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護理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應用
時間:2022-11-16 10:12:37
導語:人性化護理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在精神科接受治療的患者10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1例。試驗組給予人性化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及興趣愛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選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穩定患者情緒,提高其生活自理及社交能力,對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精神科;IPROS評分;護理滿意度
有研究顯示,對精神科患者展開相應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緒,效果較為顯著[1]。本研究主要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在精神科接受治療的患者10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19~60歲,平均(39.57±2.01)歲。試驗組男32例,女19例;年齡20~61歲,平均(40.01±2.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對照組選用常規精神科護理干預。①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積極組織其學習精神疾病的相關知識,積極地向患者介紹治療方式,促使患者配合臨床治療,從而達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②心理干預: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采取溫和、友好的態度和語言進行溝通,充分重視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對患者的不良認知及時給予糾正。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分析和總結,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干預,預防厭世、輕生心理發生。③環境干預: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做到按時打掃、整理,定時通風,調節合理的溫濕度。⑵試驗組選用精神科人性化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優化住院環境:根據精神科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其所在的病區、病室進行相應的布置,可以選用水墨山水畫、藝術風景畫、裝飾品以及手工制作的圖案等裝飾在墻壁上,促使病區內充滿較為濃郁的藝術文化氣息。另外,在服務設施上盡量選用相對簡單且具有人性化的設施進行布置,由于患者需要長時間住院,因此可以在病區內為患者提供冰箱以及微波爐、消毒柜和洗衣機等,并在娛樂室內提供給患者一次性紙杯以及保溫杯和吸水管等,盡量為患者提供便利。此外,對初次到本院進行治療的患者,心理上容易產生恐懼以及陌生、抗拒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在患者能適應的情況下幫助其進行不良心理消除。帶領患者參觀科室環境,并將詳細情況進行耐心介紹。其中主要包含洗漱間以及飲水處、餐廳等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設施的詳細位置。②心理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對每一位入住患者具體病情以及疾病發展情況進行了解。由于精神科患者受到精神癥狀的支配,經常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且不合常理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要求都不合理,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所提出的要求進行仔細分辨,對于合理且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復的要求要盡量滿足。另外,在病區內需要全天24h為患者提供日常服務,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文關懷得以體現。護理人員若要得到患者的信賴,則需要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多關心患者以及耐心聆聽患者的傾訴。此外,在安排病房期間,要結合患者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年齡和性格等一系列因素進行妥善安置。同時,需要格外對女性患者進行關懷,尤其是在其生理期,一定要叮囑患者注意飲食和保暖,時常給予鼓勵增加關愛[2]。③開展業余活動: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個人愛好和年齡等,開展撲克、臺球、唱歌、繪畫、五子棋以及讀書等相關業余活動,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其中,目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減少胡思亂想的時間,防止其沉溺在病態的狀態中,從而幫助其減少精神上的苦惱。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舉辦小型的比賽,并廣泛的對獎項名目進行設立,要讓每一位患者均能得到獎勵,可以有效鼓勵所有參與的患者并避免其產生失落感。對比賽中所產生的優秀作品要在病區進行展覽,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開展豐富的業余活動可以促使患者增加更多與他人交流和接觸的機會,減輕其心中的無聊感和孤獨感。④建立健康交流平臺:護理人員需要對有健康需求的患者制定較為系統的行為矯正以及健康教育計劃,循序漸進地對患者實施開展。行為矯正主要是為了幫助患者將其社會功能缺陷進行彌補,并促使其社會交往能力得以恢復,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行為矯正,可以使其治療依從性有所提升。另外,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疾病特征等對健康教育講義進行總結歸納,針對個人、集體等開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另外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可以讓患者互相交流對疾病的認知以及自我護理的經驗,從而使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觀察指標: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療效評定量表(IPROS評分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興趣愛好以及自理能力進行比較,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病情改善情況越佳。選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IPROS評分比較:試驗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及興趣愛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263,P<0.05)。見表2。
討論
精神科屬于較為特殊的一個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均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心理狀態較差,且言行舉止均與正常人存在一些不同之處。因此在對精神科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積極對其展開臨床治療措施,還需對其實施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幫助患者的身心狀態進行調節,使患者能夠感受到理解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預后得到保障[4-5]。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最早由美國護理專家提出并實施,該護理措施的主要本質核心是將患者的健康以及需求和利益始終放在首位,充分滿足其心理需求和人格尊嚴,并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關懷。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護理模式也從傳統的嚴格遵醫囑逐漸進行轉變,成為更具有個體化、針對性的滿足患者心理生理需求的一種人性化護理方式[6-7]。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IPRO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精神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效果確切。本院在開展人性化護理后,護理人員的行為規范和服務質量也有所提升,積極主動地與患者溝通交流,使患者可以感受到關愛和溫暖,同時護患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有效減少了護患之間的糾紛情況。與此同時醫院的公眾形象也有所提高,為社會建立了和諧良好的醫療環境,使醫院的發展進一步提升。由于精神科患者的思維、行為、情感均與正常人存在很大的差別,其中大多數患者嚴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并不會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多一分耐心,給予患者更多的愛護和關懷,構建更加和諧的住院環境,營造出較為溫馨的醫療氛圍,使每一位患者的人格得以尊重[8-9]。綜上所述,對精神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其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均可有效得到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所提升,從而有效減少了護患之間出現糾紛的情況,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冬梅.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5):185.
[2]岳洪飛.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精神病護理中的作用探究[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5):58-59.
[3]孟憲婷.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精神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1):214-215.
[4]鄧開琴,袁賢明.精神科患者人格特質、焦慮與自尊的分析及MPNFS模式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6(9):109-113.
[5]阮靜瑩,陳志祥,王琦珠,等.對精神科護理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2):162-163.
[6]劉亞麗,劉佳,趙蕾,等.人文關懷在精神科護理中的實施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5):124-127.
[7]陳平.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2018(8):90.
[8]賀金花.人性化護理對于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和恢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智慧健康,2019,5(1):49-51.
[9]王艷麗.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4):120-122
作者:吳倩 滕萌萌 閆超 單位:徐州市民政精神病醫院精神科
- 上一篇:建筑垃圾處理措施及建議
- 下一篇: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