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出口企業與人民幣升值策略

時間:2022-05-18 11:28:13

導語:中小型出口企業與人民幣升值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型出口企業與人民幣升值策略

摘要:目前多種因素導致人民幣處于升值階段,人民幣連續升值直接影響了中小型出口企業正常經營。從一則不銹鋼廚具出口業務利潤受損案例入手,分析企業因缺乏匯率風險管理使利潤受損的原因:一是沒有匯率風險識別,二是沒有匯率風險衡量,三是沒有匯率風險處理,四是沒有匯率風險管理效果評價。針對以上情況提出對策:一是建立匯率風險管理機制,二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三是充分研究和運用好國家政策。

關鍵詞:中小出口企業;人民幣升值;匯率風險;風險管理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2021年1月7日,人民幣匯率沖破6.5關口后離岸匯率最高攀升至6.41,在6.45附近小幅波動,創下自2018年6月以來的紀錄。人民幣升值降低了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利潤,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必須加以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

一、案情介紹

A公司出口以不銹鋼廚具系列產品為主,有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500多臺(套)生產設備,包括拋光機和焊接機等。年生產和加工能力300萬打,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市場。近年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不斷摸索建成了自己的智能流水線,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費用,取得了多個國際認證,銷路順暢。2019年11月一家印尼客戶要求不銹鋼廚具報價,業務員根據當時的匯率100美元:702.38元人民幣,經過5個月的艱苦談判,最終于2020年4月簽約,合同總金額達10萬美元,合同約定使用CIF價格術語,以即期信用證結算,貨物分三批出運,運輸時間分別為2020年6月份、9月份、12月份。簽約時匯率為100美元:708.07元人民幣,預期利潤7萬元人民幣。簽約后A公司即落實原材料,安排生產,第一批貨值3萬美元的貨物,于2020年6月下旬順利裝運,順利制單議付,銀行通知單顯示7月20日收匯,當日結匯,匯率為100美元:697.04元人民幣,業務員按照簽約時核算利潤應為21242.1元,因人民幣升值,實際盈利20911.20元,匯兌損失3300多元;第二批貨物順利生產裝運,于2020年10月8日結匯,匯率為100美元:677.72元人民幣,匯兌損失9105元;第三批貨物順利生產裝運,于2021年1月12日結匯,匯率為100美元:645.08元人民幣,單純匯兌損失就達到25196元,再加上疫情導致海運費暴漲,運費多支付1萬元。至此一筆出口業務完成收匯。從報價時到出口簽約時每100美元可以盈利5.69元,到結匯時不但沒有利潤,反而變成了虧損,損失最大的第三批貨物每個美元虧損0.63元,虧損率達將近10%。一單十萬美元的業務從報價時預計毛利7萬元,預期利潤約10%,到最終業務結算盈利2萬多元,利潤率只有3%。自此后A公司宣布產品對外報價上調10%,國外客戶反應冷淡,A公司只好決定暫停承接國外訂單。

二、案情分析

看似只是一個由于人民幣升值導致企業利潤受損的簡單案例,但其中折射出的卻是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現基于風險管理機制進行以下研究和剖析。

(一)沒有匯率風險識別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指風險管理人員通過對大量來源可靠的信息資料進行系統了解和分析,認清經濟單位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而確定經濟單位所面臨的風險及其性質,并把握其發展趨勢。進出口業務中,匯率風險識別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中小型出口企業匯率風險管理人員收集各方面的信息進行了解和分析,從而判定影響匯率的各種因素?,F階段有專家指出,疫情、經濟基本面、利差因素、貿易出口、美元指數,這些指標應成為中小型出口企業關注的重點。2.應對策略。本案例中可以看到企業匯率風險意識淡薄。長期以來,A公司應對匯率風險的做法,在我國的出口企業,特別是生產型出口企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企業領導認為主要應該把精力放在生產產品上,通過改造生產設備技術,提高生產量,擴大生產規模,擴大出口數量,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獲得巨額利潤。對進出口業務經營中存在的匯率風險認識不足,認為外匯風險管理無所謂,一方面不會為企業產生什么效益,白白增加人手,徒增費用開支;另一方面認為,就算是發生了外匯風險,產生了一些損失,企業也足以承擔。領導沒有外匯風險管理意識,企業人手有限,特別是財務多聘請兼職人員,所以沒有專門的隊伍或指定專門人員負責風險管理,沒有開展風險識別工作?,F階段中小型出口企業應認真收集疫情、經濟基本面、利差因素、貿易出口、美元指數方面資料并加以研究。比如以疫情為例,疫情對進出口業務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一是影響了產品的需求結構,大量防疫物資成為進出口的重點,二是各國均制定了非常嚴格的進口檢驗檢疫手續。中小型出口企業要認真研究疫情分布、感染人數、死亡人數等信息,還應該研究各個進口國市場在需求量、價格、商檢現狀、運輸費用方面的變化,從而確定疫情對本企業出口的影響。

(二)沒有匯率風險衡量

1.風險衡量。風險衡量是對某種特定的風險,測定其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及其損失程度。風險衡量以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為主要測算指標,并據以確定風險的大小或高低。損失概率是指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風險衡量中可以通過對損失頻率的計算來達到估計損失概率的目的。匯率風險衡量同樣可以通過對匯率的變化,觀察一定時期內升值次數,測定匯率升值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對企業利潤影響的程度。2.應對策略。案情描述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人民幣升值為A公司帶來的利潤損失是明顯的,損失程度從第一筆業務損失幾千塊錢,到第三筆業務損失上萬塊錢?,F實業務中,企業可以通過大量、不斷的業務資料搜集,確定匯率風險發生的大體概率、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沒有匯率風險處理

1.風險處理。風險處理是指針對經過風險識別和風險衡量后的風險問題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風險處理的手段通常分為兩類:控制型手段和財務型手段??刂菩褪侄问峭ㄟ^避免、消除和減少風險事故發生的機會以及限制已發生損失繼續擴大,通常采用避免、損失預防、抑制、控制型非保險轉移等手段。財務型手段是通過事先的財物計劃,籌措資金,以便對風險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及時而充分的補償,通常有保留或承擔、財務型保險轉移、中和、保險等手段。進出口業務中匯率風險處理的手段也是可以通過控制型手段和財務型手段完成的。比如采用控制型手段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這就是很好地避免匯率風險的手段;在出口合同中規定匯率條款,可以預防匯率風險;通過套期保值等方式鎖匯,則可以抑制匯率風險。使用財務型手段,則可以采用建立海外倉或海外公司轉移風險,開展加工貿易、易貨貿易等方式實現外匯風險中和等。2.應對策略。本案中A公司至少可以有三種辦法來規避匯率風險:合同中加列匯率條款、使用人民幣結算、鎖匯??梢栽谶M出口合同時,加入匯率條款,明確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當支付貨款時,該匯率如有變動達到一定幅度時,則按比例相應提高合同結算價格。當然在實際業務中,也有個案顯示,匯率條款由于制定的不細致,無法具體落實而產生異議,所以要認真加以研究??梢院涂蛻魠f商使用人民幣對外結算貨款,可以有效降低匯率損失。從出口商角度來看,使用人民幣結算存在兩個難題,一是手續復雜,二是國外客戶不接受。實際上,從已經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企業反映看,人民幣結算手續非常簡便,只要激活人民幣賬戶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功能,就可以開展業務,而企業擔心國外客戶不接受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問題,其實是一個自己假設的難題,很多東南亞客戶非常愿意配合,本案例中的印尼客戶當然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簽約后立即與銀行協商鎖匯。從實際業務看,鎖匯手續并不復雜,進出口企業簽訂進出口合同后,可以與銀行簽訂遠期外匯合約,銀行不需要企業支付任何額外費用,也沒有額度限制,只需支付少量保證金,保證金履約后返還,即可完全鎖定遠期價格。

(四)沒有匯率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1.風險管理效果評估。風險管理效果評估是指對風險處理手段的適用性和效益性進行分析、檢查、修正和評估。匯率風險管理業務中,企業應對通常采用的在合同中加入匯率條款、人民幣結算、鎖匯、加工貿易、建立海外倉等等匯率風險手段的可行性、使用效果,進行充分的效果評估。2.應對策略。本案中看似沒有開展匯率風險管理效果評價,其實A公司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上調產品報價、暫停承接國外訂單。A公司可以采用損失期望值分析、效用分析、現金流量分析、統計分析等多種方法,針對匯率風險管理效果進行評價。比如可以通過損失期望值分析法,建立損失矩陣,描述風險處理手段方案及其成本并據以對匯率風險管理效果進行評估。

三、案情啟示

(一)建立匯率風險管理機制1.強化匯率風險意識。企業領導應強化匯率風險意識,克服避險意識淡薄、匯率風險認知錯誤。現階段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彈性走強,表現出雙向顯著波動特征,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匯兌損益波幅加劇,而且我國監管機構已多次強調企業要樹立風險中性意識,重視匯率風險管理。2.建立匯率風險管理機制。首先明確原則,規定匯率風險管理的原則,比如以規避和防范匯率風險為目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確定匯率風險的識別要素,明確匯率風險衡量指標,提示匯率風險處理的手段,確定匯率風險管理效果評價方法,設定公司各個層級的審批權限、交易管理及內部操作流程,明確業務部、財務部、總經理的職責,提出信息隔離措施,設定風險報告和風險處理程序。3.配備專人負責匯率風險管理。盡管中小企業存在規模小、人員少的特點,但依然應安排專人專門負責匯率風險管理,當然可以爭取得到在銀行的配合下,做到隨時關注匯率波動情況,識別匯率風險,及時風險預警。

(二)提高企業競爭力

1.自主創新。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使出口企業的利潤消失殆盡。隨之而來的是消減企業價格的優勢,企業導致無法接單。究其原因還是企業存在低價競爭思維,這種經營思維不改變,很難擺脫企業的困境。應該從積極創新產品,開發產品功能,滿足特定消費者需求著手,建立自己的渠道、專利、品牌,建立企業穩定的消費者群,降低價格彈性,有效減少匯率對價格和競爭力產生的不利影響。2.建立海外分支機構。眾多企業到海外建立分支機構,建立海外倉,主要目的是完善自己的物流鏈、供應鏈。對于中小出口企業來講,建立海外分支機構,既便于開發海外市場,發展海外客戶,又方便牢牢控制物權,還可以實現企業資金的統籌安排,從而更加有效規避匯率風險。3.開展深度加工貿易。由于加工貿易的獨特運作模式,原材料來自國外,成品出口國外,加工費為主要收益,在匯率波動頻繁下開展加工貿易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盡管加工費可能使用外幣支付,但企業收入受匯率波動影響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產品確實在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必須開展加工貿易。要注意提升加工貿易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努力由簡單加工、組裝向技術、品牌、營銷環節延伸,積極開展深度加工貿易。

(三)充分研究和運用好國家政策

1.熟悉現行政策。有的企業不熟悉退稅政策,過分強調退稅的時限,擔心退稅時間緊,如果不抓緊時間結匯就會耽誤出口退稅。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企業應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次月起、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備齊有關退稅憑證,申報辦理出口貨物增值稅退稅。案例中第一批貨物是2020年6月份出運的,次月就是2020年的7月份,至次即2021年4月30日前都可以申辦退稅,所以企業不應該盲目著急,而應準確了解退稅政策,把握好退稅時間節點,避免因為退稅時間緊而不得不承擔匯率損失。2.研究國家政策走向。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五中全會進一步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些方針政策將直接引領各級政府行政部門具體辦法措施的制定,指引著配套的財政、稅收、投資政策支持,企業應很好地加以研究,并運用于企業的經營決策之中。3.響應政府號召開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中小出口企業應摒棄以往規?;?、代工廠思維,減少批量加工,積極發揮自身生產技術優勢,降低出口產品內銷成本,對標國內產品標準,探索與國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對接,多渠道搭建內銷平臺,擴大內銷,走內外貿一體化道路。

四、結束語

在復雜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面臨著各種各樣地風險,特別是現階段人民幣匯率升值使中小出口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中小型出口企業應盡快建立自己的外匯風險管理機制,熟練掌握外匯風險規避手段,通過自主創新、開設海外分支、深度開展加工貿易提升企業競爭力,還要充分研究、運用政策,統籌開發好國內外市場。

參考文獻:

[1]單冰.外貿企業應用外匯掉期工具規避匯率風險的三大功能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7(2):64-67.

[2]朱淑珍,張景明,李志鵬.新常態下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的應對策略[J].管理現代化,2020,40(2):21-23.

[3]胡亞冰.疫情沖擊下企業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J].中國金融,2020(11):58-59.

[4]李曉林,何文炯.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作者:張志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