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時間:2022-10-27 10:40:19

導語: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文字最早的起源大部分都是對自然環境的模擬,例如:象形文字。文字是記錄語言與事件的工具,音、行、義是是文字三個重要的組成要素。本文主要講述了文字的產生與發展,并且論述了文字在民俗、經濟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文字應用在建筑領域的歷史也很悠遠,其意義也很深遠。本文重點闡述了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的應用,進而促建設設計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文字形態;建筑設計;應用分析

我國先民在勞動中創造出象形文字,也不斷在豐富其內涵。特別是在建筑設計中,文字審美的意義和在象形文字方面的作用,大大的促進了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的廣泛應用。提高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的應用,更加豐富了建筑物語言和形態,為人類文明的傳遞提供了更好的途徑。

1簡述我國文字的產生與發展

1.1我國文字的產生

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產生和圖畫關系非常密切,象形文字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是從圖畫中產生出來的。我們所說的文字產生,無法避免必須提到在文字產生的早期記載與傳播信息并且進行思想交流的文字,例如:契刻、結繩以及圖畫文字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早的文字類型,并且也是我國文字正式形成前一個重要的環節。

1.1.1結繩記事

人類社會開始之初,社會的生產力還是非常低下的,人類為了生存下來,人類會聯合起來共同和大自然戰斗。要想每場戰爭都取得勝利,人類之間就必須進行交流與信息傳遞。時間長了語言就產生了。但是語言有時效性,無法保存也沒有辦法傳遞很遠。為了信息可以保存的時間長一些,就出現了最原始的記事辦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一般來說,小繩記錄的是小事情,大繩記錄的是大事件。在遠古時期結繩記事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始結繩記事僅僅只可以表達簡單概念,僅僅起到一定的表意作用,我們只能把結繩記事作為文字出現之前孕育的時期,結繩記事無法直接產生文字。

1.1.2契刻記事

在遠古時期契刻記事的主要作用是記錄主要數目,人們在進行交易與訂立契約的時候,為了理清數目,減少爭端發生,就使用了契刻方法,把所需要記錄的數目用線條當作符號,刻在竹片的上面。契刻記事又是古代先民一個重大的發明。這種方法雖然產生在生產力有限的時候,但是,其依然凝聚了先民的智慧結晶。

1.1.3圖畫文字

比起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用圖畫來可以幫助記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的實用,繪畫產生是文字產生的雛形。要想讓圖畫促進我國文字的產生,那么社會生產力就需要進一步的提高。例如:有人畫了一匹馬,在人們的意識中這就代表了馬,慢慢的就會起到信息傳遞的作用。隨著圖畫變得越來越多,就會朝著文字的方向偏移,圖畫文字就誕生了,象形文字就慢慢產生出來,也就是說,圖畫文字就是原始文字雛形。

1.2我國文字的發展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制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約在距今6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范,并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征,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漢字形成為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國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時的用具。經過占卜應驗之后,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成為一種官方檔案保存下來。目前,考古學者共發掘甲骨16萬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碎塊。據統計,所有這些甲骨上的各種文字總計為四千多個,其中經過學者們考證研究的約有3千個,在3千余字里面,學者們釋讀一致的是1千多字。1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準字。漢字是以象形字為基礎,以形聲字為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有1萬個,其中最常用的是3千個左右。這3千余個漢字可以組成無窮多的詞組,進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漢字產生以后,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刻影響。日本、越南、朝鮮等國家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的。

2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隨著文字不斷的豐富與發展,把文字形態應用在建筑設計中已經成為許多設計師們一種慣性的思維。這種通過創造思維或者形象思維表達某種審美目的無疑在中國建筑界是比較特殊的。我們以中國古建筑為例子,在磚瓦上雕刻文字,就是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應用一個典型的代表。一般來說磚瓦文字我們可以分成三種:①在成磚上面直接來書寫文字。②在磚瓦上用書寫之后,然后再用刀刻刻寫。③在成磚之前書寫雕刻之后,再燒制成型。除了磚瓦文字之外,瓦當同樣也是重要的代表,瓦當是古代建筑屋頂筒瓦頂端下垂的部分,瓦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屋面受到雨水滲漏。瓦當是建筑物里面非常小的一部分,在我國古代瓦當文字主要是表示宮殿與陵園等等名稱,或者表述吉祥如意的言語,例如:延年益壽;長樂未央等等。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我國古代,建筑物不單單在空間與規模上表現出文化底蘊,在建筑裝飾與屋頂細節部位也會展現文化內涵。(2)在我國古代的建筑物中,牌樓也是文字形態廣泛應用的一個典型代表。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時期,每個家族都非常重視“門望”的問題,“門望”一般會在建筑物的上面淋漓盡致的得以體現。在古代牌樓是獨立式建筑,一般獨立建筑在路中央,或者在建筑物的前面,牌樓上面一般常常雕刻某一個家族,或者某個人的功名。在我古代這種用建筑物來體現某種精神還是比較普遍的。像這種通過文字來表達一種精神或者吉祥富貴寓意的建筑設計也是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精神,并且文字形態在建筑物中的作用也充分出來了。(3)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還體現在建筑墻面與屋脊等等部位。一般來說會通過抽象文字展現文化與生活理性,是展現文字深刻含義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在古建筑當中,在門窗、梁柱、屋脊等部位常常會有關于文字、花草、人物、動物的雕刻。在房屋的裝飾中,文字形態被廣泛應。文字作為一種平面符號,為了使得文字可以修飾建筑物,就需要對文字的設計與編排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現如今,文字作為文化符號被設計師們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廣泛應用,在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的應用是最突出的。(4)在建筑設計中,文字形態應用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文字形態應用在建筑物中不單單是裝飾作用,還有傳遞文化的作用。可以表現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生活習慣以及哲學理念等等。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以體現出設計師的文化理念,也可以表現出當時的一個文化氛圍與歷史形態,是一種藝術再造方式。所以文字產生與發展以及普及應用無疑是幸運的,文字的出現豐富了人人們的精神世界,使其不再枯竭,也使得表現文化方式的表達變得豐富多姿。用文字變形與夸張的手法裝飾建筑物,可以展現出一個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5)在現代的建筑設計中,漢字用在建筑立面的情況也很多,比如:山東省某地區的監察院,各建筑物之間單體相聯,外形高低有致,建筑立面對應的就是一個山字,其寓意就是執法如山。山這個字本身就有著對稱、平穩、簡單等特點,極其符合檢察院對建筑物寓意深度方面的要求。另外,建筑設計師們也可以將漢字直接用在建筑裝飾上,不僅僅有裝飾的功能,還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文化內涵。(6)在近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國外建筑師蓋里把字母當作一種媒介在建筑裝飾中直接表現出來,并且慢慢發展成一種建筑的裝飾風格。西方文字與中國文字是不同的,西方文字是26個英文符號之間不同組合而形成意義不同的詞,中國文字是用不同偏旁組合成不同的詞,在建筑設計中中國漢字與英文字母的應用,其裝飾性是現代建筑設計師想要表達其設計思想的目標之一。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我國古代建筑發展中,我們得知文字形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古建筑的裝飾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字產生與發展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進步,文字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文字形態在我國建筑設計中應用的歷史也是非常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建筑設計的元素,使得建筑設計師的設計更具創造性。

作者:康軻 單位:河南省城鄉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黃忠國.淺析建筑設計中對傳統符號運用的認識[J].中國建筑,2014,23(22):284~286.

[2]朱明亮.試析立體構成原理在建筑設計領域的應用[J].江西建筑.2013,24(12):93~94.

[3]李宏炎,周芙蓉.論漢字與建筑同構性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福建建筑2015,10(2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