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03-09 11:28:54

導語: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五年一貫制的職業教育為我國各行業提供實用型技能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通過實施的“三二分段”式的五年一貫高等職業教育,加強了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專業內涵、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延續與銜接;通過統籌規劃課程開發和教材建設,明確各自的教學重點;逐步編制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專業教學標準與課程體系,為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有利的培養方案。通過職業能力分級,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縮短培養時間,提高培養效率,為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城鎮化戰略提供了建筑專業高素質技能人才。我校與濰坊職業學院實行五年一貫制聯辦以來,經過兩屆學生的培養,初步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良好貫通,下面對我校實施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以來的總結如下: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改善目標和規格

中高職教育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中職教育主要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具有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專門知識和較強的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工作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我校與濰坊職業學院在專業培養目標上進行了一體化設置。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五年一貫制培養方案。針對五年一貫制模式貫通培養的學生,能夠面向現代技術與管理崗位,突出了職業特色,理論基礎扎實,技能與技術并重,更加突出了“能操作,懂技術,知管理,高素質”二復合型專門技術人才的培養特點,強調了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強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比單純的高職教育人才有更強的現場處置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了中高職教育的各自優勢。

二、加強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與重構

中高職銜接教育的核心就是課程的銜接,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是指為實現各自的培養目標,在課程上達到的一種相互協調而不重復的一種有機結合的狀態,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教學消耗使課程相互融通。中高職課程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已影響到中高職教育體系協調發展,事關能否順利實現我國職業教育目標。中職、高職在培養目標和規格上存在著諸如職業性、實用性、技能性共同特點,中高職銜接除了層次的提升,職業教育是面向工作崗位的,課程體系的建設應以職業能力為本,注重學生職業綜合素養的培育。按照國家職業教育的要求,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應以知識的邏輯關系構建,而是應以崗位技能和職業要求的行動導向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的形成為主線而構建。“五年一貫制”模式培養的學生,有利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我們通過制定課程標準,調整課程結構與內容,完善了教學管理與評價,推進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的有機銜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

三、創新中高職教育模式以及教科研制度

我校教師能夠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式,廣泛運用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實行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推動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通過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規范教學秩序,打造優質課堂。同時,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融合,適應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整合中高職相關院校的師資力量,逐步提升師資水平。中職學校依托高職師資在科研能力,理論深度,工程實踐,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優勢,會不斷提升中職師資水平。通過成立聯合教研室,對兩校教師隊伍優化組合、優勢互補,按照中高貫通人才培養整體要求,共同參與貫通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課程開發等,定期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工作座談會,總結相關教育教學經驗,共同研究推進中高職教育貫通的決策,綜合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素質。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專業教師培訓,以主題形式加強教師對中高職貫通工作精神的理解,推動理實一體化的理念貫徹到課堂,實踐證明,教師對貫通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對學情的分析以及自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效果。因此,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知識與能力并重的師資隊伍非常重要。其次,我校從開始就遴選專業能力強的教師擔任貫通班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還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然后,通過課題研究的形式,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貫通培養模式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需求,設計了相關的研究課題,組建課題團隊,通過課題的研究的開展,提高教師水平。創新了教研活動形式,增強了教研活動效果。組織中職和高職學校專業教師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研討,分析學生學習心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教師適應中高職教育貫通教學任務的能力。

四、促進中高職實踐教學的階梯化改善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校和濰坊職業學院共同協作,在共同構建基于工作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基礎之上,加大了核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采用理實一體化,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做”系統教學,強調了培養的質量,注重培養的過程,學生在中職階段畢業時就取得了專業技能證,計算機等級證和畢業證,學有余力的學生都取得了專業技能雙證,為高職階段深入實踐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在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上不斷創新,通過項目化教學,力求在真實任務作為載體的基礎上,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和我校現代學徒制試點,不斷加強學生校外實踐時間和方式,改善了學生技能實踐能力。通過中職教育促進基本技能,基本知識,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教學,以及依托中職的實驗實訓設備加強學生一線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學習,加強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實踐項目與生產任務相結合。而高職則可以由自己比中職的強大實驗實訓設備,教師隊伍帶動中職的發展,加強學生的專業發展,生產管理,先進技術的實踐,能夠達到分段培養,優勢互補,整合應用于教學,發揮雙方的合力,比單一中職和高職教學明顯提升。

我校實施五年一貫制教育過程中,我們采取相關措施,不斷從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該專業的建設,努力提高該專業的辦學水平。教學中,以專業能力和基本職業素質培養為出發點,突出能力本位,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做合一的課程體系,促進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專業課程銜接。今后,我們要根據社會的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不斷創新,努力為國家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知識型,復合型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S].國發〔2019〕4號:000014349/2019-00005.

[2]袁麗英.對五年制高職教育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考[J].江蘇教育,2009(09).

[3]賴路燕.五年制高職教育與管理的對策探析[J].科技風,2014(19).

[4]嚴朝陽.五年制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職業技術,2014(10).

[5]姚洪文.中高職銜接五年一貫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學周刊A版,2015.01.

[6]高云全.五年一貫制高職地質勘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J].考試周刊,2016.

[7]張海龍.舞蹈表演專業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10.

[8]柳國梁.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2.

作者:王曉勇 單位:青島市城陽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