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7-28 08:53:05

導語:儀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儀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

摘要:高校分析化學專業為了順應新時代的發展方向,開設了儀器分析及相應的實驗課,能讓大學生了解各種儀器的操作步驟、程序并且掌握不同儀器的使用原理,本文針對儀器分析化學實驗內容的不足之處提出了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師生共同探索儀器分析實驗的內在規律,使其日趨完善,另學生不止對于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加深,還能得到實踐操作,培養學生既具有堅實的化學基礎知識,又具有實踐性實驗技能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儀器分析化學實驗;實驗教學改革;復合型人才

現代電子類科技的發展可以從儀器分析水平上體現出來,儀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對21世紀的創新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教學質量的優異直接影響了理論和基本傳授及訓練。[1]儀器分析是運用儀器,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及狀態進行分析的學科,廣泛滲透在食品、藥物分析、物理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2]儀器分析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細致、精準地科學研究技能,因此在整個分析化學的教學環節中占有特殊的地位。[3]高等學校有關專業教學中,儀器分析課程占有重要地位,被列為化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我校藥學院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近幾年來,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安排儀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為32學時,新增6個大型儀器類實驗項目,足可見學校對儀器實驗技能及學生培養方面的重視。

多年的實踐效果表明,雖然實驗員將實驗所需的試劑、儀器等全部準備好,儀器每次甚至提前半小時預熱好,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樣的實驗很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運用能力的提升,這些問題主要有:(1)由于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原有的實驗儀器設備:紫外分光光度計、分析天平兩種儀器,設備落后,給予學生的上課內容也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步伐,知識點較落后,阻滯了學生在儀器化學課程上的發展。(2)學生對于儀器分析化學沒有系統的認識,實際操作中也沒有將樣品環境進行區分的概念,覺得只要是教學中所涉及的物質分子、離子就會自動地分離分析,對儀器分析實驗中的一起使用產生錯誤。

根據這幾年對儀器分析化學這門實驗教學課程的實踐,我們對其進行了以下改革:(1)精改實驗內容,增加一些實用的儀器操作,分析范圍爭取做到面面俱到,具體課程請看右表;(2)儀器分析課增加了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紅外光譜儀和原子吸收儀這四個新型實驗課,通過理論課講基礎,實驗課實踐操作的形式,將儀器分析這門課更具體、生動的灌輸到學生對分析化學這門課程的理解中來;(3)教師配合實驗進度,給學生們提前播放即將進行實驗的儀器使用課件,課件中包括分析儀器的原理和結構,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這樣學生在上實驗課的時候,能結合所學的課件將儀器更好的了解和應用。在保證學生基本的實驗課程完成后,我們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并落實了開放式實驗,此階段主要是由學生的主代老師選擇題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師生一起修改方案,最后選擇最合理的儀器分析方法,設計出涵蓋采樣、前處理、測定、數據處理等一系列的方案,然后學生預約時間,根據不同的儀器每天最多可接待10-15名學生,每天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實驗,不限時間段。此階段主要針對大三及大四的學生,大部分學生認為在開放實驗中孕育了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了創新熱情,培養了創新實踐的能力,收獲頗豐。

通過我們的實驗教學改革,首先加強了學生的預習環節,使學生積極性得到調動;其次豐富了實驗的多元化發展,讓學生對分析化學這門課的理解不僅僅局限于一個狹小的層面;最后實驗考核的綜合化,是考核標準更加的多元和客觀,得到了領導和學生的一致認可。實驗教學改革任重道遠,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趙維武.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1):83-85.

[2]趙瑞,魏永峰,雷根虎,等.大學化學,2000,15(6):35.

[3],張富強,徐海云,等.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廣州化工,2011,39(8):133-135.

作者:孫 婧 吳建華 孟慶華 龍 旭 宋藝君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