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筑現場材料管理現狀及措施論文
時間:2022-02-10 04:51:00
導語:探索建筑現場材料管理現狀及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材料管理對加快工程項目速度,降低工程成本起著重要意義。本文對建筑現場材料管理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指出當前建筑企業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施工現場;材料管理
1.引言
施工現場管理是運用科學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對施工現場各種生產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機(設備)、料(原材料)、法(工藝檢測)、環境等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激勵,保證按預定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產。建筑施工現場材料管理,是對建筑材料的計劃、供應、使用等管理工作的總稱。〔1〕其主要內容包括選擇材料資源,調查材料產地,分析物資流向,進行材料需求預測,編制材料計劃,檢查材料計劃執行情況,保證材料供應和節約使用等。〔2〕建筑材料構成建筑產品實體,是建筑生產的勞動對象。據統計,材料費用一般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70%。〔3〕在中國,建筑用鋼材、木材、水泥量,占全國鋼材、木材、水泥的生產和建設總量比重很大。合理組織建筑材料,保證建筑材料從生產企業按品種、數量、質量、期限進入建筑工地,減少流轉環節,防止積壓浪費,對縮短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義。
2.當前建筑企業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施工現場管理實踐中,有些建筑企業管理不嚴,現場管理混亂,規章制度不執行,施工無計劃,操作無標準;工人紀律松弛,生產效率低;各種材料、工具、設備無專人管理,亂丟亂放,浪費驚人,現場環境臟、亂、差,導致部分施工項目施工進度、質量控制、安全防護、現場布置不能按計劃實施。主要表現為:(1)企業重視不夠,材料管理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素質和水平不高,不能適應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2)材料采購過程暗箱操作,預算驚人,卻有假冒偽劣產品。(3)材料儲存保管過程無人管理,材料堆放零亂,無明顯標志卡片、標記等,忽視防火、防潮、防盜等安全規范,不僅浪費嚴重,而且影響工期。
3.應對的措施
筆者認為,加大監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區,提高施工企業整體素質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作為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對材料不僅要調查研究,盡量尋找貨和價的最佳結合點,還要根據實際編制好需求計劃。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計劃,要充分考慮資金的合理運轉和現場場地實際情況以及工程進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機械的進退場,特別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1材料供應管理。材料供應管理就是配合設計方確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質、規格,精心測算所需材料的數量,組織材料商供貨。
3.1.1掌握建材方面法規文件。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鋼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墻材料、石材、膠合板實行備案證明管理。〔4〕工程項目部要對每天進場的主要物資填寫《建設工程材料采購驗收檢驗使用綜合臺帳》,需要監理單位簽字,交易數量必須覆蓋實際使用量。
3.1.2做好調研選好合格材料。一是審核查驗材料生產經營主體的各類生產經營手續是否完備齊全;二是實地考察企業的生產規模、經營理念、銷售業績、售后服務等情況;三是重點考察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具有國家及行業的產品質量認證,材料質量在同類產品中是屬于一般、中檔還是高檔等。
3.1.3把好材料的進場檢驗關。建筑材料驗收入庫時必須向供應商索要“防偽備案證明”。材料檢驗單位必須具備相應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質監部門或者其授權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檢驗工作。重點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應委托各級質監部門認可或授權的檢測單位進行材質檢驗。〔5〕
3.2材料采購。面對種類繁多的材料采購單,必須將數量(含實際損耗)、品牌、規格、產地等一一標志清楚,尺寸、材質、模板等必須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訂購不符,影響工程進度。采購人員須做好以下工作:
3.2.1掌握市場信息,降低材料價格。廣泛收集材料的市場價格,切合市場實際情況,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價格信息的調查和采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
3.2.2充分利用市場,合理安排運輸。運費支出是構成材料采購費用的重要因素,節約運輸費用,可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在材料質量、性能都能滿足需求,而材料價格基本相等的情況下,就應到離施工現場最近的地點采購;材料盡量一次運輸到位,減少二次倒運和裝卸費用。3.2.3采取合理的采購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雙方共同采購,材料質量雙方共同控制。對不符質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權拒收、拒用。材料價格由業主方依市場行情確定,承建方、監理單位可廣泛參與。業主方主要以招標方式確定材料價格,也可以貨比三家,選擇質優價廉的材料。這樣做使供貨、保管、使用一體化,減少甲乙雙方扯皮情況。
3.3材料堆放管理。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對材料做進場驗收,抽檢抽樣,并報檢于甲方、設計單位。整理分類,根據施工組織平面布置圖指定位置歸類堆放于不同場地。
3.3.1專門庫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應存放于符合要求的專門材料庫房,否則會降低使用壽命。如鋼材、水泥等材料,應避免潮濕、雨淋。鋼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濕的地方會很快被氧化銹蝕,影響使用壽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沖淋后不能使用。
3.3.2標志清楚,分類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較多,同種材料有諸多規格,比如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有幾十個品種,又有圓鋼和帶鋼之別;水泥有標號高低不同,又有帶R與不帶R、硅酸鹽、礦渣、立窯、懸窯之別,建筑物的不同澆灌部位,其設計標號是有差別的,絕不能錯用、混用。
3.4材料發放。對于到場材料,清驗造冊登記,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憑材料出庫單發放使用,并且需對發放材料進行追蹤,避免材料丟失。特別是要對型材下料這一環節嚴格控制。對于材料庫存量,庫管員務必及時整理盤點,并注意對各材料分類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另外,不論是項目經理部、分公司還是項目部,倉庫物資發放都要實行先進先出的原則,項目部的物資耗用應結合分部、分項工程的核算、嚴格實行限額/定額領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須由項目施工人員開簽限額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必須按欄目要求填寫,不可缺項。對貴重和用量較大的物品,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憑領料小票多次發放。對易破損物品,材料員在發放時需作較詳細的驗交,并由領用雙方在憑證上簽字認可。
4.結語
建筑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向市場提供質量好、造價和工期合理的建筑產品。這要靠施工現場管理來保證。施工現場管理是市場經營的延伸或后盾。用戶在招標時,不僅審查施工企業資質條件,還要考察現場施工條件和管理水平。對項目工程而言,每個人每個崗位都要重視效益,節約采購費用,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火利,章潤娣.工程建設項目管理〔M〕.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5年版
〔2〕張寬權,曹居易.建筑工程質量管理〔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陳桂久.施工項目動態管理〔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卜一德.建筑施工項目材料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5〕田偉漢.項目工程的管理和控制〔J〕.山西建筑,2005,(2):135.
- 上一篇:保險發展中的問題思考
- 下一篇:社保標準化體系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