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分析

時間:2022-06-20 10:07:24

導語: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分析

一、強調關鍵字詞,講清概念

初中化學概念數量多,并且很多化學概念具有相似性,有的概念之間只有一字之差,區分起來比較困難,很容易在做題的過程中將其混淆,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和原子等。如果教師在講解概念時,不注重概念的區分,學生就很有可能體會不到化學概念的要點,并在運用概念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錯誤。因此教師在講解概念時,要對概念中的關鍵字詞做出重點解釋,講明白概念的含義和特點,使學生更快的記住概念,更好的理解概念。而學生只有準確而全面的理解了概念,才能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課程與教學Kechengyujiaoxue從而在學習化學原理、化學公式以及解題的過程中得心應手。例如在講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概念時,我講到二者在常溫下都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并且都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無毒無色,而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有毒無色。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并區分這兩個概念,我重點強調了“氣體、碳氧元素、水溶性、毒性、顏色”等字詞,并對這些字詞所代表的含義做了重點講解。經過我的講解和強調,學生對概念中的關鍵字詞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快速記住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概念。因此教師在講解概念時,一定要做到“摳字眼”,對概念的重點字詞做出詳細的解釋,使學生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和領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直觀感受概念

概念是由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而文字理解起來難免有些片面。因此很多學生不能從簡短的文字中準確的理解化學概念,這是學生在理解概念方面存在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解讀概念的方式遠遠不止文字閱讀一種,還可以是圖片、動畫、聲音等多種形式。因此教師在講解概念時,就可以充分運用多元化的形式來豐富概念的講解,使概念更加直觀立體,鮮明易懂。而多媒體就是概念教學中不可多得的一種良好工具,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輕輕松松的將化學概念以圖片、動畫、聲音等多種形式表示出來,再配上教師的耐心講解,學生可以直觀的觀察到化學概念,從而實現較好的概念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時,由于分子和原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如果只是用文字來描述分子和原子,學生根本不能有效的想象并構造出它們的概念。所以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的形式將分子和原子的結構、特點等展示出來。通過觀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學生直觀的了解到分子、原子的相關知識,對二者的概念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先進教學工具,將抽象的化學概念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化學概念。

三、聯系生活實際,深化概念理解

如果說我們提到“剪刀”,大家對剪刀的概念都不陌生,而要提到“時光機”,可能很多人不能準確的理解它的含義,道理很簡單,剪刀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我們對它的外形和用途都十分了解,而時光機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我們在生活中沒有見過它,更沒有使用過它,因此對這個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同樣的道理,在化學概念教學中,學生對于完全沒有見過的概念理解起來肯定會存在困難,那么為了更有效地講解概念,教師就可以將化學概念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理解化學概念,從而實現概念理解的深化。例如:在學習“氧氣”的概念時,我告訴學生,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并且氧氣在我們生活中極為常見,也極為重要,一方面,人和動物呼吸都離不開氧氣;另一方面,氧氣在工業中也非常重要,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氣。因此氧氣也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呼吸都需要氧氣。由此可見,通過把化學概念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把書上抽象的化學概念拿到了學生鮮活的生活面前,這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因此教師要注重化學概念的生活化教學,拉近概念與生活的距離。所以,在抽象的化學概念教學時,我們要有意識的將生活與化學結合在一起,并通過恰當活動的開展來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相關概念,同時,也為學生基本化學素養的提升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四、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應用概念

概念的學習就是學習知識本質的過程,是學生進行其他化學知識學習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教師要通過問題情境創設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關的化學概念,進而,為學生基本知識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綜合化學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概念教學時,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更深入的理解相關概念的本質,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質量守恒定律”時,由于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質量守恒定理”的相關概念,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所以,為了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授課時,我選擇了問題情境創設法,引導學生對下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1)展示一張木條燃燒圖片,思考:木條燃燒后變成了灰,請問,燃燒前木條的質量與灰的質量是相等的嗎?(2)化學變化前后,各物質的質量是否會發生變化?(3)思考:如何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結合上述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思考交流,說一說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并借助教材知識進行解答,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質量守恒定理的基本概念,二來也能強化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之后,為了提高學生對這一概念的應用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再次對下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1)思考:在一個開放的容器中,鹽酸與碳酸鈣反應時,為什么反應前后的質量不相等呢?(2)思考:如果在一個封閉的容器里,鹽酸和碳酸鈣反應時,結果會是怎樣的呢?(3)思考:質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再次組織學生對這一問題情境進行思考,鼓勵學生此時運用自己所學的概念嘗試著進行解答,可見,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也能讓學生在問題探究與思考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概念,提高自身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進而,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理解化學概念是學好化學知識的基礎,如果不能學好化學概念,化學學習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教師要給予概念教學充分的重視,要從多個角度入手來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應用概念,并通過相關的化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畢華林.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幾點思考[J].化學教育,1996(09).

[2]任利忠.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09).

作者:杜華 單位:山東省臨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