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探討

時間:2022-05-10 10:40:50

導語: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探討

摘要:對于目前如此復雜的建筑狀態,秩序為人們對它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探究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建筑構成秩序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建筑設計;建筑結構;構成秩序;立體構成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建筑設計的水平和質量也逐漸提高。而建筑構成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建筑物造型比較重要的概念之一,開始逐漸發展成為新型建筑學科。我們要想掌握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就需要學習理論知識、審美藝術和視覺原理等。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構成秩序的設計會影響到建筑物外觀形態及施工的質量和進度。因此,需要對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予以充分重視,做好建筑構成秩序的相關設計工作。

1建筑設計中建筑構成秩序的觀念

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觀念直接影響到建筑最終的設計結果。只有樹立良好的建筑設計理念,才能提高建筑構成秩序觀念的準確性。雖然不同的建筑師對建筑設計中建筑構成秩序觀念的理解不同,但是幾乎所有的建筑師都肯定了建筑構成秩序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為了保證現代建筑滿足用戶對舒適度和美觀度的要求,需要比較系統、完善地描述建筑物構成秩序的具體過程。大規模的建筑群尤其要做好系統化的秩序描述,以確保建筑設計的整體性。因此,建筑設計相關人員需要準確把握建筑構成秩序觀念,做好建筑構成秩序的設計工作,實現建筑的整體性、美觀性和舒適性。

2建筑秩序的特征

建筑中的秩序并非純客觀的性質,秩序僅僅體現了人們腦海中的一種邏輯思想。對于每一個人為的設計,不存在“絕對秩序”——即使存在,也必定是沒有生命的、不靈活的,同時也不存在不具備任何秩序的建筑。建筑秩序設計是由人來完成的,通過某種組織方式把建筑的多個部分結合成整體。即使它的結構秩序是本來存在的,也與人們意識中的秩序不一樣。設計秩序是與自然無序相反的做法,是設計中精心制作的結果。有非常多的方式可以設計秩序,并不需要某個統一的標準,偶爾顯得比較無序的建筑也是經過個性化設計將各種元素結合到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對于建筑來說,其秩序不僅體現了整個建筑的藝術氣息,它的空間和造型的設計也給人們一種邏輯感覺。這是通過對建筑環境以及自身的技能進行邏輯構思而形成的,再在形式上體現出來。

3序列空間的構成

建筑空間序列的形成不僅需要對空間及其共時性結構進行組合,同時也需要對空間的藝術氛圍以及序列中人的動作順序進行安排。建筑設計是一種空間上的藝術,是利用實體的組合設計使得空間形成具有一定效果的形式。建筑的整體布局規劃與空間序列組織有著直接的關系,需要在確保功能結合合理、符合一般人流規律的前提下,在建筑中建立一套統一的序列。通常情況下,序列是在平面上產生,它一般包括兩種形式,即有規則的序列和無規則的序列。通常,前者的平面比較均勻、對稱。一些歐洲國家的教堂將動線作為軸線對空間進行排列,而我國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比如四合院)是以不可穿越的動線為主軸。而無規則的序列是將曲線作為基準,用一種靈活的方式替換對稱的均衡方式。建筑設計是以空間內部活動的動線為基礎而進行的空間組合序列,人們在建筑空間內行動的假想路線是通過動線來表述的。將觀察點放在動線上,就會有相應視覺感受產生,將這些感受用某些形式組合,就能體會建筑的整體感受。

4建筑構成秩序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4.1立體構成

在整個建筑構成中,其關鍵組成元素是點、線、面、體,而且構成方法通常包括兩種,即加法和減法。把類型相似或者相同的單體結合在一起,稱為“加法”,這樣就出現了“重復”。以設計一個基本單元為基礎,一般需要通過加法構成對建筑整體進行設計。而減法是結合每個單體的特點以及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它們組合,同時因其能夠表現出非常好的節奏感和藝術感,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構成秩序方面。建筑構成秩序中最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立體構成,它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4.2色彩構成

色彩構成是指構成建筑物的彩色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種顏色搭配的過程。建筑設計中的色彩構成也是決定建筑構成秩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色彩構成不僅要兼顧建筑立面的色彩平衡,還要具有一定的設計風格,這樣才能使建筑物呈現較好的構成效果。因此,色彩構成對于現代建筑的構成秩序非常重要,是體現建筑美觀度和舒適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5建筑場地中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才能設計出最佳方案。城市是各種建筑的載體,城市的需求是建筑設計的基礎條件,進行建筑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到其與城市產生的互動。設計過程要以全局為重,建筑自身的使用價值要體現出整個系統的功能性。建筑師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必須將建筑置于環境的角度,才能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才能與環境和諧相處,發揮自身的功能。環境是多種多樣的,結合不同環境的特點,建筑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兩種。在自然環境部分,側重于在場地環境中建筑師對建筑構成的選擇性策略,而人工環境側重于場地環境對建筑構成的制約性。

6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要有一個邏輯秩序作為總體思路,設計才能有據所依,才能避免設計過程中由于結構的復雜性和豐富性而造成場面的雜亂。利用結構的秩序來捋順復雜多變的建筑形式,可以使我國目前只注重表面的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改善,摒棄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作者:楊韜 單位: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伍穎明.建筑空間形式的秩序建構初探[D].重慶:重慶大學,2005.

[2]李威.建筑秩序的回歸[D].天津:天津大學,2004.

[3]劉詩晴.秩序與反秩序:德奧當代建筑審美比較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4.

[4]岳小春.城市商業建筑綜合體公共空間的秩序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