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止論文
時間:2022-09-10 05:45:00
導語: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建筑工程中,隨著建筑市場的日益規范,施工中對一些重要的、特殊部位的工程質量問題基本上取得了很好的遏制,但一些質量通病仍屢見不鮮,現就以下幾點談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水泥砂漿樓地面
水泥砂漿樓地面屬裝飾工程施工的一部分。它隨危及不到主體結構的安全問題,但給業主的生活起居乃至心里上造成不良影響。造成這種通病的發生往往是因為施工人員不按正常施工工序施工、偷懶、省力引起的。它主要表現在,樓地面空鼓、起砂、強度不足等。施工時應采取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1、基面就整體樓層或整體單元應采取統一清理驗收后施工的管理辦法,先打掃1--2遍在施工面進行施工的同時,再次清掃干凈,灑水濕潤,不積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
2、所用硅酸鹽水泥標號不低于425#,水泥砂漿的最終強度不得低于相應的C15度,并按規定留置試塊。
3、若為壓光不得罩素漿,必須為原漿收面。
4、砂漿中的砂顆采用中砂與細砂級配,但要注意細砂的含泥量。
二、預應力空心板縫
已投入使用的住房,沿樓板擱置方向出現裂縫。幾乎很普遍,嚴重影響著房屋的室內觀感質量。施工時可采取如下措施:
1、樓板擱置在墻體或梁上后。樓板間底部縫寬不得少于30毫米,并吊縫處理。用細石砼澆搗時,分兩次澆搗,每次一半,細石砼標號應采用現澆板相應標號。且不得低于C20,且每層留置試塊。
2、在樓板跨度較大,易出現自身撓變的部位,板縫中應加φ6鋼筋放在板縫上部,用不低于C20度的砼澆搗。(要保證板縫清潔,并濕潤)。
3、板縫超過60mm時,應按設計部門要求進行施工。
4、夏季施工應保證養護24h,冬季初凝期禁止施加振動荷載。
5、應按隱蔽工程要求進行簽證記錄。
三、頂層窗洞上、下角出現的"八"或倒"八"裂縫;在縱墻的兩端及山墻靠近圈梁下皮處,有規則分布的斜裂縫等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溫差,砼的線性膨脹系數與磚砌體的線性膨脹系數相差較大,約為2.4倍,造成屋面板和圈梁的整體變形與磚砌體不一致,而出現裂縫。
2、結構因素:從結構設計上只從屋面伸縮的間距上考慮,而沒有防止裂縫的措施。
依據上述情況對這種質量通病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頂層外墻與內縱墻的磚砌體施工中,在墻體捌角處和丁字口連接的部位,拉筋間距應由500mm加密到250mm且每端伸入墻體的長度不得少于1500mm。
②在易產生裂縫的窗臺下,設窗臺過梁,其配筋不少于同層圈梁:砼強度不低于C20,同時在窗洞兩側設鋼筋砼構造柱與下層圈梁和同層圈梁連接,砼強度不低于C20。
③屋面保溫層施工應避免冬季、雨季施工。如在冬季施工應選用膨脹系數盡可能小的保溫隔熱材料。同時在保溫隔熱層中應設置排氣通道。
④女兒墻中的構造柱應加密,其間距不應超過3000mm,并和壓頂連為一體。構造柱及壓頂的最小斷面不應低于180mm,配筋不小于4φ12,砼強度不小于C20。
⑤底層窗洞口水平尺寸大于1000mm時,均應在該窗臺下設一道鋼筋砼過梁其斷面高度不低于180mm,砼強度不低于C20。鋼筋不小于4φ12,且每端伸入墻體不少于500mm。距構造柱較近的部位伸入構造柱。
⑥陽臺欄板(磚砌)與主體或構造柱之間的連接,在施工中除留錯槎外,應至少設三道拉結筋,每根伸入磚砌陽臺欄板的長度不少于1000mm。
四、給排水施工中的質量通病主要存在的部位有廚房、衛生間的給排水、暖氣管道的立管與砼樓板的結合部位,出現漏水或滲水的現象,這些現象應在施工中特別注意,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避免在安裝衛生潔具及鋪地板磚后出現滲漏。
1、施工前應把樓板預留孔部位直經300mm直經內清掃干凈并用水濕潤后,先刷素水泥漿一道。從孔下口吊一直經同立管管經相同的三合板,吊好后用細石砼C20澆搗。但應分兩次澆搗,第一次澆搗一半后待24h后用防水油膏或瀝青防水漆刷涂一遍,再澆搗剩下的一半。但上表面低于樓層地坪下15mm,然后待砼達72小時強度后刷瀝青防水漆一道,直經300mm,讓管道與砼樓面充分結合。工程竣工前應再刷涂一遍以防鋪磚后滲水。鋪磚時不能破壞瀝青防水層。
2、屋面防水出現滲水主要部位,一般在屋面有組織排水溝的落水口及水簸箕之間,此部位應做嚴格處理,一但出現滲漏。很難掌握處理的程度,施工時應把其出口內側清掃干凈,在做SBS防水前用冷底油滿刷,并用火烤后粘結SBS。做好后應再次涂刷瀝青防水漆一道其效果極佳。
- 上一篇:現代建筑物加固技術論文
- 下一篇:建筑工程治理質量通病辦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