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5:39:00

導語:師德師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師風研究論文

【摘要】高等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這要求教師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學識,又要有德高望重的操行,滿腔熱情地投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關鍵詞】師德師風;高等教育

2006年3月中下旬,在張偉良校長的親自指導下,我校連續兩次對我們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進行了師德師風教育,由杜汝霖教授主講。在培訓中,70多歲的杜教授不辭勞苦,聲情并茂的回顧了他近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講述了他們老一輩教師高尚的師德師風,傳授了我們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激勵我們青年教師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應該樹立師德,端正師風。

聽完報告以后,我思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高等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這要求教師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學識,又要有德高望重的操行,滿腔熱情地投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一名高校輔導員,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教育觀念。

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堅持重在建設、以人為本的原則,使青年教師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提倡愛國愛教、教書育人、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基本道德規范,努力提高我院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素質。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思想教育。以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各種活動形式,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一步我們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廣泛開展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教育,增強我們青年教師自己抵制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說的能力。積極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釋惑,引導人們振奮精神,開拓前進。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這是教師隊伍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推動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必要措施。為了促進我們青年教師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就應該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嶄新的教育觀念、先進的教育思想、現代的教學手段使自己成為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二、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

我認為要做好輔導員工作,首先應該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輔導員是在系黨總支、系行政的領導下,在學工處、團委指導下,具體負責本系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高校教師。其具體職責有:

1.組織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引導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2.深入學生實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全面了解學生思想特點、學業成績、綜合素質、性格特征、家庭情況等,關心學生成長,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3.培養學生骨干,指導學生干部開展各項工作。

4.根據學校和職能部門的工作要點,制定本系相應的工作計劃和相關制度,探索學生工作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5.有計劃地組織并指導本系學生開展各種比賽、文娛及社團活動,組織指導本系學生的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活動等。

6.協助黨組織做好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培養和發展工作,做好“推優”工作。

7.配合任課老師抓好學生的專業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學風,指導班干部認真做好學生的考勤工作。

8.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做好“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獎學金”、“文明宿舍”等的評選推薦工作。做好學生學期鑒定、畢業鑒定工作。

9.及時了解和處理本系學生突發事件,配合宿管中心做好學生宿舍管理與紀律教育工作。

10.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特困生、貧困生的調查摸底與資助工作,配合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做好助學貸款的申請、調查、推薦與發放工作。

三、關于如何做好一名高校輔導員的思考

高校輔導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中特定的一環,是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培養工作的工作者。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輔導員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新情況,結合本人從事輔導員工作的體會與思考,借此機會與大家交流,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必須要研究學生的需要,進而通過研究如何滿足學生的需要,來激發廣大學生的動機,引導其行為,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我校大部分學生年齡在二十歲左右,學生的自立意識較強,對自己未來人生目標已有強烈的追求欲望,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是非、善惡、榮辱的認識判斷能力,具備了追求理想的較好的自我勉勵、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我們實行“以人為本”教育的現實依據。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滿足學生被認可的需求,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優勢、特長。學生非常需要師長、朋友給予適當的贊許、認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優化他們的心理素質,從而實現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我們要用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幫助學生認清優勢、特長,并主動地引導其發揚光大。人的發展往往不是單項的,而是具有內在連帶的,一個方面的發展和進步往往成為全面發展的突破口。

第二,滿足學生受尊重的需求,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人格。引導學生的前提是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前提是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朋友。學生珍愛自己的人格,才能產生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心理。

第三,滿足其求知和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達到其人生追求的目標。高等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最終目的,是至高無上的,這些年來我特別注意在工作中轉變以往以管理為主,教育為輔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了“一切為學生的利益著想、一切為學生的成才著想、一切為學生的發展著想”的服務意識。著重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在我院創建了學生成才激勵機制,為學生競爭意識的增強提供服務。如《工程學院學生綜合測評及獎學金評定細則》、《工程學院“學生推優入黨”制度》等。二是有選擇地介紹我院歷屆校友中有成就的人物,邀請他們回校作報告,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現實的人生向導服務。三是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環境服務。四是積極搭建社會實踐的舞臺,為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供服務。每年的寒、暑假都結合同學的專業為其提供社會實踐的場所。

(二)堅持用愛心、真心和責任心,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輔導員情感的投入就是強有力的教育手段。我們輔導員要從情感入手,堅持用愛心、真心和高度的責任心與廣大同學平等相處,真誠相待,才能做好繁瑣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自己的學生并能夠深入到他們之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用自己誠摯的感情激發學生,與他們保持“零距離”的接觸,這樣才能形成相互間的情感交流與共鳴,也才能得知真情,掌握第一手的情況,從而為自己正確的開展工作提供依據。在新生入學過程中,我用愛心來溫暖每一位同學,讓“同學來了能開心,家長走了能放心”;在同學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用真心來對待每一位同學,讓“同學學習生活能安心”;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我用高度的責任心來對待每一名畢業生,盡心為每一名畢業生聯系到舒心的工作,讓“每一名畢業生離校時能順心”。

隨著我校綜合辦學實力的不斷提升,相信我們輔導員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大膽探索新形勢下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就能夠為我校本科評估工作增磚添瓦,不斷開創學生工作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輔導員之家網[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