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設計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11-29 03:22:09

導語:建筑防火設計在建筑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防火設計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開始對于建筑防火方面的設計越來越重視,建筑防火設計中的各項問題和隱患應該被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所予以足夠的重視,盡可能的采取一些方法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樣也可以對于我國的建筑行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诖?,本文針對建筑材料的應用和選擇切入分析,針對平面布置和總平面布局對于建筑內部的結構影響以及建筑內部的空間分布做出探討,簡要分析的防火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希望可以為相關的行業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防火設計;建筑設計;具體應用

1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材料的質量是否過關,并且對于一些優質的建筑材料來說,其防火性能也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我國當前的建筑物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統計和分析來看,很多建筑出現火災的原因都是由于建筑物的施工材料很容易被明火或溫度所影響,產生自燃現象[1]。通常情況下,建筑材料起火的情況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1)在選擇建筑材料的過程中,對其防火性能的考慮仍然不足,很多施工單位僅僅將建筑材料的價格和性價比擺在首位,這基本符合當前絕大多數施工企業利潤優先的基本理念,但是這種考慮方式不僅使很多沒有達到相關標準的材料流入到施工過程中,同時也在建筑的最初階段就埋下了后續的安全隱患,是非常不可取的。(2)很多建筑材料的內部組成成分十分復雜,一旦發生燃燒的現象,很可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煙霧,這些氣體和煙霧很可能會對人們的呼吸道產生很嚴重的危害和影響,甚至在火災發生的時候阻止人員的逃生和外部的救災工作。根據上述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在民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對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做出明確的考慮,絕不能僅僅把價格擺在首位,只有針對材料的價格和性能進行了綜合性的選擇和分析以后進行選擇的材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火災的材料的防火問題,最終確保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2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對建筑的影響

平面布置和總平面布局對于建筑本身和相鄰的建筑物的使用及其安全性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滿足消防安全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對總平面布局進行建筑配置合理的布置以及消防車道和防火間距的合理設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防止火災,發生時候進一步蔓延到整個建筑物本身,建筑物和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該根據行業的標準進行布局,在由于場地規模的原因造成不能夠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補救[2]:首先,技術人員可以將一些占地面積相對較小,并且防火等級相對較低的建筑作出拆除;其次,可以設置獨立的室外防火墻結構,并且在設置該結構的過程中應該進入排煙和通風;最后,可以將建筑物本身的普通墻壁改成防火墻,同時可以將相鄰墻面的開洞面積相應的減少。

3建筑內部空間的布置

為了確?;馂陌l生時,煙氣和火災在建筑內部及時得到控制,從而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損失最小化,在建筑內部空間的布置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合理科學。3.1建筑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建筑內部的一個部位發生火災的時候,進入布置應該可以限制煙氣和火災在內部的擴大和蔓延,同時為消防人員的救火和救人提供足夠的空間;其次,一旦建筑內部發生火災的時候,建筑布置應該可以將煙氣和熱量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再次,消防人員在救火過程中應該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建筑內部自帶的滅火設施;最后,對于可能存在爆炸和火災的建筑物部位,建筑布置應做到盡可能的減少重要設備和工作人員的致命傷害。3.2設備用房的布置應遵循以下要求。首先,變壓器和燃氣鍋爐房等設施應該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層或者是首層的外墻部位;其次,變壓器室和鍋爐房的門與安全出口應該直接連接,最好發生危險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走安全通道,并且機房內的總體儲存油量應該小于1m3;再次,建筑物首層靠外墻部位應該設置消防控制室,并且消防控制室應該盡可能避免電磁場的強烈干擾;最后,安全出口和疏散門之間應該盡可能的靠近。3.3人員密集場所的設置要求。對于人員相對較為密集的活動場所,一般應遵循如下設計原則:(1)多功能廳和高層建筑的內部會議廳等人流相對較大的長度應該設置在建筑物的3層以下,如果不能設置,應該是每個房間的面積小于400m2,并且設置2個以上的安全出口,同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2)歌舞廳等娛樂場所也應該設置在建筑物的3層以下,并且在布局上應該盡量的靠外向,盡可能的避免設置在廊道的2端,如果設置在其他的樓層時應該確保滿足如下設計原則:首先地下一層的地面和出口的距離應該在10m以內,并且嚴格保證一個房間的面積在200m2以下,出口的設置應該在2個以上,同時設置排煙設施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4建筑內防火分區的劃分

在火災發生的時間段內,為了使火災盡可能的減少向建筑物的水平和豎直方向擴散,并且將其限制在一定的活動范圍內,進行科學的防火分區規劃是極其重要的,一旦火災發生在建筑物內部,要將煙霧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就需要合理的劃分防煙分區。對于民用的高層建筑來說,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約為1500m2;對于多層和單層的民用建筑來說,防火分區最大的區域面積為2500m2[3];地下室的防護分區面積約為500m2。在防煙分區的規劃上,應該盡可能的采用隔墻和擋煙垂臂等結構進行劃分。

5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展望

建筑構造是民用建筑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建筑防火的設計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到科學合理的結構設計對其產生的積極影響,但是這種情況,我國的結構設計工作者相對比較欠缺。首先是民用建筑的轉角處,在設計防火墻的過程中相對比較麻煩,針對目前的情況是人們對于防火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所以在防火墻的周圍進行設計門窗的過程中,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門窗設計產生問題,就不利于火災發生的過程中及時的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這是我國建筑防火設計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之一。其次,在房間門窗的設計上當前很多民用建筑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一些樓梯間和內墻上,一般來說在這些位置我們應該僅僅設計一些疏散門就可以了,但當前很多民用建筑在該區域還是設置了很多的其他門窗,這些門窗的存在對于防火是極為不利的。除此之外,很多民用的高層建筑電梯周圍門窗設計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甚至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設計和施工,這對于建筑的防火性能有著嚴重的影響,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6結束語

我國的大量高層建筑,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的拔地而起,這些建筑在節約了大量的占地面積的同時,也使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我國目前對于民用建筑的防火設計行為研究和實踐都相對薄弱,造成很多建筑在建設過程中和投入使用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可靠性較差現象,甚至一些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已經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生存財產安全威脅。在日常的建筑防火設計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同時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和準則進行施工,這對于我國相關領域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師丹丹.建筑防火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5(12):00032.

[2]劉旭貞.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分析[C]//太原市民營企業工程技術發展推進會.

[3]徐瑾.安全與成本綜合評價體系在建筑消防設計中的應用[D].

作者:趙俊 單位:大同市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