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護理在骨折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9-11 04:56:02
導語:人性化護理在骨折手術室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下肢骨折,手術不僅能改善患者的扭曲的下肢關節,還能促進患者關節穩定性,恢復其下肢關節功能[1]。但下肢骨折手術創傷性較高,而老年患者生理機能較差,手術刺激性可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情緒,影響其治療依從性。常規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緩解不良情緒中的效果欠佳,而有研究表示采用人性化護理對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的臨床效果具有積極作用[2]。本研究對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治療下肢骨折的98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所采用的不同護理方法進行分組,將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患者納入研究組,每組各49例。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本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研究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齡62~75歲,平均(66±3)歲;骨折部位:股骨干19例,股骨頸18例,脛腓骨12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齡61~71歲,平均(66±4)歲;骨折部位:股骨干17例,股骨頸15例,脛腓骨10例,其他部位骨折7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經X線檢查,確診為下肢骨折;患者年齡>60歲;符合下肢骨折手術適應證;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先天性下肢殘疾者;合并其他危重疾病者;智力障礙或交流障礙者;受教育程度低者。1.2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大致內容:將患者推進手術室后,指導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工作,并對患者講解手術步驟和注意事項,適當安慰和疏導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手術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和手術情況;手術后5min,留意查看患者的傷口滲血情況。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方法:①人性化健康教育:患者被送至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針對性對患者進行知識普及和講解,耐心解釋下肢骨折手術的作用、過程、配合事項以及并發癥預防重要性;針對文化程度較低的老年患者,需采用簡短的視頻講解手術治療的機制和注意事項,有利于患者能夠快速理解和記憶,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②人性化保溫護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較弱,加之骨折外科手術的創傷會提高患者的應激性,所以患者容易出現低體溫、低血壓或寒顫,不利于手術順利實施。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對患者做好保暖措施,調整手術室溫度和濕度,在手術床上放置保溫毯,并將手術所使用的器械、輸液體、血包等醫療用品置于無菌保溫箱中,減輕手術的刺激性。③人性化心理護理:手術前,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并教導患者如何轉移對手術的注意力;在手術過程中,指導患者規律性深呼吸,緩解手術器械碰撞造成的緊張感。在手術結束時,祝賀患者手術和成功,或夸贊患者,也可緩解患者手術治療的緊張感。④人性化手術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時刻觀察和記錄患者的各項體征,并減少手術室人員走動,提供安靜、輕松的氛圍;在配合手術操作時,護理人員要溫馨提示手術醫師遵從操作輕柔、操作無菌原則,減少手術器械的碰撞、肌肉牽拉、創口感染、大出血情況,在交流過程中應降低分貝,避免患者聽到有關手術內容而產生緊張感。1.3觀察指標: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心理情緒進行評估,量表包含睡眠障礙、失眠多夢、呼吸困難、尿意頻數、緊張感、不幸預感以及乏力等20項條目,SAS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患者得分越低,則表示其焦慮程度越輕。②采用我院護理部制定的治療依從量表對2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依從行為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含患者自我監測、遵醫囑行為、定期復查等,總分為50分,分數越高,表示依從性越高。③觀察和比較2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行χ2檢驗與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2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評分比較:對照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為(59±12)分,研究組為(59±12)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P>0.05);對照組護理干預后的焦慮評分(23.5±5.4)分,研究組為(15.4±2.8)分,2組焦慮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t=6.32、8.77,P<0.05),且研究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43,P<0.05)。2.22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對照組患者低血壓2例,寒顫3例,窗口感染2例,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14.3%;研究組患者低血壓1例,無寒顫、創口感染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2.0%。研究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P<0.05)。2.32組護理前后依從評分比較:研究組護理干預后依從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臨床醫學從人文主義出發,改變醫療服務理念,倡導實施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服務,這不但能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益,而且也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給患者和醫院帶來極大的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在人性化護理中,通過評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情緒,能快速掌握和了解患者的情緒問題,在手術室中重點關照患者,適當指導患者采取正確方法緩解緊張感,從而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安全感,有效改善其焦慮情緒[3]。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依從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人性化護理是從老年患者的需求和特點出發,通過針對性加強患者健康宣教,讓患者充分了解和掌握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可引發手術并發癥,還可造成經濟負擔加重的情況,使其意識到手術配合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治療依從性[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在人性化護理中根據老年患者身體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性進行分析,隨時評估和監測患者的手術體征,為患者提供保暖措施,進而避免患者出現低體溫情況;而且嚴格管理手術操作,要求和提醒醫師遵循輕柔、無菌的手術操作原則,這能避免手術操作誤傷病灶周圍組織,有效減少手術感染和大出血情況。綜上所述,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室護理中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能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還能加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還能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有效減少手術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紅艷.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系統醫學,2019,4(19):159-161.
[2]姬秋林,王黎.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5):889-890.
[3]李勇.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280-281.
[4]王建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6):177-178.
作者:陳娟 單位: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手術室
- 上一篇:服務流程重組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
- 下一篇: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