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2 03:32:00
導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素質,而化學科學素質則由化學科學知識、化學科學能力、化學科學方法、化學科學態度和化學科學品質五要素構成。此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豐富多彩的化學內容還應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因此,化學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化學科學素質為中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背景,輔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勞動技術教育,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弄清化學科學素質內涵及基本構成之后,本文將談一談有關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素質教育的一些嘗試。
一、實驗教學中的化學科學素質的培養
在基礎教育中,化學科學知識是學生認識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知識,這些知識涉及面廣,但難度適中或傾向簡單,化學實驗教學即有得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習學生形成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獲得比較熟悉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課標語)。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擇演示實驗時,應以突出教學重、難點為前提,以符合直觀、簡單、安全、可靠為基本條件,以規范操作為保障,以幫助學生實驗技能和科學態度及獲取化學知識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分析提示原子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熱分解的實驗,有利于學生以直觀事實為依據分析問題,從而形成原子這一概念。
在演示實驗觀察過程中,應以指導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為主。一是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觀察,以免學生把化學實驗當作“好玩兒”,克服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盲目性;二是指導學生即全面觀察,同時又要分清主次。如鎂帶燃燒,要讓學生既觀察鎂帶燃燒發出的強光,同時主要要求學生觀察生成物的顏色,以便為后面化學變化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礎。最后,在可能的情況下,調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更重要的是將觀察與思維聯系起來。如鐵釘生銹的實驗,實際上是給出了三種假設:1、鐵釘的一部分浸沒在蒸餾水中;2、鐵釘全部浸沒在植物油里;3、鐵釘置放于干燥的空氣中。通過觀察:1、中鐵釘生銹;2、3中鐵釘未生銹。通過比較、分析、討論,最后總結出鐵釘在水和空氣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最容易生銹。這樣,有利于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學生實驗和簡單實驗設計及實驗習題是學生實驗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徑。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動化的動作,是通過練習形成的。因此,應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有足夠的練習機會。而且每次實驗課要讓學生認真準備、參與及總結。
心理學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過程是有階段性的。那么,學生實驗必須以化學基礎知識為基礎。因此,應盡可能隨教學進度擬好循序漸進訓練計劃。簡單實驗設計及實驗習題要求更高,但有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設計方案或解題途徑適應盡可能讓學生拓寬思路,尋找多渠道解決途徑,再引導學生從環保、經濟等多角度考慮,從而選擇最佳方案或途徑。這方面的訓練階段的知識或化學實驗結束之后進行,同時難度要適中。如學完氧氣有關知識后。可以讓學生總結鑒別氧氣的方法,學生可以列出以下方法:1、帶火星的木條;2、燃著的木條;3、點燃的硫等。此時,可引導學生分析:方法3不用,因為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污染空氣,對人體有害。1、2理論上都可以用,但1比2更簡單、方便,因此,方法1為最佳。可以提醒學生,如果同時鑒別幾種氣體,通常用方法2。
最后,學生實驗規范化也很重要。對學生操作不正確,應給予及時糾正,以防止學生形成錯誤操作習慣。因此,對學生的規范操作必須嚴格要求。特別學生學習實驗基本操作時,應鼓勵學生按規范操作多練習幾次。相互監督,相互糾錯。而且教師還要善于分析學生發生錯誤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
學生實驗結束之后,總結很有必要。以便讓學生改正錯誤,發揚優點。另外,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有利于實驗技能及化學知識的內化。
二、實驗教學中的思想品質素質教育
通過化學實驗,可以結合實驗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環保意識教育,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節約藥品,水等教育。通過與化學實驗相關的化學家的故事,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學習,愛科學及愛國主義等教育。如利用道爾頓幼年家境貧寒,12歲便挑起了生活重擔,但他堅持自學最后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的故事,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挫折、不斷努力。
三、實驗教學中的身心素質教育
在演示實驗中,通過教師從容不迫,緊張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幫助學生在緊張有序的思維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實驗提供的氛圍以及圍繞對實驗濃厚興趣,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通過獨立操作實驗,也可以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作用,通過分組實驗,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實驗,共同完成和討論實驗現象、結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驗的成功,特別是簡單實驗設計或實驗習題,學生可以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就感會使他們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反之,失敗之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同學的幫助下,找到失敗的原因而重獲成功,會帶給學生更大的喜悅,使他們對戰勝挫折充滿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堅韌不抜的性格。
四、化學實驗中的審美素質能力
化學實驗是與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和千變萬化的化學變化及多姿多彩的實驗儀器分不開的。在實驗教學中,裝置的整體性會帶給學生以整體美,這種美感也有利于實驗的規范化。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除了帶給學生色彩上的美感,還可以帶給學生無窮的遐想。化學變化本身是一種動態的美——由一物質到另一物質的變化,可以說也具有創造美,反應過程的實驗現象,除了帶給學生視覺上的美感,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在美的感受中去思維。還有實驗儀器本身也蘊藏著美,有直線美、曲線美及造型美。甚至我們可以利用一種美的心理去賦予它們無窮無盡的美。
五、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勞動技術素質教育
學生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種對勞動技術的掌握。化學教學目的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對學生的日后工作,生活的幫助不言而喻。如學生學會一定濃度的溶液配制,對于我們的農村中學生來說,他們以后回到農村要配制農藥肯定有幫助的,甚至可以結合環保知識及農業知識去尋找最佳濃度,學會土壤及水樣酸堿性的測定,對于日后學生自己測定土壤、水質的酸堿性,從而合理施肥、合理種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做一個有知識的現代化農民不能說沒有幫助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主題,如何搞素質教育,在教學的第一線的教師應肩挑重擔。本文僅就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提出一些拙見,望廣大同仁指導。
- 上一篇:鄉扶貧解困民生工程的意見
- 下一篇:鄉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