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20 09:34:58

導語: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相關法律制度的出臺,近年來,建筑施工業全面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迅速展開,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當前的安全形勢卻不容樂觀。因此,搞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必須從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紕漏著手,致力于分析和解決問題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1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毋庸避談,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桎梏,而引起安全問題頻頻出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既有監管部門的責任,有施工單位的疏忽,從業人員自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另外,不得不考慮環境問題對施工安全產生的影響。

1.1監管部門監察力度不夠

由于部分監管單位和監管人員對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態度不積極,一味地追求建筑施工的速度,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置之不理或處理消極,執法不嚴,監管懈怠,不能有效地敦促施工單位消除安全隱患,增強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力度,導致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頻發。

1.2施工單位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出現兩方面的損害,一是建筑工人本身,二是施工單位所提供的器械和建筑物。由于器械方面的經濟損失是由施工單位自身承擔,加之國家并沒有提出合理的法律法規來保障施工建筑行業從業人員的利益,這就讓某些施工單位鉆了法律的空子。施工單位盲干蠻干,往往存在僥幸心理,在僥幸中求安全,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監管疏松、紀律不嚴的現象十分普遍。為了節省資金,施工器材和安全保障器材或常年失修、或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往往并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形同虛設,施工衛生安全工作無從開展,安全生產建筑的責任機制不健全。對單位職工的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又遠遠不夠,搶進度,縮工期,不履行相應的安全職責,而只是片面追求快速度和高效益。從業人員僅僅與施工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并不能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等合法權益,安全事故發生后,用人單位往往推卸責任,而建筑工程監管工作又鞭長莫及,導致從業人員成為最后的受害者。

1.3從業人員本身素質不高

建筑施工的從業人員往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人是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這部分人員數量少,而且往往綜合素質比較低,他們本身并不符合工程管理的需要,這使得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在這一環節上尤其薄弱;另一部分人是建筑工地上的從業人員,他們的整體素質不高,這些人大多數是農民工,安全防范意識不夠強,缺乏安全常識,有的甚至操作技能不熟練,尤其是在建筑工期緊、生產任務重時,一線工人們常常忽略各種安全隱患,自我保護能力低,再加上施工企業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實施的安全措施不夠,從而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1.4建筑施工環境差、施工安全設施缺乏

建筑施工環境差是由建筑工地所在地和建筑工程的特點造成的。據報道,施工環境惡劣是造成安全事故頻發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建筑工地一般場地比較狹小,不是在露天就是高空作業,附帶著各種工種的復雜交叉,再加上施工的設施器材所存在的大量安全隱患。施工建筑業的個人安全保護設施和裝備落后,幾乎很少有工地為工人配備施工安全鞋帽等安全防護品,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造成了不容樂觀的建筑安全形勢。

2建筑安全管理的對策

2.1以人為本,加強監管

首先,政府要加強安全意識,把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當做重中之重,認識到施工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加大對安全生產和建筑施工的管理,積極主動地加大監管力度,適時運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建筑業進行有效調控,避免只重利益而忽視安全的錯誤觀念。其次,各級建筑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監督機構要敦促建筑施工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切忌監管流于形式。再次,政府建筑監管部門可實行施工安全黑榜制度和安全停標制度,加強對企業安全文化發展的引導,利用獎懲措施,營造“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群體氛圍,從而使施工企業接受安全管理的形式由被動執行轉為主動參與。最后,在日常監察監管方案上,要切實制定好安全監督方案,確保監管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2.2建立健全施工單位安全機制

施工單位同樣要轉變“追求速度,縮短工期”的片面觀念,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障體系。員工的安全教育作為建筑施工的一門必修課,在建筑施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勞務企業要在員工中加大施工安全的培訓力度和安全保障資金投入,通過對員工實施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努力做到安全措施實施到位,安全教育注重實效,具體措施是:講授施工必要的安全常識、聲明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講明各個工種易發事故環節、強調建筑施工隊伍的勞動紀律。針對重點對象的培訓主要是指對特殊作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上崗前的專門考核。對新材料的使用,具體設備運用和工作對象的應對以及發現事故隱患時的舉措,應進行特定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做到“防患于未然,關愛生命”。同時,施工單位要建立有效的事故安全應急機制。“預防為主,綜合整治”,培養單位施工監管人員的應急素質,建立完善的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隊伍,保障事故發生后,應急到位,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只有居安思危、緊急應急,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這樣即便是事故發生,也能有效地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施工單位和各個勞務企業要響應政府監管部門的安全文化建設舉措,認真履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自覺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

2.3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從業人員的素質作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常常被施工單位所忽略。需要明白的是,從業人員的素質關系到整個建筑施工的進度和施工的質量,不斷加強對從業人員素質的培養,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前文提到從業人員主要包含兩大方面,那么對于從業人員的培訓,也應該從兩個層面展開。1)加強對施工企業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在施工過程中,監督管理人員要制定針對每個工程的特點和作業難點的安全監管方案,結合項目體系和施工進度,確保建筑施工重點作業部位的安全開展。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的勘察要親力親為,運用科學化理論建立專業化的工作流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程監管實施方案,對各個工程項目認真負責地監管,實行集中整治,突擊檢查的方案。另一點,要提高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能力,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千萬不可忽略安全隱患,真正做到施工過程中防患于未然。2)對于一線施工人員來說,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安全意識,在參加公司組織的專業技能訓練和事故處理技能訓練的學習過程中,要學好相關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有關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常識、相關的事故應急和逃生知識、工種專用技能以及崗位安全操作流程等。只有從業人員的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才能落到實處。

2.4改善施工環境

施工環境在露天和高空,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原則,時常對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努力改善工地環境。無論在任何季節,無論是何種建筑工種,施工單位都要做好安全措施,在現階段,要有效落實好安全技術規范,在施工現場配備齊全的防護設備,如安全帶、安全網等,為每位施工人員配備安全鞋和安全帽,對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負責。做好建筑安全危險系數預測和評估,投入資金改善建筑施工個人安全防護裝備。依靠先進科學技術,加強安全防護技術的開發與推廣,逐步實現施工建筑現場的科學化管理,研制適用于高空作業和特殊工種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器設備等,提高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水平。

3總結

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關系到施工從業人員的自身權益,關系到建筑生產項目能否順利進行,關系到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從國家到個人都要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增強建筑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盡可能地減少建筑行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者:許小平 單位:福建省九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黃獻強.淺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現狀和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07,23(12):56-57.

[2]邵江海,婁建祥.淺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民營科技,2008,14(4):170.

[3]賴芳芳,陳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風,2008,21(3):18.

[4]佟連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探討與剖析[J].科協論壇,2007,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