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教育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7 03:38:00

導語:師德教育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德教育對策分析論文

一、制訂方案,狠抓落實,深入開展

技校要發展,關鍵在質量,而教學質量的本源在師資,沒有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要提高教師素質,校領導必須要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緊抓好。要以校長、書記為核心成立師德教育領導小組,制訂本校的師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確師德教育的目的、內容和要求,并要訂出貫徹落實方案的措施,可按四步進行,第一是召開師生座談會,收集師德方面的存在問題;第二是宣傳發動,提高教職工思想認識;第三是明確師德教育目標,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好書,育好人;第四結合師德存在問題,精選教育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第五,落實學習時間,讓教師排除干擾,專心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第六要求教師對照檢查自身在師德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制訂提高自身師德水平的計劃;第七,結合職工年度考核,總結師德體會,評比師德成果,樹立師德楷模,鞏固發展教育成果。只有這樣領導重視,周密組織,選好內容,保證時間,落實措施,才能保證師德教育順利開展,并引向深入。

二、發動職工,提高認識,自覺學習

師德教育是一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長期有效的重要措施。開展師德教育可采用召開師生座談會、開展個別談心等活動,去掌握教師對開展師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存在問題,才能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師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際效果。從目前現狀看部分教職工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片面認識。一是教學任務重,沒時間,不想學;二是學校師德狀態良好,不需要認真學;三是師德教育老一套,沒有什么好學;四是,師德教育是教師的事,與員工無關。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如不加以克服,就會影響師德教育的深入開展。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先解決這部分教職工的糊涂認識,使他們深刻認識現階段開展師德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白師德教育在不同時期,有其不同的內涵與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學習內容,懂得師德教育,常學常新,要不斷學習,自覺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搞好本職工作的道理。具體對策是:

第一,大會動員,宣講師德教育的重要意義,糾正模糊認識,動員教師自覺參與,認真學習,努力提高師德水平。由黨委書記親自給教職工上師德輔導課,使教師理解社會主義教師道德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教師行為規范的具體表現,是提高教學質量,發展技校教育事業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證,又是改變社會風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福子孫后代的重要措施。特別要強調在現階段,學校受市場經濟的沖擊,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短期經濟行為”、“下海經商”、“行賄受賄”、“黃、賭、毒”等不良風氣和犯罪行為,侵襲教育界,對教師影響很大,如果教師放松政治學習,平時不用教師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就會受其影響,產生違背師德的不良行為,造成惡劣影響。并要求教職工積極參與,結合自己的思想,認真學習,展開討論,糾正模糊認識,理解新時期師德,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第二、舉辦骨干學習班,依靠骨干教師,推動師德教育??梢哉埵趧訌d市勞動局領導作關于全省技工教育狀況和師德教育、師資建設的輔導報告,讓教師充分了解全省技工學校師德教育狀況。還可以舉辦師德學習班,學習江總書記《談話》精神和《教師法》,引導教師深刻理解師德內涵和特征,明確師德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對照檢查自身的不足之處,克服缺點,端正教風,提高師德修養。

第三、召開師生座談會,互相啟發,共找師德存在問題,幫助教師端正教風。師德教育不僅是教師的事情,而且是一項與學生德育緊密結合的重要工作。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教育無針對性,會發生偏差。因此要把開展師德教育與學生德育工作緊密結合進行。先是由學生處召開學生座談會,誠意向學生征詢師德存在問題,然后梳理成條轉給教師參考,使教師看到自己在師德方面的不足之處,以便教師明確努力方向,訂出個人提高師德修養的規劃。

第四、學校可成立師德教育宣傳報道小組,明確宣傳報道內容與任務,發動全校師生撰寫通訊稿件,充分利用校園宣傳陣地,出黑板報、墻報、手抄報和廣播,大力宣傳開展師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好人好事,批評不良風氣,形成良好的師德教育氛圍。

三、嚴格要求,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皫熣?,人之楷模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既要教學生學好功課,更教學生學會做人。也就是說,教師必須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質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做一個身教重于言教為人師表的楷模。為此,必須要求每個教職工把為人師表作為一個重要標準,來衡量檢點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合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具體策略如下:

第一:要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教師行為規范》,編印成冊,人手一份,認真學習,遵照執行。

第二:嚴格要求教師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做學生的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叫教職工做到的事情,領導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三:加強法紀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嚴格要求職工遵紀守法,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積極從教。要求每個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本作業,教好每一個學生”。不準上無準備、無教案的課,不準遲改欠改作業,不準羞辱體罰學生,不準向學生家長索要錢物,如有違反,發現一個,處理一個,決不姑息。

第四:要求教職工把學生德育工作向教學、管理和生活每個環節滲透,全方位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揚優良校風。為加強師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學校應制訂《德育工作網絡系統和工作制度》、《學生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師、校領導值班制度》、《校領導聽課制度》、《安全文明大院建設實施方案》等有效的工作制度,認真貫徹落實。要求教職工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特別是教務部門,要求每個任課教師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師德內涵,另一方面要將師德內涵轉化為良好的師德表現。平時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舉止行為,維護自身形象,做學生的楷模;更重要的是要以良好的師德表現在理論技術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結合有關內容,啟發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認真學習,掌握技術,提高素養使他們成長成才。并把這實施效果作為教師業務考核晉升的主要依據,這樣就能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起促進作用。第五:舉辦教師業務技術培訓班,提高教師技術業務素質。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一個學識淵博、業務精湛、教學效果好的優秀教師一定受到學生的崇敬和信任,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術,那么為人師表就沒有基礎,教書育人也將成為空話。教師面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與技術不斷更新的新時代,一方面深感自己知識技能的不足;另一方面又為因教學任務繁重,難以擠出時間在短期內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而困惑。因此,學校要為教師在時間上、物質上創造條件,處理好日常教學與繼續教育的矛盾,針對學校的專業特點,根據教師的要求,選好內容,開班培訓,提高教師(特別是中青教師)的業務技術素質,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四、總結評比,樹立榜樣,發展成果

師德教育是科技興國的長遠方針,不是權宜之計。學校始終要把它放在各項工作首位,持之以恒,長期抓緊抓好。為此,每學年要結合職工年度考核,認真總結師德教育工作,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在總結中要求教師談收獲,寫體會,撰寫發表師德論文。召開師德學習交流會,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總結基礎上,再進行民主評議,評出為人師表模范,樹立先進典型,讓教職工在師德教育中,學有理論,習有榜樣,鞏固發展教育成果,不斷提高師德教育水平。

重視師德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十一世紀的腳步已經臨近,一個嶄新的世紀正向我們走來,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帶給我們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國教育繼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師德修養,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四.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

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么都知道,并認為教師什么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欲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珍惜它,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里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后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五.育好人是師德的歸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