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初中化學教學

時間:2022-05-26 10:15:35

導語:如何抓好初中化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抓好初中化學教學

一、關愛學生,讓學生親師近師信師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向師力”,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事實上,在人格影響方面,教師的人格要比社會上其他人員的人格影響更深、更廣、更遠。教師人格不僅深刻地影響學習期間的學生,而且繼續影響學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甚至影響他們一生。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非常多,父母雙親長期不在家的留守學生約占全校學生總數1/3,其中有10數名學生獨自在家無任何親人照管。如我所任教九4班兩名留守學生還得回家照顧讀小學的弟弟。再是單親家庭較普遍,如我校岑溪方向學生因地理條件差,父母是在外務工時組建的家庭,當母親回到老家時就不能承受現實生活的艱辛,部分選擇悄聲離開,致使其學生家庭經濟更加緊張、家庭親情更加缺失。針對班上出現的如上情況學生,我基本上會選擇家訪,與其一起做飯吃飯;在學校我會在生活上、學習關心幫助他們。如“借”錢給上述學生購買計算器等學習用品,課后多與其談心、談生活、談學習、談理想,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關愛。這樣,學生就會親師近師信師,學習化學的第一步已經成功了!

二、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于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當學到化學用語及一些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知識的分化,使原有的、暫時的興趣轉變為穩定的、持久的興趣?1.對學生進行了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展和形成,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明如造紙術、火藥等。討論化學與現代化建設和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學好化學知識是多么重要,他將直接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和建設。這樣做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2.還適當將國際國內的較重大的和化學相關的事件介紹給學生,比如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等。這些都和化學息息相關。也認識到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和國家的強盛都和每一位同學的努力相關,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3.小組教學法。一是將全班分成4至6各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6至8人,任命(或組員選舉)小組長1人。二是對每個學習小組的化學學習情況進行記錄、評比、公示,如課堂上積極回到問題正確得2分,不正確得1分,課后請教老師問題經老師檢驗可獲得1至2分,以上加分在化學課上予以公示,并有專人記錄。三是要求與獎勵,對學生提出合作探究的要求,小組解決問題必須每個同學都參與,在小組任一成員未參與解決問題(或得分)的情況下,其他同學不得計分;小組長做好引導合作探究、人員安排,若某一小組對某個問題不能解決且未相互討論或請教老師予以解決,則當場處罰小組長或組員;每周進行一次小組積分匯總評比,給予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學習小組適當物質獎勵。4.課堂中穿插適度的幽默、小技巧。化學課一般都在下午,學生上課容易疲倦,在課題中可穿插一些小魔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每周學習1至2個小魔術(最好與當堂化學課有銜接)在課堂上做準備。初中化學需識記的知識比較多,有時又很集中。如人教版教材中上冊第85頁出現26種元素(跟)化合價,讓學生很難記住。為此,我將化合價變成順口溜,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記住并且不易忘記。我們把元素符號、原子團等制成小卡片,把重點內容寫成韻語,簡化記憶。我們還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于學習興趣,其形象識記能力超過抽象識記能力,喜歡動手,再造想象力比較豐富的特點,發動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活動。在教學中我們還借助于圖片、模型、視頻、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教學。這些活動的開展消除了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感到化學有趣,樂意學,使智力和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作者:付海峰 單位:重慶市秀山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