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教學實踐生物化學論文
時間:2022-08-06 10:21:40
導語:留學生教學實踐生物化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1.1克服交流障礙
留學生上課積極性高,只要是不明白的問題他們都會提出,這就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好的英語聽說能力。而目前我們國家培養出的人才大多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局面,他們會進行流暢的閱讀,卻在“聽、說”這兩個環節能力較差,更具有挑戰性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學生具有濃重的口音,而且語速較快。面對這樣艱難的狀況,我們教師除了提高自身專業英語的修養外,還利用假期參加本校英語培訓班;這樣就有機會與外教交談,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同時,筆者認為可以添加留學生的微信或QQ,經常與他們語音聊天,這樣既可以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文化,而且溝通逐漸順暢。有了溝通能力上的提高,則足以勝任留學生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全英語教學的工作。
1.2扎實備課
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生物化學實驗的實踐性特點,主要是通過加入幾種試劑來驗證蛋白質、糖或脂類的性質。因此實驗原理以及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現象等解釋工作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準備,掌握專業的英文詞匯,能夠準確發音,還應該具備規范的解釋能力。畢竟解答疑問不是機械地背誦課本,而是要根據具體內容用適當的語言講解表述,授課教師應在備課時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準備用一種以上的方式講解所授內容。有資料顯示,中文教學的備課與授課時間比例是5∶1,而英文教學的備課與授課時間比是20∶1[4]。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著實驗教學的成敗,為了保障英語授課的流暢進行,教師必須對所授內容爛熟于心,除了明確授課的重點難點,做到講課內容層次分明外,還可以嘗試書寫英文講稿理清講課思路,通過反復練習,達到脫稿講課的程度[5]。
2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留學生生物化學理論90課時,實驗45課時。開設實驗共14個。實驗教學是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產生直觀認識,從而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熟悉并掌握一定的藥理學實驗方法。所以,一般是理論講授在前、實驗緊跟其后。這樣有利于學生全面、深入、準確地掌握理論知識。我們根據留學生的學習水平選擇具有代表性、經典的驗證性實驗,本著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為輔的原則,開設了14個實驗。要求教學內容淺顯易懂,講授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學生會分散注意力。教材是傳授教學內容的工具,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目前,國內尚無留學生生物化學實驗合適的教材。結合我室多年實驗教學經驗以及留學生的具體情況,本教研室組織多名教授和實驗教學一線的教師,編寫了實驗手冊,采用經典的藥理實驗作為教學內容,每個實驗均包含Principle、Reagents、Procedure、Precaution、PracticalQuestion等項,內容詳實,語言深入淺出,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實用性。這樣有利于留學生理解實驗內容,減少了交流的困難,同時留學生也可以根據講義內容,避免操作中的失誤,受到了留學生的歡迎。另外,要把握實驗節奏,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利用等待實驗結果的時間,就實驗內容、實驗過程、實驗細節及相關學科知識向學生提出問題,使他們帶著問題做實驗,提高其實驗興趣[6]。實驗教學在理論教學基礎上,主要用英語講授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等內容。為便于留學生掌握實驗內容和熟悉實驗過程,帶教教師示范操作過程,讓學生準確把握實驗內容及方法,有利于實驗的順利完成。由于留學生較重視動手操作,在實驗過程中,他們會就實驗內容或實驗現象提出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先進行啟發性提示,如果學生還是沒有回答正確,再去告訴他正確答案。學生分組實驗時,不斷提醒操作次序和注意事項并及時糾正錯誤操作。最后讓學生匯總實驗結果,與預測結果比較,解釋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經驗,下課前教師用英語講授正確的實驗結果[6]。
3教學方法
授課時,采取以講授為主,提問、質疑、誘導、啟發為輔的教學方式。實驗內容以講授為主,一些小的知識點和相關理論知識采取啟發、提問、質疑等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實驗原理、操作過程、實驗結果等內容讓學生自己先討論、分析并提問,最后由教師點評,給出正確的實驗結果和準確的實驗分析[6]。例如在Fehling’stest這個實驗中,提問:為什么葡萄糖溶液與菲林試劑在高溫的環境下由藍色變成磚紅色?說明葡萄糖有什么性質?然后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的答案,以增強其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另外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留學生實驗課前的預習,要求學生結合實驗內容復習生物化學及有關基礎學科的理論知識,努力創造實驗條件,讓每個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結束后教師對每次實驗進行小結,要求學生對實驗數據獨立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實驗結果、書寫實驗報告等。另一方面,要做好預實驗,認真記錄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分析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學生做好實驗鋪平道路,對于學生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和感悟給予肯定,激發他們探求科學現象的興趣。同時,在實驗臨近結束時我們讓留學生走上講臺闡述實驗心得,遇到容易混淆的概念或留學生的錯誤時教師應通過暗示而不是立即指正,讓留學生自己總結出正確的答案。教師還可以引導其他學生一同討論,以加深其對于問題的認識。由于留學生個性活潑張揚,極愛表現,因此這種方法成功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很受歡迎[7]。我國留學生教育事業尚處起步階段,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事業可以促進國際科技文化交流,提升我國的教育國際競爭力。在教學中,不斷摸索,逐步完善教學體系,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以培養學生實驗興趣、能力為出發點,改變學生機械做實驗的習慣,為培養科研型人才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8]。因此,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在實際授課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法,不斷摸索和完善適合留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作者:張云華李冬妹羅星潘澤民張金莉王鐵鵬高蕊黃瑾工作單位: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
- 上一篇:農業院校實驗教學下生物化學論文
- 下一篇:扶貧開發及脫貧奔小康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