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課教學反思

時間:2022-01-02 02:40:09

導語:生物化學課教學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化學課教學反思

一、教學內容介紹

教師授課內容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高國全主編的《生物化學》(第3版),本教材為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教材、衛計委“十二五”規劃教材?!癛NA的結構與功能”選自教材第三章第四節,其具體教學內容有:信使RNA(mRNA)、轉運RNA(tRNA)、核糖體RNA(rRNA)及其他非編碼RNA;本堂課能為后續“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知識內容奠定基礎,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教學重點是mRNA和tRNA的結構和功能,教學難點是mRNA的結構。授課時間為1學時,即50分鐘。

二、教學模式介紹

本堂課采用“整—分—整”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講授、問題式、討論式、自學輔導式等教學方法和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DNA和RNA在分子組成、結構及種類的區別”作為引論,導入新課;以表格的形式概述性地介紹本次課主要的教學內容,并提出教學目標;再以講授和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教學,分別介紹mRNA、tRNA和rRNA的結構和功能,遵循突出重難點、從簡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基本原則;最后以動畫視頻的形式播放3種RNA的結構及其在蛋白質多肽鏈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并進行歸納總結,升華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認識。另外,對“其他非編碼RNA”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單介紹,并提出“小RNA的種類及學科前沿進展”等問題,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科研思維和科研素質。

三、反思成功之處

筆者通過反復觀看本次教學錄制的視頻,認為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及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通過幻燈片、視頻等表述方式有效地整合知識結構,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問題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運用“總—分—總”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開始先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指出應掌握的重點知識,然后分別講授三種RNA的結構及功能,逐步實現學生的學習目標,最后以動畫視頻的形式總結歸納,并提問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看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各個知識點環環相扣,教學內容形成一條主線,層次清晰明了。第三,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基本原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本堂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的順序安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了基礎知識及技術。第四,本次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性主要體現在課前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及學生實際編寫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學過程中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控制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充分,越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越充分,就越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反思不足之處

本次教學活動教學效果良好,但仍有許多不足。第一,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如導入新課部分內容講解時間過多,導致課后總結時間倉促。第二,本堂課注重板書教學的作用,但板書層次不明了,字體太小,沒能照顧教室后排的學生。第三,教學資料準備不夠充分。通過這次教學反思,筆者在肯定自己教學長處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并為以后教學的完善和提高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永富,鄭湘寧.一堂生物化學課的教學反思[J].中醫藥導報,2009(8):98-99.

[2]熊偉,左紹遠,林春榕,等.對醫學類本科專業醫學生物化學的教學反思[J].基礎醫學教育,2015(7).

作者:湯婷 單位:長沙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