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過后人民幣國際化速度加快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2 02:58:00
導語:金融危機過后人民幣國際化速度加快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場華爾街的金融危機使我們看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一個國家的興盛強大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奠定了基礎。我們要正視問題的存在,但更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也許路途坎坷,前途卻是光明的。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國際儲備;貨幣政策
2008年美國爆發了一場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迅速蔓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漸漸轉變成一次資本主義自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爆發的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我們2萬億的外匯(以美元為主)儲備大幅縮水。這使得我們認識到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儲備背后的一系列問題。于是,在今年4月2日倫敦召開的G20峰會上,我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了“超主權貨幣”的概念,旨在改變單一依賴美元機制,當然這一提議目前行不通,但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應該加快匯率體制改革,正視外匯儲備問題。美國通過發行美元轉嫁危機,巨大的損失使得我們必須調整當前的儲備體系,來避免緊盯美元帶來更大的損失。人民幣國際化就成為必然趨勢,所以我想談談人民幣國際化的一些小問題,及其發展趨勢之我見。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階段取得的成績
(一)貨幣互換協議,包括以下內容:2008年12月4日,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兩國通過本幣互換可相互提供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2009年2月8日,中國與馬來西亞簽訂的互換協議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
2009年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家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通過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兩國經濟增長。該協議互換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8萬億白俄羅斯盧布。協議實施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并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該協議互換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175萬億印尼盧比。協議實施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阿根廷中央銀行29日在這里簽署了70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貨幣互換框架協議,這是迄今中國和拉美國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交易。根據該框架協議,阿根廷從中國進口商品時可以使用人民幣,不必再使用美元作為交易的中介貨幣。
(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于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發展,規避匯率風險,改善貿易條件,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
從貨幣理論的角度來看,一國的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其貨幣職能必須國際化,與其作為一國國內貨幣的職能有所不同,必須具備一系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相應條件。
政治方面:國內政局保持長期穩定,并且在國際中處于強勢地位,以保證金融資產的安全性。經濟方面:一國宏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規模總量足夠龐大;幣值需保持相對穩定;有完善的金融市場機制。
綜合以上考慮,我覺得人民幣目前還沒有具備成為國際儲備的條件,最重要的就是國內金融市場還不夠健全,沒有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可兌換,離岸金融業務也沒有得到充足的發展。但我們現在具備的優勢以使我們有能力向世界推廣人民幣:
充足的國際儲備——這是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為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根據通行的國際儲備需求理論,充足的外匯儲備一般應維持在30%左右。我國近年來外匯儲備穩步上升,達到并遠遠超過了同期進口額的30%,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不利因素)
(一)遭遇“特里芬兩難”。“特里芬兩難”是償還能力與持有者信心之間的兩難境地,任何一種貨幣來充當國際貨幣時都存在“特里芬難題”,即要使貨幣價值要穩定,它就不能作為國際貨幣;要作為國際貨幣,它的價值就難以穩定。
(二)政府的貨幣政策將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由下圖知,人民幣國際化之后,即意味著政府選擇了穩定的匯率制度和資金的完全流動,因為一個高度開放的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場和貨幣價值的穩定是國際貨幣的基本標準。
(三)國外熱錢的涌入,投機增加。人民幣國際化使得國內經濟更容易受到世界經濟沖擊。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縱觀各國經濟的發展,當一國經濟實力增強以后,本國貨幣必然要走國際化道路。一國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硬通貨,能在世界范圍內自由兌換、國際結算、國際儲備和執行價格標準。目前,在世界范圍作為國際貨幣的貨幣有美元、英鎊、馬克、日元、法郎、瑞士法郎、歐元、SDR等不足10種,比較通用的有美元、馬克、日元和歐元。公務員之家
從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提出了人民幣國際化三步走計劃: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但是,要在短期內實現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難度還很大,有不少障礙需要克服,這個時間可能是5年、10年,甚至20年,可是憑借著國民經濟的強大后盾以及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人民幣的國際化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五、小結:
在全球經濟瞬息萬變的時代,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也是適應經濟發展,改革現行匯率制度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應不畏懼人民幣國際化甚至中國國際化過程中的困難,勇于前進,積極探索,把握機會,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周小川.超主權儲備貨幣引發熱議.
- 上一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探討論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要領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