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探索

時間:2022-11-20 11:06:41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探索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作為國家水電資源開發的重要項目,在國民經濟以及人們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發展水利水電項目,不僅可以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問題,而且還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與其施工技術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在新的發展時期,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分析水利

水電工程與居民生活、生產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其具有公益性,多年來一直受到國家關注。水利水電工程不僅包括水利工程,還包括水電工程,因此其施工建設相對復雜。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質量,不斷研究和優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才能夠更好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1水利水電工程概述

1.1學科定義。隨著水利水電工程影響范圍的不斷增大,人們對水利水電施工格外重視,更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學科,為其科學施工提供準備。此專業的學生所需掌握技能較廣,不僅包括勘測施工、設計規劃、科研管理同時還要掌握實際實踐技能,在實際施工中,提升綜合能力。由此可見,在進行水利水電施工時,需要高級工程技術型人才,并在此基礎時,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研發,提出建設性的發展建議,不斷提升工程設計施工的便利高效性。1.2目標意義。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目標主要為除水害與興水利。在此過程中,需要運用先進技術,不斷降低材料資源的損耗,減少施工帶來的環境影響問題。降低水利水電施工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防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建設發展,保證可持續化的發展目標。利用現代化先進技術,不斷完善水利水電施工,為資源利用與保護提供支撐,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水利水電工程中現代施工技術分析

在現代化計算技術的影響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向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發展,其中主要依靠“3G”技術作為依托,大大提升水利水電施工的質量,強化施工的精準性、穩定性,縮減施工耗時,大大增加項目施工效益。利用現代化施工技術,彌補傳統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工作的實效性。2.1GPS定位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GPS技術一般用于工程測量之中,可以為工程項目施工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與數據支持。測水準技術、測角技術是傳統地面定位技術,隨著科學的發展,GPS技術也在不斷優化和進步,并且逐漸取代了傳統測量技術,其具有科學化、測量迅速、準確度高等優勢,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推進了工程施工進度。相比于傳統的分析法,其數據誤差極小,可記載動態波位,可謂使用者獲取戶外數據提供技術支撐,并大大提升數據的精確度。如:在測量放線時,可充分利用GPS技術進行定位分析,發揮其實踐意義,提升工作的精確度減少成本消耗。僅僅需要測量人員在目標區域站進行兩秒左右的測量,輸入編碼、調整精準度后,進行區域測量。隨后借助專門軟件在室內進行圖紙繪制、填寫所需數據,同時可利用GPS技術對土地類型進行檢測,提升工作高效性與精準性。2.2AutoCAD計算機輔助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AutoCAD技術應用頻率較高,并且應用范圍較廣,其不僅可以提供具有專業性的數據支撐、更可以提供直觀的圖形計算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其可為工程提供縱斷面圖、完成繪制橫斷面,輔助計算面面積,并滿足其他圖紙繪制需求,大大降低了實際工作總量、降低工程數據計算難度。2.3數據庫技術與GIS技術的應用?,F代化社會中,自動化、數字化應用趨勢顯著,在此背景下,水利施工引入GIS技術及數據技術尤為重要。通過先進技術的引進,可為水利水電施工建設提供數據支撐、數據分析、數據處理參考,大大提升了實際工作效率,不僅可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同時還可以保障數據記錄的存儲價值,提升施工的先進性。在水利水電施工中,引入并利用GIS技術,可構建三維全景立體模型,直觀全面地展現施工信息,便于計算、查詢、應用,使復雜的工程精細具體。

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注意問題

3.1要注意對成本的嚴格把控。通常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規模較大,系統較為復雜需要較長的完工時間,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成本進行嚴格把控,全面掌控施工各要素;3.2重視周邊生態保護。在進行水利水電施工時,應當重視施工過程帶來的一定影響,將其對生態環境的損耗較到最低,減少對周邊居民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施工開始前進行充分詳細的調查與規劃,防止項目施工嚴重影響周邊環境。3.3關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當重視項目工程的安全管理,不重視工程質量,同時要注意施工的穩定性,既關注項目完成后的使用質量,又關注項目建設過程的質量。在設計之初就充分分析實際環境,對潛在危險進行預判;當設計圖紙形成后,要及時進行檢查、檢測等對安全威脅進行分析。在突發安全隱患時,要主要保持冷靜,降低損失,及時判斷,針對性防治,及時制定相應的措施與應對計劃。3.4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質量問題備受矚目,在提升項目施工質量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系統的管理體制,用制度規范行為,保證項目施工開展時,管理落實到位。對此不僅要重視并控制每個環節的工序質量,同時還要注意控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不斷調整施工步驟,保證每個步驟都質量過關。3.5控制施工風險。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因項目工程特殊性,常常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與影響,導致施工中非人為因素對項目影響較大。如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常常導致項目施工極易受損,負面要以增加。因此在施工時,應當對潛在干擾要素進行充分分析,及時做好風險防范,控制風險,降低損失。

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

4.1Auto-CAD輔助設計技術。水利水電工程的運算多且復雜,特別是各種體形相貫處交匯線的計算更是困難,利用空間解析幾何方法才能得到答案。當只使用計算器進行手工計算,導致工作比較復雜,工作壓力巨大,也會使數據成果出現差錯。當前Auto-CAD建立數字化模型應用其中,發揮執行點坐標查詢的作用,使得問題解決更加容。Auto-CAD因為自身特點原因,使其成為了一種有效的圖形運算方法,為測量內業資料計算提供了保障。使不同工程中斷面面積的計算變得更加簡單,另外,也應用于其余圖紙繪制中,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程測量的壓力。4.2數據庫與GIS技術。隨著近年來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測量數據采集及處理技術逐漸向著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使用數據庫技術或GIS技術,能夠使測量工作人員更好地管理和使用龐大的測繪數據信息,并將所有的數據信息服務于工程建設中,是測量工作發展與進步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建立相應的數據信息系統。把大量的數據信息儲存起來之后,能夠更好地建立三維數字地形模型,使測量的工作效率取得較大的提高,避免重復工作的人力浪費,不僅降低勞動成本,還使分析、檢索及利用的方式更加便捷,真正實現了水利水電工程的自動化管理和數字化服務。

對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的研究,可以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在國家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規模也逐漸擴大,對其施工技術要求也有所增加,此時,相關部門以及技術人員就必須對水利水電開發工程施工技術的引進,更好的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周曉霞.水利水電工程土石方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8(11):47,49.

[2]張志榮.水利水電施工中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7):94-95.

[3]鮑義輝.探討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現狀及改進措施[J].智能城市,2018(16):131-132.

[4]都旭普.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縫施工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8(8):231,234.-118-

作者:關瑩 單位: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水政水資源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