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化學復習課

時間:2022-11-16 09:33:34

導語:淺談高中化學復習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高中化學復習課

一、增加自主設計實驗環(huán)節(jié),提高復習課的精彩度

高中化學復習課為什么枯燥?一是沒有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二是問題陳舊,多重復。常規(guī)復習課上老師多直接回顧化學方程式、物質性質、反應原理等,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化學實驗也是通過“口授”的形式復習,自然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繁重的記和背中花費很多精力,但效果不一定好,往往反映在考試中經(jīng)常忘東忘西。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驗證、實驗分析等化學實踐動手,可以提高學生復習化學的興趣,掌握化學的重難點,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性。例如,在復習“CO2(或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能不能產(chǎn)生沉淀?”時,由于該知識學生復習過一段時間總是容易忘記,為了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老師可以鼓勵見解不同的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自主設計實驗驗證方案,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方案進行實驗操作,最后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通過實驗讓學生自主復習相關知識點,學生自己做實驗,親自動手使印象更加深刻,雖然過程可能花費比較多的課堂時間,但是復習課的目標卻達到了,精彩度提高了,學生不會“死氣沉沉”,勝于老師重復講學生經(jīng)常忘。又如HCO3-能與H+反應產(chǎn)生CO2,這個很多學生都是知道的,但對HCO3-與OH-反應的產(chǎn)物,由于慣性思維,總有學生老認為也會產(chǎn)生CO2,這個問題也可以采用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驗證的方法,讓學生實驗一下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二、增加自主交流環(huán)節(jié),提高復習課的快樂氛圍

交流長智慧,這點用在化學復習課上更加貼切。交流是學生之間的一種化學思維交流活動,也是化學情感交流活動,同一班級的學生在一起交流學習,可以讓學生保持輕松的情緒、愉悅的心態(tài),有利于大家內心活動的展開,坦率而快樂。低效復習課的通病往往就是師生沒有互動,沒有交流,通常是教師準備得辛苦、講得賣力,而學生無精打采,多憑意志力在維持學習。教師講得高效并不等同于學生學習的高效,老師經(jīng)常覺得自己講清楚了、學生自己理解了就是高效的課堂,可能老師覺得“高效”了,對學生反而是“低效”。我們可以嘗試在復習課通過老師的巧妙引導,讓學生嘴巴“動起來”“多說話”,自主交流化學的“疑難雜癥”,交流化學知識點的延伸,交流做化學題的障礙點等,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老師大可大膽放開課堂,學會高度信任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有能力做得好的,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化學復習原來也可以這么輕松、快樂和激情。老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習小組的分組情況,在復習課中留有充裕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動嘴動口”說話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切實解決問題并加深對舊知識點的鞏固。例如:在“足量的鋅與濃硫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成分分析”“電解硫酸銅溶液產(chǎn)物分析”等問題的交流中,每個小組交流后都得出相應的結果,在老師的引導下,各小組之間根據(jù)自己的交流體會再進行小組間的交流活動,最后達成對知識點的“共識”。采取交流式的教學可啟發(fā)、鼓勵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更有利于知識的鞏固。

三、增加自主話題式討論環(huán)節(jié),提高復習課的新鮮感

復習課應該是一種多邊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都有共同的話題,把討論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持對學習的新鮮感。復習課的新鮮感來自于對復習內容的重組與整合,對知識脈絡的歸納與梳理,不再像授新課一樣一個個知識點詳細解釋和分析,如何整合這些看似比較零散的化學知識點?可以尋找一個話題,涉及多個化學知識和問題的,讓學生自主開展討論互動,使學生在自主討論中重溫鞏固相關知識點。例如:以“溶液中Fe3+和Fe2+的檢驗”為話題,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①Fe3+和Fe2+的檢驗方法有哪些?②這些方法的優(yōu)劣如何評價?③Fe3+和Fe2+的檢驗涉及哪些化學反應?又有哪些化學是離子反應或氧化還原反應?④Fe3+和Fe2+的如何相互轉化?⑤如何把Fe3+混有的Fe2+除去,如何操作、有何現(xiàn)象?⑥Fe3+和Fe2+的水解問題,如何配制鐵鹽和亞鐵鹽溶液?⑦Fe(OH)3膠體如何形成?以上這些問題涉及Fe3+和Fe2+的化學性質,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對離子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的認識,對結晶過程中競爭性、有序性的認識等等。這樣的話題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新鮮感和學習熱情,并培養(yǎng)學生立足現(xiàn)在看未來的眼光。

四、增加自主性檢測環(huán)節(jié),保持對已學知識的熱度

高考目前仍為紙筆考試,如果學生不能在復習課中鞏固相關知識點,是不利于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單靠老師命題的形式來檢驗學生復習課的效果,又變成了學生被動做練習,“麻木應試”的怪圈中。可以在課堂中增加學生自主檢測知識點的環(huán)節(jié),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定任務,組內協(xié)作搜索或改編化學題目,形成檢測卷,但題目數(shù)量不宜太多,3~5題為宜。然后各小組相互交換檢測卷進行做題檢測,完成后進行組內評價和分析,找出知識內容的易錯點和障礙點,讓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很多老師也知道學生如果“盲目刷題”還不如精做題,少而精。學生能自主篩選或改進化學題目并進行自主檢測,不僅能保持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熱度,也能跳出“題海”,變“被動”做題為“主動”鉆題,效果不錯。

五、增加自主性知識問答環(huán)節(jié),提高復習課的趣味性

化學學科的特點就是有些知識點比較“零散”,經(jīng)常是化學“特例”不在“規(guī)律”里面,這些內容即使多次鞏固復習,學生除了“背”和“記”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而且也容易遺忘。如果在化學復習課中把這些內容進行簡單的匯總,然后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把這些內容設計成知識問答題,在復習課上開展知識“搶答”,老師則提供相關的獎品,整個過程可以由學生自主設計、準備和實施。通過這一方式,可以讓學生提高上復習課的興奮度,活躍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和鞏固,同時能提高化學復習課的趣味性。

作者:林文斌 單位: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參考文獻:

[1]保志明.對高三化學復習課效率的反思[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9).

[2]陳春.淺談討論式教學在化學課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0).

[3]潘沛.淺談化學課教學的形式和方法[J].考試周刊,2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