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

時間:2022-03-07 02:56:21

導語:建筑施工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

1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由于結構不均勻沉降、外界環境影響而導致結構出現裂縫,過去,施工人員一般會設置施工縫來克服這一問題。在某高層建筑工程中,如果施工人員在施工中設置了永久性的伸縮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給整個建筑工程的結構處理、基礎設施安裝等工程加大了施工難度。因此我們需要在這些建筑工程中設置后澆帶,這一施工技術有效的降低了外界環境對結構的影響,避免因溫度應力而導致整個結構出現裂縫。當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并且外圍結構與門窗快要竣工時,施工人員可以對后澆帶部位澆筑混凝土,使結構形成一個整體。雖然建筑工程屬于超長結構,但是當后澆帶施工完畢之后,后澆帶會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質量,避免其出現不均勻沉降以及裂縫等。在超長建筑工程中,盡管施工人員采用了樁基礎進行施工,但是在工程后期施工與使用過程中仍然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沉降,此時我們可以在工程的適當地方設置后澆帶,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縫的發生,尤其是主體結構與裙房之間,由于它們在施工與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因此我們可以在其中設置后澆帶,避免上述各種問題的發生,但是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要求主體結構與裙房在基礎施工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樁基深度,適當調整地基的承載壓力,盡量保證兩個結構的沉降達到一致;第二,要求在需要設置后澆帶的兩側結構基礎是非常堅硬的土層結構,在施工完畢之后完成沉降;第三,從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底板開始,到裙房的屋面梁板,其中還包括建筑結構的梁、板等部位,都需要設置后澆帶。這樣也就可以是主體結構與裙房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單獨沉降,避免因不均勻沉降而引起裂縫。

2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的施工

2.1時間的選擇

一般來說,在混凝土工程均勻完畢后的兩個月,其主體結構的收縮現象也就會逐漸完畢,但是如果是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那么施工人員一定要等到工程沉降完畢之后對后澆帶澆筑混凝土。主體結構與裙樓部分大多都是在同一時間施工,但是由于主體結構的工作量要明顯大于裙樓的工作量,導致裙樓施工完成之后主體結構還未完成,也就是說,主體結構的沉降完成速度要明顯慢于裙房沉降完成速度,因此我們需要等到主體結構沉降完成之后再進行后澆帶的施工。在施工之前,設計者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季節、施工材料及澆筑時間一一設計,以保證后澆帶的施工質量。

2.2施工材料的選擇

在對后澆帶澆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員應該將結構中發生的裂縫進行徹底清理,并保證后澆帶兩側的構件濕潤24h。要求采用的混凝土材料為無收縮混凝土,也就是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中摻入一定的膨脹外加劑。另外,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還需要在混凝土當中加入適量的早強減水劑,這樣也就可以保證后澆帶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可以對混凝土均勻的振搗。

2.3澆筑混凝土

首先必須按照施工方案嚴格進行施工。第二,水平后澆帶的澆筑要將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垂直后澆帶的澆筑則要將混凝土充分振搗,振搗的時候要避免振搗器的振搗動作將鋼絲網破壞。

2.4處理垂直施工縫

垂直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后達到初凝時就要用壓力水沖洗直至出現骨料,并將鋼絲網沖洗干凈。為了避免錯過沖洗時間,施工圖紙要對時間進行預設,必要時要有專人負責檢查。

2.5后澆帶的保護

在后澆帶施工完成后,要對其進行相應的保護措施,要注意保持后澆帶部位的清潔工作,避免積水的出現,影響到后澆帶的施工質量。通常情況下是在后澆帶的兩側用擋水磚攔截積水的進入,在內壁上涂抹防水的材料。在施工結束以后,一般都會在其上部鋪蓋鐵皮或者是木板,并且用砂漿設置出擋水帶,在其四周布設圍欄,避免后澆帶受到垃圾和積水的污染。

3后澆帶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項

3.1后澆收縮帶、后澆溫度帶等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問題

前述后澆帶主要是指后澆沉降帶或者同時也是收縮帶和溫度帶,即同時起到三種作用。如果后澆收縮帶單獨設置,則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宜在樓板澆筑的60d之后,這樣估計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縮的60%以上,如確有困難時也不宜少于30d;且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宜選擇在溫度較低時,不宜在熱天澆筑冷天留下來的后澆溫度帶。一般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的基礎同時施工,對于上部結構的施工,無論是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同時施工,還是先施工高層,后施工低層,同樣要按施工圖要求設置施工后澆帶。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連接的基礎梁、上部結構的梁和板,要預留出施工后澆帶,待主樓與裙房主體完工后(有條件時再推遲一些時間),再用微膨脹混凝土將它澆筑起來,使兩側地梁、上部梁和板連接成一個整體。這樣做能夠使高層與低層的差異沉降減少一部分,因為高層主樓完成之后,一般情況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終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得多,這時再補齊施工后澆帶混凝土,二者差異沉降量就較小。

3.2后澆帶兩側的隔斷做法

在施工后澆帶處,混凝土雖為后澆,但鋼筋不能斷。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鋼筋;如果跨度較大,可按規定斷開,在補齊混凝土前焊接好。施工后澆帶的斷面形式應考慮澆筑混凝土后連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縫。對于板,可留斜縫;對于梁及基礎,可留企口縫,而企口縫又有多種形式,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后澆帶兩側宜采用鋼筋支架鉛絲網或單層鋼板網隔斷,鋼筋支架的鋼筋直徑及間距設置視構件斷面大小而定,以支撐穩定為原則,鉛絲網的網眼一般不宜過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時跑漿。

總之,對建筑工程的后澆帶施工要做到技術先進、工藝合理、施工規范,才能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確保結構受力安全和后澆帶處無滲漏現象,避免不可預見因素對后澆帶施工質量的影響,杜絕后澆帶施工質量通病的發生。

本文作者:閆文凱工作單位:大慶市大同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