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學實驗技能探索
時間:2022-09-30 09:37:01
導語:初中生化學實驗技能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談一談自己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的一些具體的方法。
一、充分準備好第一節化學課,進行化學實驗的啟蒙教育
在第一節化學課中,首先通過演示自己準備的幾組有趣的實驗,例如“燒不壞的手帕”、“口吹牛奶”、“魔刀殺鬼”,把學生領進化學的大門,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神奇魅力,然后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思維引進預先設計好的教學軌道,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告訴學生怎樣去觀察、觀察什么。觀察時不僅僅是用眼看,還包括人的耳聽、手摸、鼻嗅等。
二、演示錯誤實驗過程,讓學生找錯得結論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將書本實驗過程加以簡單改動,變成無法獲得正確結果或者出現意外的錯誤實驗,然后由學生思考找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改正實驗步驟中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嚴謹性思維和探究能力。例如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中,正確的發生裝置是試管口要塞一團蓬松的棉花團,由于學生操作時容易遺忘,所以教師演示時故意不放棉花團,讓學生看著高錳酸鉀固體沿著導管進入水槽,水槽中的水瞬間變成紅色,這時讓學生討論出現這種意外的原因,學生馬上就想到試管口那團棉花的重要性。并且學生會意識到如果繼續加熱高錳酸鉀的話,很有可能讓更多的高錳酸鉀進入導管,可能堵塞導管,導致塞子沖出或者更嚴重的是發生試管炸裂,所以此時學生會強烈要求老師停止加熱。這時老師就移開酒精燈,稍等片刻,學生就聽到了試管破裂的聲響,這時老師讓學生討論出現這種意外的原因。學生馬上就想到停止加熱后試管內氣壓減小,水沿著導管倒流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破裂。這樣學生自己實驗時就一定不會出現先滅酒精燈后把導管從水槽中移出的錯誤操作。同時老師也要告訴學生:如果實驗過程中由于操作錯誤,看到水倒流入導管了,不要驚慌,這時可以迅速拔下塞子,這樣水就不會進入熱的試管,試管也就不會破裂了。這期間,教師用故意錯誤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明白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在實驗中要冷靜、沉著。通過教師的錯誤操作,引導學生不但對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實驗的過程和注意事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學生用實驗探究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實驗學習效果。
三、通過分析具體的實驗,讓學生對以后類似的實驗達到觸類旁通
一般說來,每一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步驟等方面總有規律可循。因此我在講每一類實驗中的第一個實驗時,首先向學生分析這類實驗的設計原理和內容要求。而后再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在此基礎上師生通過分析、對比,共同總結出這類實驗的規律,以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如通過講解并且做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來制取O2的實驗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固體和液體、常溫下反應時的實驗原理、儀器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規律。從而為我們以后學習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做好準備。
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中來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
把一些演示實驗和學生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是我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活動,提高實驗技能的又一做法。此外,通過家庭小實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如:利用本地是農耕區,測量土壤的酸堿度或在廚房中除水垢等)。化學實驗進入學生的生活,打破了學生認識過程中的思維定勢,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社會所需的人才。總之,提高學生化學實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多動手、勤歸納、善總結的能力,才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張來旺 單位:內蒙古五原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2]宋海峰.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學化學教與學,2006,(10):30-31.
- 上一篇:淺談人教版高中化學特點及教學模式
- 下一篇:淺談化學實驗有效性提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