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

時間:2022-05-15 10:48:53

導語: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

摘要:在我國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給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水土流失的治理技術研究。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礎措施,因此,本文主要論述了水土保持工程的特點及相應的技術措施,希望對我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水土保持;工程技術

在治理水土流失時,如果僅僅采用種植植被,增大覆蓋率的方法,在遭遇強暴雨時,植被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特別是在極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山區。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率降低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我國水土資源綜合防治的效率。

1水土保持工程

1.1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概述。水土保持工程技術實質上是以工程學原理為理論基礎,通過改變一定范圍內小地形,已到達保持水土資源,對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的技術。[1]它能有效提升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水土保持工程能有效地降低我國水土流失問題發生的幾率,特別是在特別是在山區、丘陵地區以及風沙地區中出現的水土流失問題。最初,水土保持技術主要應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隨著水土保持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水土保持技術在其他領域如山坡防護工程、水利工程及園林工程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水土保持技術不僅能對自然因素導致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治,在對人為層面導致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治理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作為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技術之一,水土保持技術也逐漸演變為了構建平衡的生態環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重要技術之一。1.2水土保持工程技術的特點。①水土保持工程技術的理論綜合性較高。一個科學的水土保持工程的設計需要包含土壤學、地質學、工程學、農業學、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②水土保持工程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在不同的地區,需要考慮不同的地域影響因素,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工程,而不能一概而論。③水土保持工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單獨的某個部門是無法完成整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只有國土資源、財政、林業、計劃、經貿、農業、司法、水利、公安、通、環保、建設等各部門的相互協調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水土保持工程的順利建設。

2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研究

2.1山坡防護工程。坡度較大的山坡如果遇到突遇降雨或者連續降雨時間過長的情況,就會在坡面形成徑流,坡面上的土壤就會隨水流沖走,造成水土流失問題。山坡防護工程是通過一定的人工措施,對小范圍的地形進行人工改造,對該地區的水流進行攔截或疏導,從而達到減少山坡的坡面徑流的目的。由于人為措施降低了雨水的下流速度,使其有更長的時間能下滲到地下,從而提高了植物的有效利用水分,增大了植被的覆蓋率。同時,對于沒有被攔截的部分坡面徑流,可以配套修建小型的蓄水工程。如果該地區的坡度較大,極易發生重力侵蝕問題,可以在坡底修建一些排水工程或攔截工程如攔截壩、梯田、水窖、擋土墻和水平階等,以降低水土流失的發生風險。[2]2.2溝頂防護工程技術。溝頂防護工程是為了改善河流沖擊溝道所產生的溝頂前進或者溝底下切的狀況而設定的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另一個重要的工程技術。溝道因為受到長時間的大量水流沖擊,很容易出現溝頂前移或下切情況,甚至會造成溝道的擴張,從而對兩岸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溝頂防護工程就是人為地在溝頂修建水量攔截溝壩,引導水流進入蓄水池,以減少水流對溝頂的沖擊力,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3]在實施溝頂防護工程時,要綜合考慮當地區域的實際情況,盡量能將蓄積的水源用于當地的農業或植被灌溉,以最大化的發揮溝頂防護工程的實際功能。2.3溝道蓄水工程技術。溝道蓄水工程也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工程,它是通過挖掘溝道來對山洪進行引流,從而降低水流在某一單方向上的徑流速度,同時,修建相對應的蓄水設施,從而避免水土流失的發生,同時,蓄積下來的水還能用于干旱時期的農業灌溉用水,不僅降低了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修建溝道蓄水工程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選擇蓄水池的地址。一般來說,需要考慮當地的地形,降水量,淤泥的積累量等情況,計算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并選擇地勢較低,谷口狹窄的開闊區域,這樣蓄水池下方的區域就比較安全。修建蓄水池時,可以選擇就近的材料來修建以節省物力和財力。

3結語

一直以來,我國都比較注重水土流失的治理技術。對水土保持工程技術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近幾年來,水土保持工程在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真正達到了攔沙擋土、固著水土、提高我國土壤資源面積的治理效果,不僅大大改善了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有效地提高了社會效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在未來,水土保持工程技術必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昕,肖歡.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研究.水利工程,2018(2):115~116.

[2]潘振.淺析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水利工程,2017(3):187~188.

[3]蔡前炎.初探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措施.技術探討,2018(2):183~184.

作者:龍勝豐 單位:銅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