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多媒體的運用

時間:2022-03-09 03:54:46

導語:初中化學教學多媒體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化學教學多媒體的運用

摘要:文章首先從將多媒體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相結合,加強學生認知;利用多媒體講解微觀化學知識,增強學生對微觀化學的理解;利用多媒體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三方面論述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然后探討了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反思。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多媒體;實驗教學

化學學科是一門十分抽象、操作性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理分析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理解,然而學生的這些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利用一些手段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等于一體,可以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易于學生理解、記憶,十分適用于初中化學教學。基于此,本文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進行了簡要探討。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一)將多媒體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認知。講授式教學以教師的語言講解為主,形式單一,學生興趣偏低[1]。而且,初中化學學科的很多知識僅憑語言很難講解清楚,需要新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聲情并茂,能夠創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把枯燥知識變為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很快地融入教學情境,這是以往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手段都無法比擬的。為此,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學生認知規律,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把多媒體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相結合,二者相互配合,互為補充,彌補講授式教學缺陷。其中,教師可利用講授式教學講解化學概念等知識,利用多媒體把一些語言表達不清楚或表達不了的知識轉化為動畫、圖像等教學素材,直接、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的形象思維相適應,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加深認知。如講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的內容時,教師可采用講授式加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進一步優化教學效果。首先,課上教師可先列舉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然后講解酸和堿之間的化學反應,書寫相關的反應方程式,使學生對酸與堿之間的反應有一個大概理解。然后,通過多媒體把酸和堿的反應實驗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酸和堿反應會發生什么現象、放出什么氣體、產生什么新物質,使教材中的靜態知識變得鮮活,增加化學知識的可理解性。這樣一來,教學內容既有趣又生動,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多媒體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死板的枯燥知識,也能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促進知識的認知與記憶。(二)利用多媒體講解微觀化學知識,增強學生對微觀化學的理解。化學是一門抽象學科,在宏觀物質、微觀物質與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主要特點,也是化學教學的重難點。宏觀物質是微觀物質構成的,看得見、摸得著,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而微觀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以往教師講述微觀化學知識時,經常采用模型、掛圖等方式,這些方式都是靜止的,很難講解清楚,學生總是似懂非懂。為改善教學現狀,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把微觀化學世界的顆粒放大,把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知識,讓學生直接看到微觀顆粒,產生形象的感性認識,再經過提煉與總結,由感性認知上升至理性認識,做到真正的理解掌握。如講原子、分子內容時,由于都是微觀顆粒,學生對原子形成分子的過程難以準確理解,對此教師可以氧化汞分子為例,把氧原子和汞原子形成氧化汞分子的過程,以及氧化汞分子分開形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過程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動畫觀察原子組合與分子分裂的具體形象,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原子與分子之間的關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三)利用多媒體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2]。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第一,利用多媒體增強化學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演示效果。一些化學實驗由于反應速度快、反應容器小等原因,學生可能無法清楚觀察到化學反應現象,影響對實驗現象與原理的理解。對此,教師可引入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與現象,利用投影、倍速等功能使實驗現象放大、放緩,增強實驗演示的可見度。如講金屬鈉和水的反應實驗時,教師把實驗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以投影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把反應現象放大。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可以清楚觀察到金屬鈉倒入盛有酚酞的水后發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化學反應原理與現象。第二,利用多媒體呈現危險性大的化學實驗,保護師生安全。初中化學有些危險性大、但又十分重要的實驗無法在實驗室操作完成,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動畫模擬實驗過程,這樣既能展示實驗內容,又能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如進行一氧化碳毒性的演示實驗時,由于會放出有毒氣體,出于對師生安的全考慮,教師可用多媒體動畫模擬實驗過程,配以音效,增強實驗效果。多媒體模擬動畫內容:設置兩個集氣瓶,一個盛氧氣,另一個盛一氧化碳,在兩個集氣瓶中分別放入一只老鼠,隨著時間的推進,一氧化碳集氣瓶中的老鼠慢慢失去生機,直至死亡,而氧氣集氣瓶的老鼠安全無恙。第三,利用多媒體模擬與化工生產過程相關的化學實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實驗與化工生產過程相關,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化工生產過程,而實驗室因設備條件不足等原因,又不能完成這樣的實驗操作。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實驗,讓學生能夠了解一個比較真實的化學生產過程。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反思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意義。多媒體教學聲情并茂,可以把書本上的死板知識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動態形象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而且多媒體還能輔助教師進行實驗教學,把那些危險性大、實驗操作難度大、微觀化學實驗現象等呈現出來,彌補實驗室實驗與傳統演示實驗教學的不足,優化實驗教學效果[3]。不難看出,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素材,使教學內容更具活力,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因此值得進一步的應用研究與推廣。(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不足與改進。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雖然有很多益處,但也表現出了一些不足,如多媒體課件講解占用課堂時間過多,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足;多媒體課件的視效、聲效分散學生注意力,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度不高;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導致對多媒體應用不當、喧賓奪主等。對于這些問題,首先,教師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多媒體教學觀念,確認多媒體只是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工具,它要服務于課堂教學,不能喧賓奪主;其次,根據教學需要合理地安排多媒體教學,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與圖、文、聲、像等元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過度追求視效、聲效,避免學生注意力被分散;最后,多媒體課件時長不宜太長,應注重師生之間的交互設計,構建師生互動的高效課堂。

三、結語

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科學習的入門階段,教學效果的高低不僅影響著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好壞,而且對后續的化學學習也有一定影響,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代新勇.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9):152.

[2]潘艷.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初探[J].人文之友,2018,23(12):250.

[3]熊坤斌.關于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神州,2018,16(1):169.

作者:劉宏魁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通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