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職高數學意識培養

時間:2022-10-29 11:07:00

導語:新課程職高數學意識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職高數學意識培養

摘要進入職高學校的學生大都經受了中考的挫折,在無奈中選擇了職校,無熱愛專業可言。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數學基礎奇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淡然無存,原有的問題意識也就日漸消亡了。本文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敢問,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創造問題意識的條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等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職高生數學問題意識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應用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各類專家、人才的關鍵素質就是創新與創新能力,而各種創新行為與成果都源于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

因此,培養職高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概念界定

數學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數學認知話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慮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和解決問題。數學問題意識本質上是主體對事物的一種感知和能動,它需要主體的主動參與,沒有主體的認知參與,就不能產生數學問題意識。

三、職高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現狀及成因

(一)現狀。經過筆者調查,職高學生平均入學成績較一般普高學生低一兩百分,而數學科目是尤其薄弱的,這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進入中職后,帶著這樣的學習基礎和完全放棄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簡直就是聽天書,不知所云,根本不能跟上教學進度。此外。由于社會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輕視,更加劇了他們“理想和目標的失落,自我價值的喪失”的心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淡然無存,原有的問題意識也就日漸消亡了。

(二)原因

1、知識障礙。職業中學的學生有在校生直接通過考試進入的,有社會待業青年,來源廣泛,學生的知識水平、文化素質、社會經歷等參差不齊,背景復雜,而且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感到學習吃力,這就使得學生的問題意識缺乏。

2、傳統教學觀念障礙。傳統教學觀念中只注重學習的結果而不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分析,這也使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失去了很好的機會。再者,盡管教師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學生適時提問、反問,并由教師指導學生討論答疑,最后總結,這種形式雖然具有啟發性,但如果提出的問題不是關鍵性的,不富有挑戰性,不能激起學生已有認知結構與當前研究課題的認知沖突,就會流于形式,這也會消磨學生問題意識產生的積極性。

3、教學方法障礙。我們不能否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更多的時候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學法.例如,講授法以其能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口頭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播系統連貫的知識的特點,備受教師們的青睞。但這種方法如運用不當,很容易導致學生消極、被動地學習。課內外都太追求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效果,嚴重束縛學生智能的發揮,學生問題意識逐漸消失。

四、職高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

(一)彌補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問。由于職高生的數學基礎差,使得他們想問但不能問,相關的知識沒有也發現不了問題,更不能提出問題了。針對職高生的這一特點,在開學后就對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一次摸底考試,以便真正了解學生的基礎,對癥下藥。然后根據試卷分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掌握的不好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補充。只有這樣學生的知識鏈才能完后,才有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基礎,才可能產生數學問題意識,使學生能問成為可能。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敢問。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間積極互動的過程。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要及時采納并給子充分肯定。”

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充分愛護每個學生的問題意識。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答錯了可以重答,回答不完整可以補充,對學生的回答應該鼓勵,千萬不要批評指責,因為哪怕是教師不經意的話語,也可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學生心中留下烙印而記恨終身。必要時允許學生不舉手自由發言,自由板演,也可以走出座位進行交流。

(三)激發學生問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著力激發學生質疑提問的興趣,引發認知沖突,使之發現問題,讓學生確實感到有問題要問,并且敢于問,樂于問。怎樣才能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呢?

首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學中,老師是編劇、導演,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學生成果的評論家和鑒賞家,也是心理學家。每堂課,教師都精心設計,創建良好的“提出問題”的氛圍,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使之思維更加活躍起來,質疑提問的火花便可油然而生。

其次,當學生發現問題時,教師要由衷地欣賞并給予肯定,多給學生一些信任、鼓勵和贊賞,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因此,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學生才能受到啟發,以趣生疑,由疑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其敢于質疑,不惟書,不惟上,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

(四)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善于問

1、讓學生自己研究習題,針對習題提出問題。老師可以教學生這樣提問:這個問題有沒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簡捷的做法(一題多解)?有沒有更一般的情形?這個問題是怎么想到的?用這個問題的解法可否解決其他問題(一法多用)?如直線y=ax+b(a≠0)與圓x2+y2=1有兩個交點,求a,b滿足的條件?此題可以多角度考慮,多種方法求得a,b的值。

2、教師應教會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技巧。數學問題主要有概括型、猜想型、引申型、探究型、批駁型、完美型等形式:如若a,b>0,a+b=1則((a+1/a)(b+1/b)>25/4,證明了這個問題后,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這時,其中有學生推廣并聯想到如下的問題:若a,b,c>0,a+b+c=1.則(a+1/a)(b+1/b)(c+1/c)大于等于多少呢?這樣的問題必能激發全班同學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也就是說:若學生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能大膽質疑,并掌握提問的方法,那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會更有興趣,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問能解惑,問能知新。教師應重視培養職高生的數學問題意識,使學生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學習,以知識的魅力感染學生的心,使他們受到激勵,進而促使學生喜學樂學愛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曉偉.高中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與對策.數學教育通訊[J],2007;3:12

2.俞杭春.中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研究.科技姿訊[J],2007.4

3.蔡雪妹.中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綜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8

4.伍春蘭.中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調查與分析.北京教育學院學報[J],2006;4:33-44