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智能建筑狀況及策略

時間:2022-08-06 11:39:44

導語:國內智能建筑狀況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智能建筑狀況及策略

近些年,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水平以及通信技術迅猛發展,智能建筑的發展也不能小瞧。智能建筑憑借具有節能高效的優點,引起世界各國建筑行業的重視,我國也漸漸認識到了智能建筑的優勢所在。我國對智能建筑的認識還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就開始派相關的技術人員到瑞士能德公司進行技術上的學習,后來在國內也是對智能建筑非常地重視。到現在為止,我國已建成不少智能建筑,如:圖書館、體育館和會場中心等,但是存在很多智能建筑不能為人所用,存在資源浪費成了擺設的問題。為了避免更多的智能建筑對我國有限的資源造成浪費,也為了能夠對提高我國整體的智能建筑水平有所幫助,本文針對我國智能建筑存在的欠缺進行分析,希望給出相應的建議措施。

一、智能建筑概述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智能建筑應運而生。智能建筑運用了系統集成的技術,將計算機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建筑技術等相關技術有機地結合一體,加上對建筑設施的自動控制與監控、對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對用戶的高效服務、多功能智能化,所有的一切就構成了安全、高效、方便和舒適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互相依附互相協調存在的,在任何時間地點,使用任何設備都可以對整個建筑進行管理。智能建筑運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對周圍環境的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利用,同時也實現了綠色節能的目的,智能建筑的顯著優勢讓它已經成為建筑行業和信息技術重視的發展領域。

二、智能建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隨著信息技術和建筑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智能建筑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相比于智能建筑的先進水平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一些智能建筑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一)對智能建筑的研究不到位。我們對智能建筑的認識和產品的使用大多是在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應用以及在其基礎上的改造和創新,我國建筑業對智能建筑的理論方面的研究和相關的技術產品的開發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就關于智能建筑學術文章和刊物來講,我國較為專業的智能建筑理論著作很少,而且對于智能建筑的建設規范也是遲遲沒有統一的標準。在沒有充分的專業的理論指導前提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就看好現在的智能建筑的優勢大力建設智能建筑,所以只能照搬國外的技術加上自己理解進行建設施工。最后一座座的智能建筑在沒有明確建筑方向的前提下建成了,難免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智能建筑的發展和使用也沒能如人所愿。

(二)缺乏智能建筑的施工人才。對于智能建筑的發展,我國對智能建筑工程的規劃水平、設計水準和施工隊伍的技術能力還不是很強。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個關于智能建筑的標準化的規范,也沒有成立一支具有高素質和高施工水平的施工隊伍,加上對智能建筑的專業工程師的缺乏,整個智能建筑的施工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沒有高水準的智能建筑設計師和專業工程師作指導,智能建筑的建設和規劃就往往取決于建設商的要求,設計方案缺乏對整個智能建筑全面性和長遠性的考慮,這就不能保證很好的智能建筑的質量。另外,智能建筑的施工人員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建筑技術的層面,對智能建筑的整個系統不熟悉不了解,也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專業培訓,這就導致了智能建筑的建設和發展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順利。

(三)智能建筑的技術存在缺陷。智能建筑的建設在技術層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在網絡頻寬方面收到了技術上的限制,對于數據傳輸量大需要寬闊的通訊空間等等,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和完整的合理的數據模型,這樣就使得智能建筑的建筑系統的自動化設施和控制系統之間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數據轉換和交換。另外,對于先進的通訊設備和數據的安全性之間存在著技術層面的缺欠。對于智能建筑行業,涉及到的技術知識甚廣,而且要求建筑對信息和自動化控制水平的發展應變能力很強,一個成功的智能建筑是各行各業的高新技術的結晶。因此,如果沒有一支專業的穩定的技術人員團隊,那么智能建筑的質量水平就達不到國際水平。

三、加快智能建筑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加大對智能建筑的理論研究。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對智能建筑的理論研究水平還有欠缺,研究成果不突出,這些都制約著智能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我國各級應該加大對于智能建筑的研究力度,增加各項研究基金和獎勵,拓展在建筑行業智能建筑的市場和技術。我國的技術人員在引進先進的國外技術的同時,也應該鼓勵企業和機構進行自主創新,對智能建筑的相關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保證技術的推廣順利。對于智能建筑技術層面的各種技術問題,相關部門要積極地協調和聯系專業人員進行學術探討和實踐研究,來實現智能建筑相關產業自主創新的要求和整體智能建筑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對智能建筑自身的規范管理。對智能建筑的規范管理就是加強對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行為的法律約束。對于建筑,最主要的是安全,沒有保證安全,舒適和方便使用都無從談起。智能化建筑的設施昂貴,建筑人員也較為復雜,要想保證安全,智能建筑就必須遵守一定的設計規范。對于我國還沒有相關規定的需要按照國際標準的規范,這就要依靠建筑商積極主動地進行審查,審查合格后才能進行建設。另外,對于智能建筑的質量的有效監督,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對建設單位的技術水平進行相關的審查和考核。將智能建筑的設計和施工都納入到質量的監管范圍之內,在工程建設完成后,要根據相關的質量標準進行驗收,對整個智能建筑的建設和設計起到監督作用。

(三)加大對智能建筑的技術人才的培養。我國的建筑行業對智能建筑專業的人才緊缺,智能建筑的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只有加大對智能建筑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才能有效地抵制國外品牌,抓住機遇進行發展。對于智能建筑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我們要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操作考核。我國智能建筑的相關人員有必要掌握智能建筑的各個功能應用,設計人員要能夠對建筑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相關技術進行系統地設計,加強智能建筑的自動化控制,不斷地吸收新技術,增強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理論水準。智能建筑的設計者和管理者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智能建筑的健康發展。四、結語智能建筑的發展反映著我國科技發展,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的經濟實力的發展。我國的智能建筑相關行業要對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合理的認識,而且大力發展經濟、跟世界接軌的同時,要注重研究出適合我國的智能建筑設計方案,促進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