境是否適合。婦產科的很多護理操作,都涉及到病人的隱私部位,而實習護士在操作時,態度欠嚴肅認真,具體在處理傷口時不注意遮擋,暴露病人太多。
3實習學生在護理帶教中現的問題,讓我們感到重視及加強護理帶教的重要性
具體在護理帶教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3.1加強護理理念和職業道德教育
新的護理理念是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一切以病人的需要為出發點,具體在工作中要多關心病人和照顧病人,減輕病人的痛苦,注重病人軀體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體健康。所以要教育實習學生關懷病人的意識和能力,滿足病人的需要,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職業道德要求是從事護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不管護理知識護理技能多么專業,也是不合格的。[3]所以在護理實習的帶教工作中,不但要傳授婦產科臨床護理技能,更應加注重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她們愛崗敬業精神,對工作盡職盡責,對患者熱情負責的品德。
3.2加強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婦產科實習護理學生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教育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不是簡單地打針、發藥,認真執行醫生的遺囑,護理工作還體現在對病人的心理支持、生活護理與病人加強溝通,指導康復等工作中,同時在對醫療風險控制和醫療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重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對于婦產科實習的學生,在加強護理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要注重婦產科??葡嚓P護理知識的學習。加強無菌觀念的灌輸,注意交叉感染的預防控制,熟知婦產科相關藥物、器械的用途與性能。要求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多溝通、多思考、多觀察、多分析。剛進臨床的實習學生不知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因此在帶教過程中,帶教教師應將理論與實踐貫穿起來教學。在進行操作示范前,先讓學生熟悉操作過程,強調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教師在操作時邊講邊做,并選擇合適病人,讓護生進行第一次操作,使基礎理論與工作實踐充分結合。
3.4加強對病人隱私的保護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隨著社會文明進程的不斷推進,隱私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已成為當代公民保護自身人格的一項重要權利。所以要加強實習學生注意對病人隱私的保護。[4]如在詢問病人病史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是否合適,同時在進行隱私部位護理操作時,態度要嚴肅認真,注意對隱私部位進行遮擋。
3.5加強護理實習學生的考核
護理學生在婦產科實習期間,要加強對護理基礎知識、婦產科護理基本技能和綜合技能的考評考核。內容包括:(1)口試:實習護生口述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2)婦產科操作技能:選擇一項婦產科??谱o理操作讓實習學生實際操作。(3)溝通與健康教育:設定一項健康教育內容,讓實習學生對患者進行教育,同時觀察護生與患者的溝通情況。(4)實習學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服務態度。(5)有關護理病例的書寫。
篇3
1觀察指標
選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2],對護理前后患者心理焦慮情況進行調查,評分<7分表示無焦慮心理;評分在7~14分之間,表示存在輕度焦慮;得分>14分,表示存在嚴重焦慮。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量表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健康知識宣教、病房管理、護理質量以及交流溝通等5項,每項20分,滿分為100分,得分>80分,表示非常滿意;得分在60~80分,表示比較滿意;得分<60分,表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100%。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情況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表1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x±s,分)組別例數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3011.2±3.15.1±2.2*對照組3011.1±2.98.6±3.1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篇4
論文關鍵詞:臨產產婦,心理護理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及護理學的發展,護理制度由過去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性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把人看成是一個身心統一的整體,護理工作就是要給病人以護理支援,關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促進病人早日康復。產婦雖然不算病人,但是每個人進了醫院都覺得自己是病人,處于這一特殊時期,她們有著更特殊的心理活動,所以心理護理對臨產婦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個體差異,臨產婦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復雜的心理變化【1】。臨產婦的心理狀態對產程影響很大,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情十分復雜,有即將成為母親的喜悅,也有對分娩的恐懼感。了解其心理狀態,加強心理護理是醫務人員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提高產時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筆者就在產房工作12年來的對圍產臨產產婦的心理護理談點自己的體會。
1產婦在產程中的心理表現
由于產婦的年齡、社會經歷、文化水平、工作性質及既往分娩史等因素的不同,從而構成了產婦的心理狀態表現出認知異常,由此產生恐懼焦慮心理,這種緊張和焦慮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產后出血增加,同時緊張和焦慮還能減少胎盤血流量及改變胎心率,導致胎兒宮內窘迫【2】。
1.1 初產婦。初產婦的恐懼心理來自親朋好友之間傳說,以及目睹其他產婦的表現。其中以高齡初產婦且文化程度較高者為多,她們往往敏感多慮,對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懷疑態度。另一類初產婦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對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識了解護理畢業論文護理畢業論文,由于宮縮所致疼痛呈進行性加劇,始料未及,心理反應過強,過分緊張與恐懼,以至于大吵大鬧。
1.2 環境的變化。產婦入院后對周圍的環境感到陌生,進待產室后產婦與家屬的暫時分離,產婦頓感失去家人的安慰照料而無所依靠,同時家屬又對產婦分娩進展情況及生活照料擔憂,這種彼此間的懸念和焦急常引起產婦極大焦慮,以及頻繁的檢查,高危產婦更是如此。
1.3 對嬰兒性別及健康的憂慮。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怕是女孩會在婆婆家中地位降低,特別是農村產婦較為突出。有的孕婦怕孩子畸形,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仍有些健康問題不能查出,因而憂心忡忡和煩躁不安。
1.4 對分娩沒信心。剛開始疼痛時大喊大叫,用力過早畢業論文范文畢業論文范文。導致產程可能延長。由于產程停滯可能會行剖腹產手術等等,對自己能否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對于初產婦尤為明顯。
1.5 對產后生活的擔憂。因為孩子的突然進入這個家庭,夫妻關系會不會改變;乳汁夠不夠喂養;家庭收入夠不夠撫養;月子里有沒有人伺候;自己的工作會不會丟掉等等擔憂。
2護理特點
2.1 需要被接納與尊重。產婦和一般病人一樣均希望得到醫護人員、家屬、病友的體諒,希望得到安慰和及時的處理,不應以任何借口而怠慢。產婦更希望得到醫務人員,特別是助產人員的接納與尊重 (因助產人員與產婦接觸最早和交往最多的醫務人員),特別是在待產室內,產婦與家屬暫時分離,使她們有一種“失助感”,加之陣痛的困擾,急切希望醫務人員的關心、理解、愛護,希望熱情接納、禮貌相待,若初次見面就顯出冷漠或粗暴,可使產婦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增加其恐懼、緊張等消極因素,對正常分娩設下障礙。助產人員要儀表端莊,態度熱情誠懇,真誠的自我介紹,熱情接待每一位產婦。產婦入待產室時主動協助其更鞋入室,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詢問病史和進行檢查,檢查中動作輕柔,尊重產婦,為其保守秘密,平等對待每一位產婦,使產婦盡快地適應醫院這一陌生環境,建立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依賴,消除緊張情緒和各種顧慮,使之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2.2 有效減輕產疼痛。分娩顯然是一個生理過程,但疼痛劇烈難以耐受,且疼痛是一種傷害性刺激,臨產時疼痛加重,而恐懼加重疼痛,造成惡性循環,影響宮縮,又因疼痛時大聲叫喊即消耗體力又易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缺氧,使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增加,助產士在較疼痛的活躍期,指導產婦分散注意力,如觸摸、壓迫法、按摩法、家屬陪伴、聽音樂、可以讓產婦吸入“笑氣”等有效緩解疼痛,應用積極暗示性語言和行為的技巧是提高心理護理質量的關鍵,使產婦在盡可能輕松舒適的狀態下平安結束分娩。
2.3 加強溝通,及時告知產程的進展及分娩相關知識。大多數產婦對分娩過程缺乏正確的知識護理畢業論文護理畢業論文,特別是初產婦,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經驗,而另一些產婦受傳統觀念及他人反面經驗給予的負面影響,對分娩過程可能產生的種種危險而產生恐懼緊張、焦慮心理,故產婦及家屬都急想了解產程進展情況、待產過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胎兒情況、自己能否順利分娩及各種檢查的方法和目的、預計產婦什么時候能分娩等等,故在陪產過程中助產人員通過親切交談。了解其思想狀況、對分娩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其性格、文化特征,有針對性給予解釋,在醫療保護性原則的指導下,盡量讓產婦了解在待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不適及各種檢查方法、目的、目前產程進展情況,胎兒胎心變化情況,并教會產婦如何配合才能避免和減少痛苦,讓她了解應知的情況,使之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建立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氣,自覺的與醫護人員配合,有利保障母嬰安全,平安分娩。告誡其不要過分激動,從而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導致產后出血。同時助產人員要及時明確地答復家屬的詢問,并主動告訴其產婦的情況,給予親人般的關懷,這都是和觀察產程、接生同樣重要的工作內容。
總之,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因職業、年齡、文化、經濟狀況、生育經歷、家庭關系、孕前性格不同所產生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理變化也不盡相同。早產、難產、產程延長、產后出血、胎兒的發育、產后泌乳等,均與整個圍產期心理狀態有關。做為醫務人員,要關心體諒她們,要根據孕婦各種心理變化,尋求探索解除各種心理障礙的途徑,在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等措施下,可以降低降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3】,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滿足醫療的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謝映,王巧霜,潘茹,等.產前焦慮/抑郁障礙心理護理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2):138.
[2]袁筑華,梁峰冰,胡巖英等.163例Doula分娩的臨床意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2,18(1)、35.
[3]費遠芳,王玲.產婦在產程中應用心理護理的臨床觀察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1):97.
篇5
1.1對象
我院婦產科分為婦科產科兩個醫療組,共用一個護理單元。共有58張病床,護士23名,其中主管護師5名,護理師7名,護士11名。
1.2方法
1.2.1成立科室質控考核小組
由護士長和在各層級護士中各抽取兩名護士共7人組成科室質控考核小組,每月對科室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考核。
1.2.2考核內容
①紀律情況10分:嚴格遵守醫院各項紀律,嚴格遵守醫院、護理部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②護理服務15分:儀表及行為符合護士職業要求、言語文明禮貌、態度友好熱情,做好首診負責制,及時處理患者詢問、接待、安撫等工作。③護理質量50分:認真落實各項護理常規、操作流程及工作規范,認真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無不良事件發生。④培訓教學15分:積極參加護理部及科內業務學習,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操作及考核,積極參加各項教學任務。⑤協作管理10分:服從護士長、組長、高責護士的工作安排及調配,與醫生合作好,及時完成各項工作,與護士合作好,不相互推諉工作及責任,參與科室管理,協作科室承擔各項管理工作,主動提供流程改造、管理等創新。
1.2.3分配方法
1.2.3.1考核系數
護士長1.0,副高0.9,主管0.85,護理師0.8,護士0.75。相應得分為100分、90分、85分、80分及75分。
1.2.3.2考核分值
全科績效獎金/全科績效總分(加減分后)。
1.2.3.3護士個人最終獎金
職稱獎金+績效獎金(個人考核得分×考核分值)。
1.2.4評價方法
以患者、醫生、護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檢查得分評價護理工作質量。護理質量評價標準:護理部每月質量檢查、護士長每周自查、質控考核小組每月檢查。現調取實施前后半年醫護患滿意度及實施前后半年護理質量檢查平均分進行比較分析。
2討論
2.1實施績效考核提升護士執業成就感,提高護士工作熱情,最終提高護理管理質量。
績效考核內容明確規定了護理人員的行為,增強了護理人員貼近臨床、貼近患者、貼近產婦,主動服務的工作意識,增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避免醫護患之間的誤會。同時,對護士的行為規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2績效考核存在問題及對策:
①護理績效考評信息化管理是從多角度對護士的德智能績進行定性和定量、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測量與評定,是一種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現在我們的考核沒有量化的指標,很難界定護士工作的質和量。②現在的考核標準為全院性,缺乏??菩裕虼?,需要制定符合專科細化的考核標準。③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護士長必須建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績效管理指標,才能使績效管理逐步完善。
3結語
篇6
護理工作的重點在實施護理的工作中,諸如整體護理和人性化護理以及責任制護理等,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是共同的目標。在針對患者疾病實施救治的同時,對患者其余的情況給予重視、解決等。
1.1人性化服務理念的樹立不管是傳統護理、整體護理還是人性化護理,其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提升護理治療,從而得到最優的護理效果而產生的觀念。由此可見,人性化護理強調的是人性化服務理念的樹立,強調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心理需求的滿足以及人格尊嚴的實現
1.2換位思考能力的獲得以病人為中心最關鍵的就是與患者實施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當前人性化護理工作的內涵,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除具有正常人的需求外,心里面焦慮、緊張、被尊重、被關心等情緒對于其病情的恢復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要做好人性化護理,就必須在護理病人時進行換位思考,深入其內心,真正的了解病人需求和意愿,對于他們心理上的障礙有針對性地解除,進而使其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處于較為舒適的狀態,并且促使其主動地配合護理工作。
1.3溝通護換關系的能力人性化護理的以病人為中心,本事強調的就是人文關懷服務。人文關懷就離不開雙方的交流與溝通。這是因為,溝通不僅能夠增進護患雙方的信任,還能營造一種護患之間和諧的氛圍,更有助于患者的恢復。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借助于語言這一載體,因此就要求護士在進行護理時要使用規范的文明禮貌語言,不僅給病人以受到尊重的感覺而拉近護患間的距離,同時能提升護士的形象。
2婦產科臨床中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措施
2.1強化護理人員素質培訓,提升護理工作質量護士的個人素質會影響到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人員的素質不僅體現在對護理工作的熟練、操作自如上面,而且還表現子啊日常的衣著整潔以及舉止得體上。因此,要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就應從強化護理人員的素質開始,增進其自身的業務知識的學習。開展人性化護理知識的培訓,首先,要讓全體護理人員如何從患者的言談舉止中發現患者的心理動向,洞悉患者的情緒波動,理解病患的基本需求;其次,通過工作心態、服務態度和溝通技巧的培訓,是護理人員能夠走進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需求,能和病人無障礙溝通;再次,通過對護士的形象禮儀的培訓塑造平易親切的良好形象。
2.2健全護理服務制度,優化服務流程人性化服務注重的是以患者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人性化服務還必須要有優化的服務流程作為保證,因此,為更好的落實人性化服務,首先,針對當前我院婦產科部門婦產科門診以及患者的住院流程,進行了全面的優化:調整護士分診地點以及其所屬的科室安排,從而實現了就診流程的簡化;其次開辟危重急診患者的綠色通道,使患者能夠在盡可能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檢查與救治;再次,組派專門的護理人員來負責患者的引導與分診工作;第四,把婦科一次性用品直接發放到門診醫生處,醫生接診病人后直接用一次性用品,檢查完畢再由醫生開具收費單,病人可再去交檢查費或者藥費時一次性繳費。
2.3加強護士和病人的全程互動與交流人性化護理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能夠滿足病患的全方位護理要求,還要求能夠從日常護理工作的細節上實現以人為本。因此,婦產科護理部就要求:一是針對不同病種患者最擔心的問題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二是針對無人陪護病人我們組織下夜班的護士對患者進行親情陪護;三是一些年輕的母親產后不懂得怎么樣喂養寶寶,我們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做好情緒安撫;四是針對病人的出院后期恢復進行回訪。
3婦產科臨床實施人性化護理的結果探究
3.1減少醫患關系糾紛,促使護患之間關系的和諧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產生糾紛,最關鍵的原因是服務態度問題所引起的。比如婦科臨床的輸液過程中,病人去叫了護理人員換液,而護理人員來的不及時等等。針對這一問題,我院在實施人性化護理時,要求護理人員每十分鐘巡視一次輸液觀察室,平時不定期的到病房、輸液室與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并對其進行心理安撫。護理人員在與病人溝通的過程中,不但要向患者全買你的進行健康知識輔導,還要從中吸取經驗,增長自身在護理方面的閱歷與見識。
篇7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進行手術的患者178例,年齡18~51歲,平均(37.5±13.5)歲,178例患者中,人工流產手術74例,診斷性刮宮38例,清宮術32例,輸卵管手術34例。所有178例患者均無心、肺、肝、腎等器官的疾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8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展開治療,常規護理包括常規準備、術前宣傳教育、手術中患者的配合、手術后的觀察和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再加入舒適護理,舒適護理包括術前舒適護理、術中舒適護理、術后舒適護理。
1.2.1手術前的舒適護理:
①為給患者建立一個寬松、溫馨、干凈、整潔的治療環境,護士應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衣著整齊、干凈,儀表要大方,當患者來接受治療時,護士應主動對其進行迎接、詢問、指導,在面對患者時態度應和藹可親,細心的為患者進行講解,從而幫助患者完成就診。在手術前護士應多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接觸,了解患者,對其進行自我介紹,從而加強護患的交流,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實行微笑服務,使患者感受到親切感。②護士與患者應進行詳細的交談,為患者講述醫療知識,讓患者了解在手術過程中的準備工作,讓患者了解在手術中的配合事項,使患者了解手術過程中的準備工作與手術后效果兩者的關系。護士在為患者講解時要態度和藹,為患者進行仔細的講解。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和感受,并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③為患者講述手術成功的案例,對患者進行肢體語言的鼓勵,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幫助患者建立對手術的信心。④在進行護理和常規手術前準備時,詢問患者的感受,為患者講解手術操作過程,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手術。
1.2.2手術中的舒適護理:
在手術開始前1個小時將患者接入手術室,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手術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2~25℃,室內濕度控制在40%~60%。提前將會陰消毒液加熱到溫熱。為手術建立靜脈通路,同時配合麻醉,對患者的手術進行安置。手術中,在不會對醫生治療操作產生影響的情況下,為患者進行遮掩,盡量減短患者暴露的時間。在手術進行過程中,護士要及時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當手術進行操作時應提前告訴患者,使患者提前做好準備,取得患者對手術的理解和配合。如果患者產生疼痛,護士應給與患者鼓勵,并對患者進行安撫,與患者進行交流時語氣應柔和,通過表情、眼神、以及適當的觸摸和手勢對患者進行鼓勵,從而使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1.2.3手術后的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后,護士應使用溫生理鹽水為患者進行擦拭,幫助患者清洗身上的血跡、消毒液等,并協助患者進行更衣,將患者攙扶至休息室,使患者得到休息。當手術結束后,為了減輕患者身體的不適,護士應對患者腹部穴位進行按摩,同時對患者進行術后保健知識宣傳教育,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從而轉移患者對手術所帶來不適的注意力。要為患者講解術后個人衛生的注意事項,促使患者在術后能夠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在患者留院觀察的2h內,要嚴密注意觀察患者,觀察患者的面色、生命體征、陰道流血及腹痛等情況,如果出現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方法
1.3.1舒適度:
采用美國舒適護理專家Kolcaba研制的簡化舒適??屏勘碓u價。
1.3.2護理滿意度:
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進行調查,該調查表分為25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4個選項,其中非常滿意為4分,滿意為3分,基本滿意為2分,不滿意為1分,該調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76~89分為滿意,60~75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6.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后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在心理、生理、文化方面、社會環境的舒適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對術后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術后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對護理均無不滿意。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就當前情況而言,婦產科門診手術就可以對很多婦科疾病進行手術,婦產科門診手術是一種微創型的手術。但是對于患者而言,無論手術大小,都會對其產生焦慮、恐懼等許多不安的心理,因為婦科疾病與生殖器官有關,患者會更加擔心手術對自己以后的生活造成影響?;颊咝睦砭o張的產生會造成其心理變化和精神高度緊張,從而引發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失調,對手術的安全性和患者手術后的恢復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4結語
篇8
一、產科休克的分類
休克一般分為五類: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創傷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和過敏性休克。產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為主,其次為感染性休克或其他特殊原兇所致的休克。因此人們通常把產科休克分為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
1.1產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異位妊娠破裂,不全流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軟產道裂傷,闊韌帶血腫,帆狀胎盤,子宮收縮不良,胎盤滯留殘留植入,剖宮產術后傷口裂開等均可造成出血從而導致休克。
1.2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產科感染嚴重的并發癥,流產或產褥期感染易發生細菌感染。常見的病原菌有厭氧菌,如厭氧乳酸桿菌、擬桿菌、大腸埃希菌、綠膿桿菌等。鏈球菌分為甲、乙、丙i類,以乙類溶血性鏈球菌致病力最強.易引起感染擴散和敗血癥。葡萄球菌分為金黃、白色、檸檬色三類,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易引起多發性轉移性膿腫,易產生耐藥性。
13過敏性休克產科過敏性休克主要是由羊水栓寒引起,手術過程中應用品發生過敏,造成過敏性休克。
1.4創傷性休克創傷性休克是一種復雜的病理過程,發生機制與損傷、疼痛及出血的綜合因素有關,常見于嚴重的子宮破裂,軟產道裂傷,徒手取胎盤,胎盤滯留時反復擠壓子宮致子宮內翻,刮宮,中期引產腔內注射藥物等手術操作過程中,操作不慎可能導致創傷性休克。
1.5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常見于手術麻醉后,發生于超聲檢查時,官腔壓力增高,臨產前因回心血量減少,造成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引起組織缺血缺氧,可發生休克。
1.6心源性休克見于婦產科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如圍生期心肌病、急性心肌炎、肺動脈栓塞、頑固性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臟壓塞。各種嚴重心臟病晚期均可造成心源性休克。
1.7神經源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最主要原因是手術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誤入脊髓腔造成的神經源性休克。
二、產科休克的診斷
休克的本質在于微循環血液灌注的急劇減少,在休克發生時,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各種體液因子的釋放對微循環的改變起著調節作用。根據微循環的變化,可將休克的進展分為3期,即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以往對休克的診斷主要根據血壓降低的程度。其實血壓降低才診斷休克已經失去了良好的診治機會,往往此時已是休克期甚至休克晚期。因此產科休克的診斷貴在早期診斷,對于疑為休克的患者,首先判斷患者是否處于休克狀態,進而判斷日前休克的程度,在積極搶救的同時查找引起休克的原因,根據臨床癥狀即可得出初步結論,一般來說診斷休克并不困難。
2.1休克早期意識清楚,自覺口渴,皮膚黏膜開始蒼白,皮膚溫度正常,發涼。脈搏小于每分鐘100次,收縮壓正常或稍高,舒張壓增高,脈壓差縮小,周圍循環基本正常,尿量無明顯異常。此期循環血量減少小于20%。
2.2休克期意識尚清楚,意識淡漠,反應遲鈍,感到口渴,皮膚黏膜蒼白,皮膚發冷,脈搏每分鐘100-120次,脈搏細弱,收縮壓下降至70~90mmHg(1mmHg=0.133kPa),脈壓差小,表淺靜脈塌陷,毛細血管充盈遲緩,尿少(小于每小時30m1)此時休克已進入失代償期。此期循環血量減少在20%一40%之間。
2.3休克晚期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非??诳?,但可能無主訴,皮膚黏膜明顯蒼白,肢端紫紺,皮膚冰冷,肢端為著,收縮壓小于70mmHg或測不到,表淺靜脈塌陷,毛細血管充盈非常遲緩,少尿甚至無尿。休克晚期可能發生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多系統功能障礙,誘發多系統多器官衰竭,甚至出現心臟停搏,此期循環血量減少大于40%。
2.4實驗室檢查測定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以了解血容量和血漿喪失情況,測鉀鈉氯值,必要時測血漿滲透壓。做動脈血氣分析,包括動脈血pH值、標準堿、真實堿、碳酸根、總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氧飽和度等。測小血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和纖維蛋向原含量、血黏度等。測尿常規和比重,必要時測尿鈉氯值和尿滲透壓。
三、產科休克的預防和治療
3.1產科休克的特點產科休克中以失血性休克為常見,近年來因羊水栓塞、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引起的休克也不少見;孕婦發生休克可直接威脅母兒生命;孕產婦大多很年輕,血容量及血管外液多,胎盤又分泌多量的類皮質激素,故孕產婦對休克的耐受性較強,如搶救及時,方法適宜,休克將很快恢復;產科休克的病灶常局限于子宮及附件,便于手術切除,如果治療及時,預后多良好;孕產婦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一旦發生休克后,極易誘發DIC,故應及時觀察血液及血流動力學變化,以便早期發現DIC。必要時在抗休克的治療中同時給予抗凝治療;孕產婦處于免疫過敏狀態,好發生I型過敏反應,因而休克時易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由于孕產婦的心、肝、腎功能負擔較重,對藥物的耐受量降低,因此臨床用藥時應根據患者的肝、腎功能情況,藥物的代謝及半衰期(T。尼)而定。
3.2休克的預防休克的預防首先在于消除引起休克的病因,在產科應重點預防和及時治療大出血和感染。預防產科出血:包括及時糾正妊娠期貧血,積極治療孕期和產時出血,高度重視和治療妊娠期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等,對胎死宮內時間較長者,應做高凝血象檢查,若發現高凝狀態,可先用少量肝素后再處理胎兒,及時正確掌握手術指征,預防產后出血等。對于已經發生出血者,應積極治療,及時補充血容量。預防休克的發生。預防感染的發生:不論是經陰道分娩,還是經腹手術,均應嚴格無菌操作。對于有可能造成官腔感染者應及時使用抗生素制感染,預防敗血癥的發生,有時在經充分準備后,手術切除感染灶常是消除引起休克的病因,阻止病情繼續惡化的必要手段之一。
3.3麻醉的選擇在行剖宮產時宜選擇對血壓和心功能影響小且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如孕產婦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則應慎用或不用硬膜外阻滯麻醉,以減少對母兒的危害。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可在血壓穩定后手術,但應注意防止血壓下降過快和過大。
3.4休克的治療原則
篇9
[關鍵詞] 婦產科; 護理; 倫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219-01
在當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醫學模式轉變等新形勢的影響下,婦產科護理人員在進行臨床護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沖擊,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倫理學方面的問題,婦產科是一個倫理問題相對復雜的科室,因為要涉及到兩代人,與此同時還牽動著社會和家屬的心,所以處理好護理中的倫理問題尤為重要。
1 婦產科病人的特點
1.1 服務對象特殊 婦產科護理的對象既要面向病人,又要兼顧到現在或將來對胎兒、新生兒的影響,注射和發藥等不但要考慮對母親的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而且還要考慮到對胎兒和嬰兒的利害關系。因為涉及兩代人,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民族的繁衍,更說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
1.2 隱私性較強 由于種種原因,婦產科很多病人都不愿自己的病情讓別人知道。例如生殖器炎癥、性病等,病人害怕自己的病與“,不貞潔”聯系在一起,害怕被人嘲笑,鄙視等;不育癥病人害怕被人看不起,害怕家庭歧視、解體等。因此,病人希望醫護人員隱瞞病情。
1.3 心理問題較嚴重 婦產科病人由于病情重會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由于生殖器官的切除會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甚至對未來失去信心,產生輕生的念頭;由于性病等疾病的困擾,往往會產生情緒低落,憂郁的心理。
2 婦產科病人主要涉及倫理問題的主要領域 分娩過程中的倫理問題:①尊重孕婦知情即同意權:在分娩前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分娩過程中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并讓產婦和家屬知情取得他們的支持、配合。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以病人為中心,工作不計較報酬、不分晝夜、節假日始終認真仔細、嚴謹周密、一絲不茍、舉止文雅。③為產科工作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通過尋求社會、家庭和管理者對其工作的承認和理解等措施來緩解產科工作者的壓力。④丈夫陪產:涉及到病人的權利、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角度等很多方面,因而也會存在一些倫理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婦產科病人主要涉及倫理問題的主要領域還有臨床中實習醫生做婦科檢查所引發的倫理學問題、贈卵助孕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異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倫理護理、胎兒宮內治療的哲學及倫理思考、圍絕經期疾病防治中的倫理研究、醫源性多胎妊娠的倫理問題及對策等很多方面。
3 婦產科病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倫理問題 不尊重病人的人格:有些護理人員對性病病人極不尊重,認為之所以患病,是因為其生活作風不檢點、造成的。因此對病人諷刺、嘲笑、甚至大聲呵斥,讓病人背負著沉重的精神負擔和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不尊重病人的隱私權:婦產科病人特別是性病病人到醫院就診,由于社會偏見,對今后學習、工作、家庭等均有極大的影響。少數素質較低的醫護人員喜歡散布“小道消息”,以“揭別人之短”為快事,隨便透露病人的病情,甚至對外散布。這種做法嚴重侵犯了病人的隱私權,影響極壞。
醫學倫理學知識匱乏: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對醫學倫理學知識知之甚少,認為服務態度好,不吃、拿、卡、要就是醫德高尚,對護理人員中不符合道德規范的現象不能及時察覺,對自己的過失不認為是違反倫理道德規范。
4 婦產科病人護理中的倫理要求 尊重病人人格:不可否認,有些婦產科病人,如部分性病病人在感染性傳播疾病前后,的確有直接或間接的不正當,應受到社會的譴責。對這些人應比對其他病人更多一些關心、愛心,尊重其人格,避免傷害性言辭,多一些交流與溝通,清除其思想顧慮,取得病人的信任,這樣也有利于疾病的診治及護理。
尊重病人的隱私權:很多婦產科病人,如未婚先孕、不孕癥、障礙、性傳播疾病等病人都不愿讓他人知道病情。作為護理人員,在與病人交流時應單獨訪談,對病人提供的信息和身份要絕對保密,不得有意或無意地將其向外透露、散布或傳播,不得冷嘲熱諷、調侃戲謔,不得將病人的隱私當作笑料來談,將病人從社會道德和輿論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減輕其思想壓力,使病人的工作、生活、家庭、榮譽等均不受到影響,亦有利于疾病康復。
提高業務素質:婦產科護士必須系統地掌握婦產科疾病的特點,急、危、重癥的特點及婦產科病人的心理特點,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心理學知識、倫理學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能,有應急能力,能夠準確處理棘手問題。
增強“慎獨”意識:護士的職業決定了護士應有很強的“慎獨”意識。不圖省事、不偷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倫理問題,而婦產科又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科室,因此我們護理人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學習法律和倫理學知識,才能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更好地維護患者的利益。
參考文獻
篇10
不知不覺我們已在產科呆了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來,使我充分扎實的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婦產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的專業功底是很雄厚的,只有真正的去努力學會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在帶教王老師的指導下,每個星期我們都獲得了理論的灌輸,如:專科的知識要點,注意事項,護理操作。從而使我更深入地理論聯系到實踐中去,比方說,給嬰兒洗澡時應注意什么,雖然還輪不到我們為嬰兒洗澡,但我可從中學習,此外在產房的時候,為病人消毒皮膚,之中我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更愿意汲取教訓,努力更正,爭取做好。
通過婦產科實習,鞏固婦產科的理論知識,熟悉妊娠、分娩、產后的正常過程及其護理,異常過程及患病婦女的護理、計劃生育和婦女保健指導內容等,同時要了解國內外新技術、新療法的進展情況,如互動式親情沐浴、導樂分娩、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技術,開展護理科研,撰寫論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產科的實習工作雖然忙,但忙有所得。不管任何科室,我都會努力積極地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