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隱含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時間:2022-12-11 09:12:27

導語:建筑材料隱含環境影響評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材料隱含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1建筑面積損耗以及物化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來看,每一種類型建筑的密度存在較大差距。而不同類型建筑的建筑材料使用量是根據建筑物整體的要求性能、結構強度以及結構體系進行綜合考慮。對于居住建筑而言,低層建筑的建筑材料消耗量要比高層建筑的建筑材料消耗量稍大。對于非居住建筑而言,根據建筑物類型的不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用量也不同,但對于沙子、鋼筋、石材、磚塊、混凝土以及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較高,同時在開展建筑工程的過程中混凝土這一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最大,可占到建筑材料總消耗的百分之六十。針對多樣化類型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使用數據可得出居住建筑以及非居住建筑對環境所造成影響的潛值。而居住建筑以及非居住建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主要為氣候變化、顆粒物形成、金屬損耗、化石消耗燃料以及人類毒性等。與此同時,人類毒性在所有建筑物造成環境影響中的比例較大,約占所有環境影響中的百分之四十五,第二是金屬損耗,約占所有環境影響中的百分之二十。而非居住建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往往大于居住建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例如旅館以及醫院等,其造成環境影響的潛值較大。而對于居住建筑而言,高層居住建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要比低層居然建筑高,并且其環境影響潛值也較高。根據建筑材料的生產狀況來看,生產每千克的瓷磚、玻璃、木材、混凝土、鋁材以及鋼筋等建筑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大,其中鋁材約占所有建筑材料環境影響的百分之四十三,其次木材占所有建筑材料環境影響的百分之二十五,第三鋼筋長所有建筑材料環境影響的百分之十七。而以上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主要是淡水生態毒性以及淡水富營養化等。所以為減少建筑以及建筑材料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可使用以下方式:首先,分析對環境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掌控混凝土、木材、鋁材以及鋼材的生產量,并且在對建筑材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使用綠色建材進行替換,比如混凝土砌塊、無機保溫砂漿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等。其次,可是對綠色建筑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案進行推廣,充分考慮建筑物以及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從而減少環境污染。

2建筑環境影響預測

針對相關調查結果來看,根據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非居住建筑以及居住建筑數量將快速上漲。而針對建筑環境影響潛值預測結果來來,未來居住建筑的環境影響潛值將上升一點五倍,而非居住建筑的環境影響潛值也將上升一倍。其中,未來建筑的環境影響潛值主要體現在氣候變化、顆粒物形成、化石燃料消耗、人類毒性以及金屬損耗等幾個方面,并且在2020年后,建筑市場將處于飽和階段,建筑面積的上漲趨勢將得以緩解,同時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潛值上升度也隨之停滯。而近幾年來所建造大量居住建筑的環境排放量遠遠高于非居住建筑,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研究在開展建筑工程過程中節省建筑材料的有效方式,因此應控制鋼筋、木材以及鋁材燈建筑材料的消耗,進而降低建筑物以及建筑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3結語

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建筑行業水平的不斷進步,而隨著建筑工程量的增多導致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及時把握建筑材料的生產量,同時積極使用綠色建材,進而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奇芫,楊向群,楊崴.基于BIM的小型節能建筑生命周期環境影響和成本分析[J].南方建筑.2017(2):45-50.

[2]張磊,李慧民.我國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環境績效分析[J].建筑科學.2014,30(4):36-41.

作者:楊曉貝 單位: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