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模式研討

時間:2022-07-01 09:15:19

導語:節能減排模式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能減排模式研討

1創新管理模式,做好“三廢”回收工作

近幾年來,公司始終把節約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氣、廢水和余熱等進行綜合利用或循環使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文明生產水平大大提高。

1.1加強節能管理,完善企業管理網絡

為加強節能管理,公司從健全機制入手,建立健全節能管理機構,明確專門人員負責節能工作,各基層單位設立節能管理員。公司成立了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監督和檢查各單位節能降耗工作情況,把節能管理同節支降耗、行業對標管理結合起來,定期召開例會進行分析對比,通過對比找差距,制定措施限期達標。形成了分級管理、職責明確、行為規范的能源管理運行網絡。

1.2圍繞“三廢”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1)建立爐渣、集塵器灰及白煤沫綜合利用模式公司現有27臺造氣爐,對造氣爐產生的爐渣通過人工挑選的方法,將含炭量高的爐渣返回造氣爐再利用,剩余爐渣經過破渣粉碎機與集塵器灰按比例送入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生產蒸汽。進廠無煙煤加工產生的煤沫,通過煤球生產線造成煤球用于造氣,達到降低消耗、降低原料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2)采用源頭治理清污分流與末端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水的回收利用一是采用閉路循環技術,減少洗滌冷卻水的使用量,實現含氰、酚污水和含煤灰污水的零排放。二是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從源頭上減少水的使用量和污水產生量,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清水和污水的分流,清水達標直接排放或回收,污水進終端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三是加強工藝冷凝水、廢液的回收。尿素裝置產生的解吸廢液,采用深度水解技術處理,回收其中的氨和尿素后,廢液作為造氣夾套補水。

(3)實現了廢氣的回收利用實現合成氨生產過程中“四氣回收”。一是回收吹風氣。利用造氣吹風氣的氫氣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及吹風氣的顯熱,配上變壓吸附后排出的廢氣,通過吹風氣回收裝置生產高壓蒸汽,先送熱電廠發電后再返回生產系統。二是回收氨合成及氨儲槽馳放氣,通過等壓回收和蒸氨裝置回收液氨,再利用PSA回收裝置回收馳放氣中的H2,返回合成氨系統,廢氣送造氣吹風氣裝置。三是回收脫碳閃蒸氣。公司投資400萬元,建設了一套10000Nm3/h的變壓吸附提氫裝置,將脫碳閃蒸氣中的氫氣回收利用作為合成氨的原料氣。四是回收銅洗再生氣。銅洗再生氣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等對合成氨生產非常有效的氣體,嶧化公司杜絕了該氣體對空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全部回收返回氣柜循環利用。

(4)搞好鍋爐污泥摻燒試點公司自從污水處理廠投用以來,每天可產生約8噸污泥。該污泥由有機殘片、細菌體、無機顆粒和膠體等組成非均質體,是典型的有機污泥,有機物含量60%~80%,顆粒細(0.02~0.2mm),密度小(1002~1006kg/m3),呈膠體結構,是一種親水性污泥,容易管道輸送,但脫水性能差。根據環保等有關部門要求,污泥不能出廠,只能堆放在廠區內,隨著污泥量的增加,可以堆放污泥的地方越來越少,污泥處置問題已成為一大難題。公司DMF工程投產后,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污泥可達12噸以上,污泥處置問題將更加嚴峻。為了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同時也為DMF項目的順利投產提供一個可靠保障,在對上述方案進行論證、比選后,我們提出了結合當前生產實際,依托公司自備電廠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技術改造,將脫水污泥按比例摻雜在煤塊中進行焚燒的處置思路,這樣既不用建造單獨的干化焚燒系統,又不需配置單獨的運行管理人員。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從根本上達到環保,節省費用的目的。該方法是目前污泥處置最徹底、快捷和經濟的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泥體積,同時將污泥中的能量轉換為熱能,變廢為寶,使污泥得到充分的利用。

2依靠科技進步,進行技術改造

近年來,公司始終堅持清潔生產的原則,在搞好發展的同時認真抓好環境保護工作,環保節能項目投入逐年增加。一是投資1500多萬元用于治理工業廢水,先后建設改造了尿素深度水解、造氣污水處理、連續熔硫、脫硫液過濾回收、蒸氨回收項目等裝置,大大降低了廢水中氨氮、COD、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濃度。二是投資1400多萬元,用于實施清潔生產和持續清潔生產,并于2006年1月11日通過了山東省環保局組織的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目前第二輪清潔生產正在接受山東省經信委的審核驗收。三是投資200萬元建設了蒸氨回收項目。該技術是將等壓回收產生的氨水采用蒸餾的辦法,將氨水提濃至99%以上,轉化為液態氨送至尿素車間生產尿素。處理后排水氨氮小于100mg/L,大量降低了廢水中的氨氮含量。四是投資350萬元新上溴化鋰制冷機組,利用尿素系統低位熱能進行制冷,冷卻半水煤氣,節約了大量能源。五是投資5000萬元新上了一座裝置規模為500m3/h的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實現生產污水資源化。采用二段A/O及曝氣生物濾池、二氧化氯消毒、臭氧生物炭裝置深度處理工藝,處理后污水COD≤30mg/L、NH3-N≤10mg/L。六是投資900萬元完成了利用反滲透技術建設的中水回用裝置,實現了污水零排放。

3選取工作重心,加強循環經濟建設

下一步,打算繼續抓好以循環經濟為重點的節能減排運行工作,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以高新技術、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企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1)調整工藝路線,提高能源利用率。公司繼續對合成氨原料路線進行調整優化,今年通過考察論證,利用無煙煤末建設20萬噸型煤生產線,加大無煙煤沫制煤球煤棒的產量,減少價格較高的塊煤用量,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2)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管理模式。公司不斷推進管理創新,以資源節約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為核心,以資源消耗減量化為手段,在公司內部廣泛開展節能宣傳,調動全員創新節能的積極性。按照已制定的造氣煤耗、氨醇電耗、尿素氨耗與汽耗等多項指標嚴格考核,堅持用能必計量,計量必考核的原則,真正做到節能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3)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循環經濟項目建設。一是在2#尿素系統中,新增一臺節能型自汽提一分塔,蒸汽消耗噸尿素可降低150kg,噸尿素氨耗降低5kg。二是新增了一套蒸汽冷凝液帶壓回收裝置,年可節煤1100噸。三是探利用資源優勢推進潔凈煤氣化技術,探討型煤連續氣化。四是對現有合成氨裝置進行醇烷化改造,淘汰銅洗和∮800合成,進一步降低合成氨電耗。(4)利用兗礦煤化工技術,依托兗礦煤化工人才優勢,充分利用兗礦高硫煤,保證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可靠性。通過資源綜合利用,拉長產業鏈。利用現有的合成氨、甲醇、CO等產品,以兗礦自產高硫煤為原料,采用先進潔凈煤氣化技術建設甲酰胺及10萬噸DMF等精細化工產品裝置,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項目全部完成后,實現嶧化公司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建設兗礦精細化工基地的規劃目標。發展循環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的最有效途徑。當前,我們要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只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建立起循環經濟體系,我們就可以做到資源高效利用和廢棄物排放最小化和無害化,促使節能減排目標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